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和高房價,小鎮做題家和雞娃,“內卷”彷彿已經全面裹挾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其實,社會的壓力和焦慮從來沒有減少,每個年代不比另一個年代更好也不更差。

△ Woody Allen《午夜巴黎》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積極脫軌”(Positive Disintegration),指人在遭遇危機時如果能有所成長,就能夠脫離原來造成危機的軌道,躍遷到一個更爲寬闊和合理的軌道。

性格侷限、原生家庭問題抑或是現實與理想的落差……相信每個人都或多或少面對着一些困境和壓力。而總有那麼一羣人,在面對生活難題時候選擇用“積極脫軌”的方式,爲自己找尋到更寬闊、合理的人生軌跡,從而實現自我價值,成爲更好的自己。這羣人我們稱之爲“壓力爬坡青年”。

奧山由之:從“社恐”到“毛遂自薦”

△ 奧山由之『POCARI SWEAT』

日本攝影師奧山由之出生於1991年,在20歲便獲得了CANON 主辦的“寫真新世紀”優秀獎,2016年又憑藉《BACON ICE CREAM》獲得第47屆講談社出版文化獎攝影獎。因他擅長記錄生活中的閃亮瞬間,並能通過影像將人物的元氣發揮得淋漓盡致,所以備受以年輕人爲主力軍的品牌的青睞。

△ 奧山由之『Girl』

令人意外的是,這位廣告界的寵兒,和許多年輕人一樣,在進入大學時因環境的變化而產生了隔閡感,性格由此變得內向。而且因爲在男校就讀,尤其不擅長與女生交流。用現在的話來說,是一名“社恐“。而正因爲察覺到自己不擅交際,奧山由之一門心思學習攝影,試圖用視覺的方式,給特定的人去傳達自己無法用語言傳達的衝動、熱情。這也是奧山由之首度獲獎作品《Girl》誕生的由來,這一系列細膩而脆弱,虛幻而朦朧,就像一個反覆遇見的夢,觸動讀者心絃。

奧山由之說自己雖然平時非常怕生,但在發現自己喜歡的項目並想尋求拍攝機會時,便會爆發出驚人的行動力。

△ 奧山由之 × ANREALAGE

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通過毛遂自薦獲得的:他帶着自己的攝影作品找到了日本潮牌ANREALAGE的設計師,之後順利入職,負責時尚模特的拍攝;而當年引起話題度的QURULI樂隊的十週年大碟《坩堝的電壓》的封面照片和幕後記錄,也是他自己寫信給QURULI的事務所而獲得了拍攝機會。

△ くるり『坩鍋の電圧』

“如果你沒有表達自己情感的強烈渴望,那不論再怎麼模仿、用多高級的相機,也拍不出和我一樣的照片。”正是這樣強烈的表達欲和對影像的熱愛,讓奧山由之克服了“社恐”,一次又一次地爭取着新機會。

Wes Anderson:對破碎的家庭關係的哀悼和消解

提到Wes Anderson,大家都會第一時間想到對稱的構圖、複雜的佈景和鮮豔大膽的配色,這些都構成了Wes Anderson獨一無二的電影風格。

△ Wes Anderson 《布達佩斯大飯店》

從1994年與Owen Wilson合作拍攝的13分鐘黑白短片《瓶裝火箭》至今,20年多間,Wes Anderson一共製作了8部長片,獲得了6次奧斯卡提名,已經成爲美國獨立電影界最不容忽視的名字之一。

△ Wes Anderson

而在這個被譽爲好萊塢的童話導演鏡頭之下,我們隱隱能察覺到糖果色包裝下裹着的憂鬱內核:幾乎每一部電影的主角都是特立獨行的怪咖;早熟的年輕人和幼稚的成年人之間的角色置換;以及每一個怪異性格的背後都有一段破碎或缺失的家庭關係。

△ Wes Anderson 《天才一族》

Wes Anderson八歲時父母離異,他與大哥和弟弟與考古學家母親一起生活。儘管在採訪中他否認了曾將這段破碎的家庭關係投射到電影中去,我們仍能從電影的人物關係設定中看出原生家庭對他的影響。

《青春年少》中Max年幼喪母;《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激烈的父親關係;《水中生活》中,父親說“因爲我討厭全天下的父親,我自己也不想當爸爸”;《月升王國》中讓女孩Suzy決意離家出走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一本叫作《如何與問題兒童相處》的書,而這本書,正是Wes Anderson小時候在父親冰箱頂上發現的。

△《月升王國》裏,Suzy在冰箱上發現的《如何與問題兒童相處》

Wes Anderson將家庭問題拎出,放入電影中進行哀悼,同時也在電影中進行消解:《青春年少》中Max與Herman不同的創傷消除了年齡的鴻溝,形成了忘年友誼互相慰藉;《布達佩斯大飯店》中門童與飯店主人之間的羈絆……Wes Anderson常常在電影中找到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成年人通過“導師”的身份來代替父親的角色。現實生活中,這一角色出現在Wes Anderson的中學時代,一位老師與他約定如果他能保持一學期的好表現,便允許他排演話劇。

△ Wes Anderson 《青春年少》

在Wes Anderson的自述《我是這樣拍電影的》中,他提到有人質疑他拍的電影之間沒有區別,他說,這個問題本可以選擇忽視,或者解釋自己想要拍攝的內容和拍攝手法。但是他更傾向於這麼回答:

“我還是更願意堅持所愛。”

Cecily Brown:試圖打破藝術屆性別偏見的女性藝術家

Cecily Brown出生在倫敦,從小在藝術氛圍中成長。

1994年,Cecily Brown從斯萊德學院畢業,前往美國紐約。Cecily Brown曾經作爲交換生在紐約生活過6個月,這次重返紐約,讓她感覺像在家裏一樣,“你只要走進一個開放的地方,人們就會和你交談。”

然而她在紐約的繪畫之路也不順暢,加入過一家動畫工作室,作品也沒有收到很好的反響;由於手頭拮据,Cecily Brown甚至還當過一段時間服務員,一日三頓全靠快餐……好在她始終沒有放棄繪畫。

△ Cecily Brown在她紐約的工作室

1997年,她在Deitch Projects舉辦了第一次個展“奇觀”,作品兼具古典和抽象表現主義的風格,一鳴驚人。從此,Cecily Brown這個名字在藝術屆聲名鵲起。隨之而來的,也有市場的青睞,作品價格從5位數飆升到7位數,其1999年的作品《夏日癡魂(Suddenly Last Summer)》甚至創下了670萬美元紀錄。

△ Cecily Brown《Suddenly Last Summer》

即使這樣的成績,在對比同時期的男性藝術家的作品價格時,還是不免感到女性藝術家作品被低估的現實問題。“藝術界普遍存在偏見,在很多方面它仍然是一個男人俱樂部。我個人可能並沒有真正遭受偏見,但我看到了它。也許我有過,誰也不知道。如果我是個男人,也許會有更多的美術館讓我進行展覽。”Cecily Brown這樣說道。

△ Cecily Brown

Cecily Brown仍然繼續發聲,既是對藝術界的性別現狀的挑戰,也讓被視爲男性集權象徵的抽象表現主義的整體面貌變得更豐富多彩。

Alfred Peet:憑一己之力,教會全世界喝咖啡

2017年選擇進軍大陸市場,上海首店開業當天引來大批粉絲排隊朝聖的咖啡祖師爺—— 皮爺咖啡,在今年4月迎來了55週歲的生日月。

“皮爺咖啡”中文譯名中的“爺”字,也很有意思,可以把它理解爲兩層含義:一是因爲其創始人Alfred Peet發明深度烘焙工藝,用濃醇、新鮮的手作咖啡掀起一場“咖啡革命”,永不言敗的鑽研精神,被人們尊稱爲“創世巨星”BIG BANG。二是因爲Alfred Peet對世界各地來學習咖啡豆烘焙的年輕人從不吝嗇賜教,啓發以及影響了很多熱愛咖啡的年輕人,也是咖啡界的“祖師爺”。

△ Alfred Peet

Alfred Peet出生於荷蘭,父親從事咖啡、茶和香料銷售行業。受父親影響,Alfred Peet從小便在儲藏咖啡豆的倉庫裏奔跑,在咖啡香氣的圍繞中長大。後來他又被父親送去阿姆斯特丹的咖啡工作室,在那裏進行各種杯測和嘗味,學習什麼是一杯“好咖啡”。

因受二戰影響,美國人喝着被歐洲人稱爲“刷鍋水”的速溶咖啡,普遍不知道什麼纔是好喝的咖啡。初至舊金山的Alfred Peet驚訝極了:“我來到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爲什麼他們喝着最難喝的咖啡?”

Alfred Peet決定開啓他的咖啡革命。而當時精品咖啡貿易並不普及,想獲得優質咖啡豆非常困難。商人想出售給他其他咖啡店都在用的普通(劣質)咖啡豆。Alfred Peet拒絕了,“如果我和別人做得都是一樣的,就沒有任何存在的意義。我存在的唯一原因就是我會比別人做得更好。”

從那之後,Alfred Peet頂住了各個環節的壓力,不厭其煩地反覆試驗,開創深度烘焙,用濃醇、新鮮的手作咖啡掀起一場“咖啡革命”。並在1966年,在加州伯克利開設了第一家皮爺咖啡,自此堅持小批量手工烘焙,反對流水線操作,嚴選21天內新鮮烘焙的咖啡豆來製作咖啡,以保證每一杯咖啡都新鮮、強勁、濃郁、醇滑。

△ 第一家Peet's Coffee 至今仍在營業

Alfred Peet的事蹟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咖啡愛好者,很多國家的精品咖啡開路人都來向他討教烘焙經驗併成功帶回自己的國家。就這樣,Alfred Peet憑一己之力,教會了全世界人怎麼喝一杯真正的好咖啡,被譽爲“創世巨星”。

看似光鮮亮麗的生活,背後都有面對困難時候的探索和突破,無論是克服性格弱點,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還是實現自己的工作理想——他們無一不在傳遞 “創世巨星”的精神,皮爺咖啡也希望藉此鼓勵更多在生活和工作中充滿激情的“壓力爬坡青年”,勇敢突破,不斷探索。

Andy Warhol 有句知名的預言,“未來每個人都能當上15分鐘的名人”,但在生活中,只要你是在成爲更好的自己的道路上,每一刻都會散發着光芒。

皮爺咖啡也會一直爲你們提供能量和勇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