2天前,“央视新闻”微博号发布了一则信息:自今年开年以来,全国日均发生2700起电信网络诈骗案,日均损失达1.4亿元。

万万没想到,“一个亿”的小目标,骗子一天就轻松实现了。

有网友评论到,“真的不要以为自己永远不会被骗”。

确实,每一次我们确信自己绝不会被骗的时候,往往就是我们最容易被骗的时候。

01

在不久前公安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曾表示,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前贷款类诈骗、兼职刷单类诈骗、冒充客服退款类诈骗和“杀猪盘”类诈骗仍然高发多发。

这其中,与金融相关的就有两类,贷款类诈骗首当其冲,“杀猪盘”类诈骗紧随其后。

“公安部刑侦局”公众号曾发布十大高发诈骗类型,披露了一例“贷款类”诈骗的典型案例。

上海某男子在浏览网页时看到一款网络贷款APP,声称“无抵押、无担保、超低息,只需要注册,贷款立马到账”。正巧该男子近期手头资金困难,遂下载注册了该款APP并申请贷款15万元。

随后他打开自己银行账户时发现所贷钱款未到账,但贷款APP上却显示他已欠款15万元。他与客服联系询问这一情况时,客服告知他后台显示钱款已到账,让陈先生在规定时间内还清贷款,然后挂断了电话。

警方提示,诈骗分子会先让受害者在虚假贷款网站或APP上填写个人信息,再以信息填报错误、贷款额度被锁定等理由,诱骗缴纳保证金或者解冻金,任何声称“无抵押、低利率”的网贷平台都有极大风险

应该看到,在公安机关和相关部门的重拳打击下,该类非法网贷平台的生存空间被大幅挤压。但近期,这种“贷款类”诈骗再次升级,体现在已被数次“点名”的“校园贷”上。

“苏州网警巡查执法”最新通报了一个案例,骗子自称是某互联网金融平台客服,告诉受害者其注册了校园贷,需要进行注销,否则会影响征信。

听到征信会受到影响,大部分人就很难冷静思考了,骗子正是利用了这种心理大量骗取资金。

警方提醒,网贷账户注销和个人征信无直接关系,只要按时还清贷款,就不会影响到个人征信。所以一旦接到自称网贷平台工作人员的电话,一定提高警惕,不管以前自己有没有过“网贷”,都不要轻易向陌生账户转账汇款

02

在号称高收益、低风险的投资理财诈骗中,“杀猪盘”类诈骗是最臭名昭著的诈骗方式之一,因为它不仅骗“财”,还骗“色”,有网友称其危害最大。

一般来说,这种特殊的金融诈骗行为是披着“爱情”的外衣,向都市年轻男女伸出罪恶之手,以投资为名诓骗受害者从事网络博彩。

实施诈骗的“俊男美女”将目标人当作“幼猪仔”,把培养感情称为“养猪”,一旦感情培养积累到位,就对“猪”痛杀下手,携款消失。

十大高发诈骗类型中也有“杀猪盘”的典型案例。2020年7月,上海市市民詹先生报案称,他接到一陌生女子来电,一来二去,詹先生对该女子产生了好感。没过多久,该女子称自己投资港股赚了很多钱,诱导詹先生一起加入。

詹先生下载软件并投入少量资金,没想到很快就有了1000多元的收益,并成功取现。尝到甜头后,詹先生追加投入了5万元,令他没想到的是,客服突然告知他购买的港股跌了,被强行平仓,导致詹先生账户内的钱款一分也没剩下。听到这个消息,詹先生赶紧登录平台查询,却发现平台登录不上,客服也联系不上了,詹先生这才意识到被骗了。

经调查,这起案件的背后是一个“杀猪盘”犯罪团伙,所谓的证券投资平台便是他们用来实施诈骗的工具。犯罪团伙主要利用“时间差”来达到行骗的目的,詹先生在投资平台所查看到的股票数据,与港股的实时数据之间有10分钟的延迟。该诈骗团伙在这个时间差上大做文章,在掌握实时港股股价的基础上,直接操控被害人的收益与亏损。

此外,除了这种冒充俊男靓女成功人士的,还有冒充银行人员、冒充公检法、冒充企业客服人员、冒充亲友等等。

警方提示,诈骗分子往往先博取受害者信任和好感,再推荐所谓“稳赚不赔、低成本高回报”的网络投资平台。当受害者越投越多时,就会把其拉黑,让受害者倾家荡产甚至背负巨债。

03

除杀猪盘以外,“中国警方在线”微博号还曾总结了几类涉及金融类诈骗的常见手法,包括:

1

金融交易诈骗:犯罪分子以证券公司名义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方式散布虚假个股内幕信息及走势,获取信任后,又引导其在自身搭建的虚假交易平台上购买期货、现货,从而骗取资金。

2

办理信用卡诈骗:在媒体刊登办理高额透支信用卡广告,取得联系后,以缴纳手续费、中介费等事由要求事主连续转款。

3

账户有资金异常变动:窃取受害者网银登录账户密码,制造银行卡上有资金流出假象,然后假冒客服要求受害者提供自己手机收到的验证码来诈骗。

那么,到底有什么方法可以规避呢?

公安部发言人给出四条清晰的提示,即: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今年,银保监会发布的首期风险提示也提醒广发消费者,一定要对不明短信、不明网站链接和页面、不明手机App提高警惕:一看短信是否真实,二看网站链接和页面是否为官方渠道,三看对方索要信息是否为个人重要敏感信息,防范被诈骗风险。

04

本月月初,国家领导人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发高发态势” 。

事实上,针对金融类电信诈骗高发态势,公安部门和相关部门近几年已做出诸多努力,多次对该领域重拳“出击”。

从整个社会层面看,公安部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2020年,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2.2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6.1万名,封堵涉诈域名网址160万个,劝阻870万名群众免于被骗,累计挽回损失1876亿元。

从行业内部看,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责任人已明确表态,目前P2P在营机构实现清零,下一步将压实平台责任,打击逃废债。其中,特别提到要着力健全网贷风险监管的长效机制。一方面对存量的退出机构加强监测,同时防止新出现P2P类似的机构。另一方面推动相关立法,从制度建设方面不断健全监管长效机制。

此前,银保监会风险处置局也针对车险、意健险、农险、保证保险等重点领域,组织开展欺诈线索筛查、串并、移送,进一步健全制度机制和信息服务保障,深入推进大数据反保险欺诈工作。

当然,面对如此高发的金融诈骗形势,行业内外目前仍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有了国家高层的重视、各部门之间的快速联动、技术的不断更迭升级以及广大消费者风险防范意识的提升,相信未来金融反诈骗形势会越来越好,金融消费环境也会越来越健康。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