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现在投资股市就像20年前买房一样?

首先,从政策面的角度和全球大放水之下的趋势来看,房地产和股市中必定会有一个成为蓄水池推动中国经济前行。

2001年美国科技股泡沫后的放水之下,中国是房地产作为主要蓄水池;

2008年次贷危机泡沫后的放水之下,中国又是房地产作为主要蓄水池;

很显然这个水池装满了水,想要继承蓄水的空间未几了,强行蓄水反而还会加重“水灾”。所以,如今的一系列金融改革、房产调控就是把全球大放水之下的钱引入股市,取代房地产市场成为新的蓄水池。

那么,对比20年前的“房地产蓄水池”,我们的A股市场的机会有多大,未来的空间有多少呢?

这一点我们可以鉴戒房地产的一个数据,那就是“人均居住面积”!

20年前中国的人均居住面积不到10㎡(5.7㎡),而当时国家就制定了一个让全国人均居住面积达到发达国家尺度的目标,而在2019年我们的人均住房面积已经突破了37㎡,如今甚至达到了40.8㎡,超过了部门发达国家!

这就是过去20年里中国房地产作为推动经济的一个重要成就,而完成此成就的背后也说明了房地产的贡献达到了一个阶段性的高位区域。

那么,如今想用金融市场取代房地产市场推动经济,国家又制定出什么目标呢?

推动养老基金在资本市场占比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全面打开外资入境投资股市通道,准确让外资持股比例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目前的A股长线资金实在由4大部分组成:

1、公募基金;

2、私募基金;

3、养老保险基金;

4、外资;

目前截至2021年3月31日,外资在中国股市的持仓占比达到5%,而发达国家金融市场里的外资持股比例在20%~30%。所以,空间非常大。

台湾(外资持股占比约38%)、韩国(外资持股占比约36%)、日本(外资持股占比约33%)、美国(外资持股占比约15%)

而目前我国养老基金在资本市场占比不及5%,而世界均匀占比达到了24.4%,所以,空间也是巨大。

根据相关资料,世界经合组织国家养老金配置的权益资产,均匀占比达到24.4%。在股票投资比例最高的是波兰,达到85.2%;挪威养老金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超过60%,瑞典为46%,澳大利亚、立陶宛和比利时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也在40%以上。

所以,你会看到长线资金在最近的几年里不断地买买买买买。这就是为什么说中国资本市场正在下一盘大棋!为什么说现在投资股市就像20年前买房一样了!

但是,对于大资金来说,他们买入的方式一定是从市值大到小,从权重高到低,从安全到风险,从优质到一般,从核心到龙头,以此类推的。那么,是不是未来的股市只有核心资产会涨?只有白马股会涨?只有大市值的股票会涨呢?实在并不是如斯。

从美国股市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固然大市值的股票和小市值的股票有分化,但是基本都是时间上的短暂差异。假如拉长一个大周期来看,甚至中小市值的股票受益还会比大市值的股票受益更高。

并且,即便是美股!真正可以长期跑赢指数的“核心资产”也就那么十几只、几十只,A股更不会例外!

知道为什么吗?

一方面长期持有需要面临巨大的风险,那就是公司的基本面、安全性,所以,仅仅只会有十几只和几十只个股是机构、基金敢长期持有的;

另一方面培养中小市值的公司成为优秀的大公司会比让大公司成为顶级的公司更轻易,所以,资金往往轻易在中小市值的公司里扎堆投资培养;

资本市场就是一个在牛市里让大部分公司吹泡沫、增加市值和资金的过程。而当牛市结束、资金退潮之后,好公司会利用牛市里融资的钱来发展获得更多的利润,晋升股价和市值。而圈钱的、不作为的公司则会被淘汰、业绩下滑、甚至收到资金退潮离去。

所以,不存在大市值一直会涨,中小市值不会涨的逻辑,反而那些低估的、中小市值的股票在历史长河里更轻易走出大牛股的行情,诞生出很多伟大的企业。由于从投资的逻辑,这类公司投入的资金少,风险小,性价比更高。

不外投资股市和投资屋子不同,由于屋子不能大跌,会有系统性风险,但股市可以大涨和大跌,这就意味着未来股市里的钱难赚,但比投资屋子更轻易赚到大钱。所以,股市需要一定的认知和交易的自律性才能真正获得财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