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党史的重要论述讲话精神,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学习热潮,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和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联合出品了《“北京党史”慕课》系列专题片。该系列片以《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与《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等党史权威著作对标对表,从一件文物、一个细节切入,进行悬念性设计,通过权威专家讲述,还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理想和情怀。

从3月22日起我们为您在市级网络平台、移动地铁公交平台、楼宇户外大屏、各大新媒体平台等陆续播出。

今日,为大家推送第31课 “铁肩辣手”邵飘萍

在北京的宣武门外,有条魏染胡同。据说这里曾住过魏姓的染匠而因此得名。不过,要说起这条胡同最出名的人,莫过于《京报》的创办者——邵飘萍。魏染胡同30号院,就是1920年后京报馆的驻地,也是邵飘萍在北京的居住地。

1918年10月5日,《京报》诞生在前门外的三眼井胡同。它凝聚着邵飘萍“新闻救国”的梦想。当天,他在编辑部提笔挥毫,写下“铁肩辣手”这四个大字,赠与报社同仁,鼓励大家“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为培养新闻人才,邵飘萍向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建议,设立新闻学研究会。《京报》诞生九天后,也就是10月14日,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成立。邵飘萍被聘为研究会导师,开讲新闻课。毛泽东、高君宇等人,都曾是他的学生。毛泽东用其所学,创办了《湘江评论》等报纸。多年后,在接受斯诺采访时,毛泽东深情地回忆道:“特别是邵飘萍,对我帮助很大。他是新闻学会的讲师,是一个自由主义者,是一个具有热情理想和优良品质的人”。

1920年10月中国共产党北京早期党的组织成立后,与热诚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邵飘萍来往密切。邵飘萍也借助记者身份,从北洋政府、东交民巷外交使团等方面,为党组织获取了大量重要信息。《京报》不仅成为党的宣传阵地,而且经常资助革命活动。1925年春,经李大钊、罗章龙介绍,邵飘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表面上看,邵飘萍是个社长,是个有名的大记者,他有自己的汽车,穿着也很华丽,而且生活方面看着水平也很高,没有人想到他是我们的秘密党员。这一秘密,掩藏了半个多世纪,直到1986年才公诸于世。

坚持真理、匡扶正义,是邵飘萍办报的执着追求。他因抨击黑暗社会和腐败政府,多次遭到当局的通缉。1926年4月24日,他被奉系军阀张作霖逮捕。4月26日凌晨1时许,奉系军阀政府草草审讯后就宣判邵飘萍死刑,罪名是“勾结赤俄,宣传赤化”。拂晓时刻,邵飘萍被绑赴天桥刑场。临刑前,他向监刑官拱手说:“诸位免送!”然后仰天大笑,从容就义。

  

(来源:北京长城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