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阅读带来了深刻变革。而作为人们阅读的集中性的公共场所,互联网时代也敲响了图书馆变革的大门。现代图书馆以自动化为前奏,在经历电子、数字和虚拟图书馆等形态发展之后,面临新的变革关口。

从“书”的空间到“人”的场所

在图书馆发展进程中,文献、数据、信息、知识等资源一直以来是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所在。然而,由于互联网时代存储“数字化”“虚拟化”“去中心化”带来的信息资源获取便利化,图书馆“占有”信息资源的核心优势日渐式微,“信息集散地”的核心功能受到挑战,某些图书馆由于难以“契合”读者需求,导致“进馆”读者减少。

然而与此同时,社会公众要求图书馆提供以经验、经历、创造力等为主要内容的知识交流场所和服务的呼声却愈加强烈,读者这种日益增长的隐性知识共享需要与图书馆提供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知识服务构成新的“馆读”矛盾。这种“馆读”矛盾客观上催生了图书馆新一轮馆舍建设和“空间再造”的热潮。这一热潮的出现,并不是人们对图书馆“物理空间”需求的简单回归,而应看作是在经历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以后,图书馆功能从主要为“书”的空间螺旋上升到主要为“人”的场所的直接结果。由此,建设“以人为中心”的隐性知识交流场所的图书馆成为大势所趋,同时也迫在眉睫。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场所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要素。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影响人才创新活力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创造创新环境、提供创新场所、孕育创新机会很重要。在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为“虚拟”交流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人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却在不断减少。这种交流交往机会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创新活力的增长。与日渐强烈的需求相比,目前提供这种实体空间的场所还远远不够。因此,作为“交流传播网络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图书馆,在为人们提供知识交流和知识共享空间方面应有更大作为。

中国图书馆学会于2008年发布的《中国图书馆服务宣言》确立了对全社会开放的理念和对社会普遍开放、平等服务、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这是对公共图书馆精神的现代阐释,为图书馆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提供了理念支撑和基本依据。另外,《宣言》还提出要与一切关心图书馆事业的组织和个人真诚合作。这种兼容开放的态度也为图书馆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奠定了基础条件。无论是图书、期刊、报纸,一次文献、二次文献,电子、纸本等显性知识,还是包括技能、直觉、感悟、洞察力和价值观等在内的隐性知识,都是激发现代化人才创新活力的重要载体,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现代图书馆是提供这两种知识服务形式的最佳场所之一。

相比显性知识,对图书馆在提供隐性知识方面所起的作用,以往人们了解得并不多。隐性知识不同于显性知识,它包括非正式、难以表达的技能、技巧、经验和诀窍;也包括洞察力、直觉、感悟、价值观、心智模式、团队默契和组织文化等知识。隐性知识分为可表达和不可表达两种,可表达的隐性知识只是“冰山”一角,绝大部分隐性知识“沉”在“海”底。现代图书馆的功能和作用在于如何通过努力,尽可能让“沉”在“海”底的“冰山”崭露头角、浮出水面。因此,在现代图书馆“空间再造”中应注重提供创新环境、创造氛围,应提供既有适合“头脑风暴”发散思维,又有适合“冥思苦想”集中思考,既有适合开启儿童智慧,又有适合农民工、视听残障等弱势群体的开放、共享知识交流空间。现代图书馆应逐步发展成为收集、整理、保存信息资源和提供隐性知识交流空间的“书人合一”的图书馆。

共建开放融合的“知识共享中心”

“共建”“共享”是图书馆界历久弥新的话题。共享是图书馆社会功能的具体体现,共建是图书馆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共建是为了共享,共建推动共享。共建共享是推动现代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因素。

最初,图书馆共建共享是基于信息资源而提出的,而且基本上是图书馆行业内部的资源共建共享,但这显然不够。“共建共享”的参与主体不应限于图书馆,还应包括读者在内;“共建共享”的内容也不应限于信息资源,还应包括智力、人力和空间等要素;“共建共享”不限于“有形”的图书馆和服务,也包括“无形”的图书馆和服务。总之,“共建共享”应注重主体的多元、内容的拓展、形态的多样,现代图书馆应成为读者、馆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共同的“精神家园”和“创新空间”。

从显性知识交流到隐性知识交流、从知识管理中心到知识共享中心,现代图书馆功能拓展和服务创新在没有背离图书馆本质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知识”和“人”、“知识”到“人”的链接,成为人和人的直接互动交流和思维创新的场所。知识共享中心区别于“信息共享空间”“社会公共空间”“第三文化空间”和“休闲娱乐空间”等,它是以创新创造为目的、以共享知识为基础、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场所。它着眼于研究图书馆建筑,包括内外空间设计、内外环境布置、内部陈设布局;图书馆管理系统和信息网络;信息资源,包括纸本、数字资源以及新媒介资源;图书馆“人”,包括读者、馆员和出版社、书店等其他利益相关者,图书馆其他管理者等主体。

一般来说,人的日常生活主要分布在三个生活空间,即居住空间、工作空间和除此之外的“第三空间”。“第三空间”包括商超、酒吧、茶馆、餐厅、咖啡厅、公园等购物休闲场所。图书馆不同于这些“第三空间”,它的优势在于不仅具有思想碰撞、人际交流的功能,而且更有获取和共享显性知识资源的便利,并与隐性知识资源形成优势互补。显然,咖吧、茶馆、餐厅、公园和商超、写字楼、购物中心等相对缺乏显性知识载体,从而导致难以更好实现知识共享中心的功能。因此,现代图书馆要与它们形成错位发展和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应用新技术是现代图书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所在。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了数字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转变,它使图书馆工作变得更加高效、便捷、人性化;虚拟现实技术又把智慧图书馆和传统图书馆紧密结合起来,使读者在获得智慧阅读带来的便利和个性化的同时,增强了原始、直观、生动的阅读沉浸感和体验度。这些都赋予了现代图书馆更多的生机和活力,它与传统图书馆空间无缝衔接,与当下图书馆服务高度融合,共同构建 “人人可得”“人人可用”的现代化“知识共享中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