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持續發酵的特斯拉剎車失靈事件隨着特斯拉首次提供事故前數據有了最新進展。在特斯拉公佈數據還原事故一分鐘前情況後不久,另一位參與維權的車主安保佳通過微博發聲,回應爲何不去做第三方鑑定。他表示“檢測跟不上技術”,權威鑑定機構難尋成爲當下智能汽車爭議事故後,車主遭遇的窘境。

安保佳在微博中首先對特斯拉開始提供數據表示了欣喜。他表示,感謝祖國和維權人士。“之前沒有明確的相關法律依據。(後臺數據)特斯拉不給,消費者也沒辦法,消費者找到消協,消協也沒辦法。最近這幾天剛剛得到上級的批覆,純電動汽車在使用和行駛過程中產生的行車數據,消費者享有知情權,企業需無條件提供。有了這個規定,以後再有糾紛,大家得到數據會便利很多。”

拿到數據已經很不容易,但安保佳又提出了第二個問題:“看不懂,分析不了事故具體產生的原因。”

安保佳稱:“有個車友就是做相關工作,但也分析不了。目前也不知道哪個機構可以解讀這個數據。”

記者查詢發現,目前有關司法部門認定的車輛鑑定機構,大多成立時間較早,此前基本都是針對燃油車進行事故鑑定。通過向幾家汽車檢測機構諮詢,對方均表示,可以爲車輛進行硬件方面的檢測,但如果是軟件或系統存在問題,以機構現有技術,不能保障檢測出來。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過去針對燃油車進行事故鑑定的機構很可能無法適應智能汽車的需要。原因是智能汽車建立在計算機技術基礎上,因此車主在事故發生時踩下剎車的作用很可能受到了系統運算的影響。因此,傳統鑑定機構僅可以鑑定當下情況的剎車是否正常,無法鑑定事故發生時車輛剎車的情況。要完全還原事故真相,還需要車企提供後臺數據。

但即便車企提供後臺數據,後臺數據是否完整、有無修改也成爲爭論點。此外,一位檢測機構服務人員還表示,像特斯拉的很多新興技術,現在檢測機構並不具備設備檢測軟件,最“權威”的可能還是廠商自己的分析。

這就讓智能汽車事故又繞回了廠家“一家之言”,沒有第三方權威佐證的尷尬境地。

對此,安保佳表示,檢測跟不上技術的發展是一個必然的現象。目前,新能源汽車控制器軟件檢測方面並沒有相關標準,而計算機行業的相關標準又無法完全套用到汽車控制器軟件測試中,也無法指導汽車行業工程師全面開展軟件測試工作。

據悉,目前在國家汽標委到牽頭下,現階段正在緊鑼密鼓展開大規模智能網絡汽車安全標準制定工作。

據瞭解,安保佳與站車頂維權的河南車主張女士不同,維權原因並非剎車失靈,而是車輛失去動力。根據他的講述,今年3月,他駕駛Model S從南京前往上海途中,車輛突然報警提示:“動力已降低,車輛正在關閉”,而後,車輛踏下踏板沒有任何反應。他聯繫特斯拉售後將車輛送至服務中心,但客服人員先是表示車輛失去動力因電機故障,而後又認爲其電機問題是因爲安先生車輛曾經涉水所致。安保佳認爲特斯拉是在“甩鍋”,對事故認定不認可。

圖片來源:微博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趙語涵

編輯:趙語涵

流程編輯 邰紹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