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處理並焚燒,污水有了處理設備,大城市的汽車限號行駛,衆多人也改開車爲騎行上班……可是,地球每天還是以一定的速度被污染物侵襲。有型的,無型的;有色的,無色的;有味的,無味的;看得見的,看不見的,形形色色,大量的懸浮物包裹在我們的周圍,大量的廢氣流動在空氣裏,我們怎能視而不顧?聞而不理?遇而不思?

  還是在初中階段,化學老師說過,所有的中學化學試劑只有蔗糖可以食用,毋庸置疑,其它那些或多或少都是有害的,只是輕重而已。到了大學,若大的化學實驗室,數不清的化學藥品,大概還是非工業產的蔗糖與檸檬酸鈉可以食用。

在科技越來越發達的當今社會,化學產品、化學制劑名目繁多,用途廣泛,美容的、除草的、殺蟲的、助長的、增熟的、除污的,林林總總,越來越高級,越來越方便。不可否認,這些化學類的產品對人的容貌帶來美的視覺,可是又有多少人在使用劣質的美容產品而遭受汞的中毒呢?那些用於農產品的化學制劑,對人們的生活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省時,省力,但對我們的賴以生存的土地呢?對我們生活的地球呢?

工業生產的冷卻液、污水排放,總得有個出口,總得迴歸地球,工業廢氣二氧化碳致使的溫室效應,全球天氣變暖,長此以往,久而久之,污染來了,於是,環境變了。

  生產這些物質本身就產生大量的廢液,如此循環往復,大氣層有限的空間,於是大氣污染,霧霾逐年增多。記得小時候的天,是那麼藍,水質也是那麼的清,除了下雨前夕,極少見到大霧天氣,如今的霧霾天氣與工業生產的廢氣有極大的關聯。

  又到楊絮漫天飛的春暮,據不完全統計,大城市裏每天數千噸計的楊花飛絮在侵繞人們的出行,而這些飛絮不僅僅是垃圾,還耗用多少垃圾清掃人員的時間與體力呢。

  現在,好多國家正把海洋垃圾做成裝飾物品,建成人們賞心悅目的藝術品,實際起到在警示作用的效果。

  而我們國家,有的地方塑料瓶還隨處可見。我是一個戶外愛好者,每年利用週末走出室內融入大自然中,多多少少總會發現有人扔在荒野中的垃圾袋、礦泉水瓶、鐵製飲料瓶,更有甚者還有摔碎的啤酒瓶。試問,既然能背上來,那個空的不能背下去?有時,我也在外面喫喝,但,所有的垃圾我均揹回家,再分類處理,如果人人做到捎出去,再帶回家,那麼野外的環境是不是更潔淨,更清幽了呢?

  地球是數不清的生物圈組成的,生物鏈來維持生物圈的環境,當一個物種斷絕時,那個物種必然不能生存,那個生物鏈也相繼遭到破壞,繼而斷絕,斷種。人類是可愛的,也是可恨的,是善良的,也是兇殘的。一場無形冠狀病毒的戰爭再次向人類發出警鐘,地球只有一個,保護地球,保護環境是每個國家每個人的責任與義務。

2020.4.2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