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際科創中心的大灣區建設路徑:東莞千億投資突圍“卡脖子”難題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基礎平臺。“十四五”規劃指出,佈局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區域性創新高地,支持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2020年7月,國家發改委、科技部批覆同意東莞松山湖科學城與深圳光明科學城共同建設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啓動區,這也是全國第4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4月22日,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啓動區(松山湖科學城)全面啓動活動在東莞舉行。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啓動區(松山湖科學城)正式奠基,大灣區大學(松山湖校區)等備受關注的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也同步啓動。

立足國家戰略需求,松山湖科學城將在科研基礎、城市配套、民生服務等領域全面發力,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水平院校和城市配套項目將落戶。據統計,項目預計總投資1172億元(不含產業投資項目,其中十四五期間總投資超千億元)。

可以預見,在未來的大灣區科技創新版圖中,松山湖科學城將成爲重要的一塊拼圖。超千億投資先後落地,以及一批大科學裝置和重點實驗室的落戶,將助力大灣區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增長極。

打造原始創新策源地

與舊金山、東京等世界級灣區相比,粵港澳大灣區在科技創新能力方面仍有一定差距。因此,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是大灣區建設的首要任務。

此前,廣東省已出臺有關實施方案,通過打造“四梁八柱”的重點任務,爲大灣區科創中心建設實現良好開局提供了有力支撐。

廣東努力打造的第一條“梁”是原始創新。通過加強原始創新能力,在“十四五”時期,將重點推進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力求補齊廣東在基礎研究方面的“短板”。

當前,廣東正積極推動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國家級實驗室等“國之重器”建設。目前大灣區在建以及正在推進前期籌備工作的重大科學基礎設施有23項,其中,中國散裂中子源正式投入運行並提前一年半達到設計指標,已完成超350項課題。

散裂中子源就落戶在東莞的松山湖科學城。2020年,莞深兩地均已明確,將攜手共建環巍峨山大科學裝置羣,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科技競爭與合作。

此前,東莞市審議通過《關於加快推進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啓動區(松山湖科學城)建設的若干意見》,提出松山湖科學城將圍繞打造重大原始創新策源地、中試驗證和成果轉化基地、粵港澳合作創新共同體、體制機制創新綜合試驗區四大定位,建設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原始創新高地。

松山湖科學城建設最重要的一點是大科學裝置的聚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散裂中子源工程總指揮陳和生表示,松山湖科學城未來的發展應服務於國家發展戰略,瞄準國家戰略和前沿研究,解決重大科技創新中的“卡脖子”問題。

按照規劃,松山湖科學城將依託散裂中子源等大裝置、大平臺高端創新資源,重點突破材料、信息、生命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電路、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和生物醫藥7大產業,打造灣區先進製造核心引擎。

向“最強大腦”借智借力

作爲製造業重鎮,東莞的創新要素在集聚效應上還存在短板,要攻堅科技創新高地,東莞的思路是向“最強大腦”借智借力。

爲高水平推動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啓動區建設,松山湖科學城聘請了一批高層次院士、專家、學者擔任松山湖科學城科學顧問。

多年來,松山湖攜手中科院,引進了大批國內外一流創新資源。在中科院支持下,中國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和衆多新型研發機構等創新平臺在東莞落地,32箇中科院系統創新團隊落地東莞,集聚科研人員超千人。去年11月,中國科學院與東莞市政府簽署共同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啓動區(松山湖科學城)合作協議。

另外,東莞也在藉助外部力量,補足高水平大學匱乏的短板。4月22日,被寄予厚望的大灣區大學(松山湖校區)、香港城市大學(東莞)分別舉行了奠基儀式。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到,大灣區大學定位爲以理工科爲主的高水平新型研究型大學,學校同步在松山湖科學城和濱海灣新區威遠島設置校區,總建設規模預計約100萬平方米,建設投資約100億元,預計2023年招生辦學。

辦學特色方面,大灣區大學將突出教產學研深度融合,緊密結合東莞產業基礎和創新資源。香港城市大學(東莞)的建設也同樣將立足於產業的融合發展。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學香港高等研究院資深院士于吉紅表示,香港城市大學(東莞)將配合東莞市未來產業的轉型升級進行學科規劃,逐步建立多邊跨學科教育、研究及知識轉移的平臺,爲促進大灣區的深度融合、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發揮引領作用。

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

高科技企業創業的早期,通常會遭遇一個脆弱的“死亡谷”階段。如何跨越產學研到成果轉化的“死亡谷”,這是一個普遍性的難題。

藉助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等大科學裝置和重點實驗室,松山湖科學城將集聚起大批創新資源,創新創業生態的完善也將助力企業跨越成果轉化的“死亡谷”。

中國科學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理事長王恩哥表示,當前,科技成果應用到生產市場越來越受到重視,而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正在大力推動科技成果的落地產業化。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到,目前,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已經與7家單位成立聯合工程中心,與超過150家企業開展深度對接,舉辦百人以上會議10餘場,與國投集團、粵科等設立新材料投資基金,着力打造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鍊的融合生態。

在成果轉化方面,實驗室已在各團隊多年積累的基礎上,創辦了24家高新技術公司,多家公司已跨越“死亡谷”,邁向高速發展。精密儀器研發團隊推出了壓電驅動納米位移臺等系列超精密運動領域產品,2020年簽訂訂單超過700萬;光子製造團隊的產業化公司能爲客戶提供整套激光精細加工智能化解決方案,2020年銷售額近5000萬;SiC及相關材料團隊突破國產外延片在批量生產和缺陷檢測兩方面難題,增強了SiC產業鏈的自主可控。

在王恩哥的構想中,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將系統打造“前沿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產業技術研究→產業轉化”的全鏈條創新模式,探索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難關的實踐經驗,力爭在轉化的“死亡谷”上架起一座鐵索橋,推動更多優質科技成果實現產業化。

(作者:於長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