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晚,隆基股份披露一季报,公司归母净利润25.02亿元,同比增逾三成,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也盈利了24亿多,同比增长接近4成。与此同时,高瓴资本成了第二大股东,据隆基股份一季报披露,高瓴资本持股比例为5.85%。

被高领资本加持的企业还有光伏巨头通威股份。经过春节后长时间调整,隆基股份、通威股份股价后市如何?光伏行业上市公司在变局中是否会迎来上车的机会?

颗粒硅来了通威股份保利协鑫能源硅料领域谁主沉浮?

光伏产业链分为上游高纯晶硅(硅料)、中游硅片-太阳能电池-组件及下游光伏电站。

光伏行业投资机会往往随着行业变局而出现。颗粒硅异军突起,成了今年上游硅料的一大变数。

首创证券研报显示,目前,硅料供应商主要有通威股份、保利协鑫能源(03800.HK)、新特能源(01799.HK)、新疆大全(837316.OC)等,全球大部分硅料产能集中在中国。数据显示,2020年,通威股份多晶硅料产量占全球硅料产量比例达16.7%,排名第一。

不过在行业的变局中,原来的龙头正在承压。

保利协鑫颗粒硅产能从6000吨提到1万吨后,2月2日发布公告称获得隆基和中环股份的订单。隆基股份的7家子公司与保利协鑫旗下公司江苏中能签订了多晶硅料采购协议,直接采购不低于9.14万吨的多晶硅,合同金额约73.28亿元。这是两家公司首次合作,当日保利协鑫能源股价大涨。

此后通威股份则股价承压,跌跌不休,此间还经历跌停。

对此,通威股份3月5日通过股价异动公告回应称,公司对硅料生产的技术路线一直高度重视(包括颗粒硅技术),在投建产能时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公司认为改良西门子法是已经经过长期运营,市场成熟和稳定的工艺路线,其具备产品品质稳定、生产效率高、装置稳定性高、运行安全性高等特点,能够兼顾产品品质和生产成本的保障。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在高纯晶硅核心技术领域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项成果,技术、成本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目前新产能的平均生产成本 3.65 万元/吨(公司 2020 年半年度报告披露数据),并可实现 N 型料的批量供应。

不过保利协鑫3月9日再度公告称,本公司硅烷流化床法颗粒硅万吨投产后,经过生产运营及下游客户使用实证,颗粒硅各项指标再获突破。生产端:颗粒硅各项品质指标已达到西门子法致密料标准,部分标准优于致密料。通过对内胆材料等核心辅材的长期研发,本公司在不额外增加成本的情况下,使得总金属含量下降至10ppbw以下,碳含量下降至0.4ppma以下,氢含量下降至20ppma以下,细粉率下降至0.1%以下。10,000吨产线氢含量较上一阶段6,000吨产线下降近三成。收得率 :颗粒硅单程转化率可达99%,90%可用于单晶。西门子法单程转化率只有10%–12%,导致西门子法整体能耗较高。

将来,到底哪条技术路线成为主流也将决定谁会是硅料的龙头,以及二者的未来股价走势。

高纯晶硅作为产业链上游,相对于产业链其他环节,投资规模更大、投产周期更长、产能释放更慢,这也导致2020 年下半年以来高纯晶硅供给紧张,价格不断走高。有业内人士分析称,颗粒硅技术对比目前市场主流改良西门子法,有非常大的成本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耗电大幅下降;二是投资成本大幅下降。

作为行业龙头,通威股份在积极扩产。据其4月12日公告,公司作为领先的高纯晶硅厂商,积极扩张产能,满足下游需求。公司于2020年2月制定并公告了《高纯晶硅和太阳能电池业务2020-2023 年发展规划》,计划到2023年建成22-29万吨高纯晶硅产能,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高纯晶硅项目是公司推动落实战略规划的关键举措。

通威股份扩产等动作能否抵挡住颠覆者?

上机数控跨界成功!单晶硅片新玩家涌入,谁值得投资?隆基股份能否稳坐钓鱼台

有数据显示,作为利润丰厚、投资机会最佳的单晶硅市场也正迎来变局。之前这一领域的市场格局为隆基、中环双寡头垄断,两家占据70%以上市场份额。不过,一切都在起变化,硅片新玩家又来了上机数控、双良节能、通威股份等。

据公开资料,2019年5月之前,上机数控是一家高端智能化装备制造企业,生产加工硅片的配套设备,光伏金刚线切片机是核心业务。硅片加工市场规模远大于切片机,2019年5月,公司向下游拓展业务,介入单晶硅片,在内蒙古包头投资了单晶硅片项目。

根据2020年年报,其已成功转型为单晶硅片企业。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11亿元,同比增长273.48%,2019年其营收规模仅为8个多亿;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186.72%。而业绩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单晶硅业务规模持续扩大。2020年,公司单晶硅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7.30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90.67%,已成为公司主营业务。

根据公告,上机数控亮点是技术和成本优势以及定制化服务。据其2020年年报披露,在硅片生产领域,公司持续投入研发,保证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并持续优化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同时,公司的单晶硅生产环节全面使用了公司自身研发的高硬脆加工设备,降低了生产成本,也发挥了公司在单晶硅机加工环节的独特优势。公司目前产品包括各种不同尺寸的单晶方棒及单晶硅片,也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随着TOPCON、HIT等技术的发展,公司也适时推出N型硅片产品供客户选择。

其次,据上机数控披露,公司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在蒙西经济区的内蒙古包头市投资了单晶硅生产业务,在税收优惠、人力及能源成本等方面具有竞争力。同时,包头市作为内蒙古光伏产业集群的重点城市,公司单晶硅生产业务位于包头市青山区,可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

目前,上机数控弘元新材5GW和8GW单晶硅等生产项目的实际产能超过预期,合计可达到约20GW的产能,待新增的10GW项目建成后,公司单晶硅业务的总产能将达到30GW左右。产能提高的同时,公司单晶硅业务的销售规模也持续增长,产销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报告期内,弘元新材实现销售收入27.30亿元,同比增长982%,产销率达到99.12%。

转型成功的上机数控值得关注。不过,从未来市占率角度看,隆基股份龙头地位难以超越,隆基股份硅片及硅棒毛利率超过30%,上机数控单晶硅的毛利率为26.04%,隆基股份这家具有规模优势的行业龙头如果再降价,其龙头地位或难以撼动。而且从动态市盈率看,上机数控的动态市盈率要高于隆基股份。

双良节能今年3月份发布了《关于对外投资并拟签署包头单晶硅项目合作协议的公告》,其投资标的名称:拟对外投资包头一期20GW大尺寸单晶硅片项目。对外投资规模:一期项目总投资70 亿元,建成年产20GW拉晶、20GW切片生产项目(一期、二期计划共建设40GW拉晶、40GW切片项目)。

通威股份也在4月12日发布了公告,正式进军硅片领域。据其公告,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经在上游高纯晶硅和中游太阳能电池领域建立领先优势,成本和规模优势明显,行业领先地位不断巩固。在此背景下,公司有必要适当拓展业务领域,凭借高纯晶硅和太阳能电池的技术实力和精细化管理能力,切入硅片业务,进一步挖掘利润增长点。同时,切入硅片业务,可有效连接公司的高纯晶硅业务和高效太阳能电池业务,增强公司在产业链上的综合实力,提升长期综合竞争力。

二者是新的进入者,所以,其未来在这一领域能掀起多大的浪难以判断。不过,行业却已掀起了对上游原料争夺战。其中包括隆基股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等。在2月8日晚间发布公告,隆基股份与福莱特以及供应商韩国上市公司OCI签订原材料采购合同,两份合同金额约为167.6亿元人民币,而就在不久前,隆基刚完成一笔价值73.28亿元的采购多晶硅合同。而为了保证光伏玻璃的长期稳定供应,近日隆基股份10家全资子公司与蚌埠德力光能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力 光能”或“乙方”)于2021年4月20日签订了五年期光伏玻璃采购协议,根据协议,甲方2022 年-2026年向乙方采购光伏玻璃不少于2.5亿平方米。这对上游公司无疑是一大利好。

硅片是一个利润丰厚的细分领域,不过,如今行业内企业纷纷扩大单晶硅生产规模,未来市场单晶产能将显著增加,这将加剧市场竞争程度。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也考验着旧有行业龙头企业以及新进入者。

隆基股份发力低毛利的组件领域!相关上市公司或承压

业内普遍认为,因市场竞争激烈,硅料涨价的传导影响较大的是电池和组件环节。不过,隆基股份等龙头在实施一体化战略,在上游硅片业务获得成功的基础上,在电池片、组件领域大幅扩产。此外,为进一步完善海外产能布局,公司于2020年7月收购越南电池、组件产能,巩固全球化市场竞争力。

这无疑对电池片、组件既有上市公司形成了很大压力。

从财报看,组件毛利率明显不如硅片,隆基股份为何要这样布局,大幅扩产?

据报道,2020年1月,隆基股份总裁李振国在接受专访时说,现在的组件厂毛利率比较低,但未来几年组件也会走向集中化。 “比如2018年全球前10大组件商,占的市场份额也就是50%,我们相信用不了三年时间,前5大组件供应商占的市场份额可能会达到70%。到那时,组件可能会变成一个盈利相对较好的制造环节。”他说道。

此外,其进入这一领域也或有成本优势,自有硅片或是其一大利器。据公告,2020年,隆基股份实现单晶硅片出货量58.15GW,其中对外销售31.84GW,同比增长25.65%,自用26.31GW;实现单晶组件出货量24.53GW,其中对外销售23.96GW,同比增长223.98%,自用0.57GW。此外,公司电站EPC系统开发能力持续提升,完成BIPV“隆顶”产品的下线及市场推广。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李世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