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無錫擬設立600億基金,加碼佈局生物醫藥產業鏈上下游

經過疫情的洗禮後,生物醫藥成爲了地方政府發力角逐的重要產業之一。

4月22日,2021太湖灣生命健康未來大會在無錫舉辦。無錫市委書記黃欽在發言中表示,力爭到2025年,全市生物醫藥產業規模達到2500億元。

到2021年3月底,無錫市生物醫藥企業數量達到1052家,2020年產業規模達到1135.96 億元,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產值557.73億元,同比增長13.6%。

在近些年的發展中,生物醫藥產業改變了無錫的區域經濟格局。

“當初投的時候,企業年銷售纔剛過300萬元,但現在預計2021年的利潤可以超過6000萬元。”回憶起10年前在無錫這一大膽果斷的投資項目,金雨茂物投資合夥人王棟深感生物醫藥產業的巨大潛力。

同樣,在前兩輪融資完成後,無錫博慧斯公司已連續3年盈利超過8000萬元/年。當下,企業思考的並不是繼續融資,而是將重心放到了研發和產品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國際市場的開拓。

“A輪後,當時政府派代表和我們談,表示願意根據企業自己的想法進行股權調整,政府方面是進是退都可以。”博慧斯公司總經理劉巖說,剛開始創業時創業者們佔股10%,政府佔股90%,後經多方考慮,之前來自政府的投資已徹底退出。

這樣的案例,在無錫市的生物醫藥產業中還有很多。

無錫生物醫藥研發服務外包區負責人周天一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當政府完成了“0-1”的使命後,以尊重企業的意願爲前提,要讓市場發揮主導權。

值得關注的是,在發展生物醫藥產業上,無錫深諳資本市場的力量。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採訪中獲悉,以2020年數據看,無錫生物醫藥上市企業總市值超過6000億元,位居江蘇第一。其中,銷售額超百億的企業1家,超億元企業112家。

“怎樣讓產業和資本更好融合,讓融合的步伐更穩健、更快一點,是下一步重點要探討和實踐的事情。”無錫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副局長張泓駿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生物醫藥企業一般需要經過5輪左右的融資才上市,怎樣能夠將這個過程適當壓縮?

據瞭解,目前已有144家創投機構在無錫落地了總規模603億元的生物醫藥產業專項基金。而在已有實踐和成效的基礎上,無錫謀劃成立規模超過600億元的母基金,專門服務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

園區集聚之路

以園區模式爲承載主體,可以聚集更多的高端市場要素併發揮出作用,非常有利於產業在較短時間內做大做強,這在無錫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上做到了極致。

目前看,無錫全市四大生物醫藥園區集聚了70%以上的生物醫藥企業,且各自的主攻方向相互錯位、優勢互補,有的致力於創新藥和高端醫療器械,有的重點發展檢測試劑,有的則以現代中藥爲主,有的積極搶佔醫藥研發外包,由此形成了具備地方特色的產業集羣。

“特色產業集羣一旦形成,就非常有利於政府進行精準施策,在諸多細分領域就會形成具備全球影響的優勢競爭力,品牌效應也就得以形成。”無錫市科技局副局長劉紅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如在特殊醫學配方食品領域研發和生產上,無錫就處於國際領先水平,依託江南大學擁有全球排名第一的食品科學和國家重點實驗室,腸外營養液和腸內營養乳劑佔據了全球90%的特醫食品市場份額;而B超設備及探頭系列產品擁有全球60%的市場份額,讓醫學影像設備領域產品市場佔有率高保持領先地位。

“產業有了品牌效應和全球市場競爭力,也就非常有利於我們招商和下一步的佈局。”無錫國際生命科創園總經理匡宏對記者表示,產業國際化的節奏會更快。四大園區都建設了統一的污水處理中心,這有效降低了排放門檻,節約了企業的運營成本。

在上述基礎和優勢之上,政府可以更好促進產業創新能力的增強,從前瞻性上更好支持生物醫藥的科技創新。劉紅表示,在包括7個國家重點項目在內的100多個科技計劃項目下,進入2021年,無錫已有12個I類新藥項目已獲准開展臨牀試驗,另有6個創新藥在臨牀前研究階段,並誕生了多個在國內、國外進入市場的“首款”藥。

目前,生物醫藥在無錫“十四五”規劃和太湖灣科創帶建設規劃中被列爲“頭號戰略產業”之一, 無錫市市長杜小剛擔任生物醫藥產業鏈“鏈長”。

自2020年4月以來,無錫從市級層面出臺了多個專項政策,成立了生物醫藥發展辦公室,從提升創新研發能力、加強平臺載體建設、壯大優勢產業和龍頭企業、積極開拓國際國內市場、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強化人才和金融支撐六個方面對生物醫藥企業進行資助,單個企業最高支持1億元,形成了市區聯動、協同發展的產業政策環境。

“當時我們和好幾個地方政府談合作,無錫的基礎條件最好,產業鏈適配企業全,比較適合我們快速進入研發階段。”保諾生物科技政府事務總監楊彬告訴記者,後來的實踐證明,在建設研發中心和實驗室上,無錫基地的落成時間是企業在全球範圍內週期最短的一次,增量新產品投入產出的效率最高。

無錫生物辦負責人則表示,市級層面主要在於通過“太湖人才計劃”爲生物醫藥高端人才團隊落戶提供全方位服務,以及在通用領域統一協調成立藥品進口口岸、知識產權運營服務平臺等打通產業服務的“最後一公里”。

加速資本產業融合

政產學研資的融合與促進,是無錫生物醫藥產業快速成長的關鍵,在資本市場領域表現尤爲突出。

據無錫地方金融局提供的資料,到目前爲止有生物醫藥類上市公司4家,其中藥明康德上市後居無錫A股上市公司首位,江蘇A股上市公司第二;藥明生物則位居江蘇港股上市公司市值第一。

這是地方政府在其他產業發展史上所沒有過的,也形成了無錫上市公司總市值超過城市經濟總量的現象。考慮到目前無錫生物醫藥擬上市企業6家以及10多家上市後備企業,江蘇證監局無錫監管辦於2020年4月正式掛牌,成爲了全國首家在地級市級掛牌的證監分支機構,這爲諸多上市後備企業輔導驗收提供了極大便利。

不僅僅是資本市場,生物醫藥產業的快速發展,也讓無錫境內的金融機構主動謀求金融資產優化配置。

“目前分行合作生物醫藥行業客戶百餘戶,總授信額度近百億元。”交通銀行無錫分行副行長陳筠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支持生物醫藥企業是資產結構轉型的重要方向,“十四五”期間內引導經營單位重點支持。工商銀行無錫分行公司金融服務部負責人李科也表示,分行生物醫藥領域的貸款在江蘇全省靠前。

張泓駿告訴記者,從對轄區內各金融機構的調研看,針對處於成立初期、成長期、 規模擴張期、跨越式發展期及成熟期的生物醫藥企業,都側重製定了差異化金融支持方案。 

江南大學校長辦公室副主任兼地方服務與合作辦公室主任劉曉宏表示,因爲有着產業發展現實的需求,大學則推動優勢學科間的交叉融合,新建了生命科學與健康工程學院、轉化醫學研究院,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強化科研成果轉移和培養高素質醫藥人才。

生物醫藥產業有着特殊性,尤其是研發必須具備前瞻性,故此企業上市後從產業特色看其實是一個新的開始。“一般來說,這個時候就需要謀劃產業的上下游投資併購等,需要更大的資金規模,一般規模的創投企業就顯得喫力。”張泓駿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就生物醫藥企業上市以後如何再深入,無錫市政府已在協調成立規模超600億元的母基金。

(作者:王海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