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評特斯拉“剎車門”:數據壁壘不應成爲企業傲慢的護城河

作者 | 陳柯芯

來源 | 品駕 (Ping-Drive

在因爲車頂維權而再次成爲輿論焦點後,特斯拉中國表示,“今天我們與往日一樣認真聆聽媒體和網絡上的各種聲音,特斯拉感恩各位車主、網友和媒體朋友們給予我們的信任和包容,也積極聽取各位客戶、網友和媒體朋友們的意見、建議和批評”。

而我們也有幾個問題想詢問特斯拉,這些是我們從不同渠道獲得的一些信息,它們讓我們產生了疑問,這些問題至關重要,如果屬實,一些問題甚至會帶來巨大安全隱患,影響公衆利益,另一些問題則關切到消費者和工人的切身利益,希望特斯拉正面回答,解除我們以及消費者的疑慮。

▌1)關於底盤及電池質量

據上海的澎湃新聞報道,2021年1月19日晚間,一輛特斯拉Model 3在上海茂盛城市花園地庫發生車輛起火,車主下車求助後,未等歸來,車輛爆炸並最終燒到只剩車架。車主躲過一劫。次日特斯拉中國官方回應稱:“據駕駛員自述和對車輛數據的分析,初步判斷事故是由車底發生碰撞引發”。

事發後,外界都很關注特斯拉的底盤撞擊標準究竟怎樣?我們目前瞭解的信息爲:根據特斯拉的設計,電池就安裝在底盤部位,在特斯拉上海工廠,是動力車間電池模組的操作工負責把電池模組最終安裝到底盤上,整個流程包括:首先,一批工人負責把供應商送來的電芯和液冷板的包裝拆掉,然後分別放入機器槽裏,機器會將它們自動排列組合成“子彈帶”一樣的形式,然後自動打膠。七條這樣的“子彈帶”構成一個模組,下一道流水線的工人把兩邊的蓋帽封起來、連上鍊接管、貼上絕緣棉,最後蓋上蓋板固定,組成電池組,裝進Model 3的底座。

(每排圓柱體電池之間的像千層餅的板子就是液冷板。這些板子中間有多個小孔,液體從中流動,帶走電池不斷產生的熱量。這種子彈帶的設計也是特斯拉申請的電池冷卻設計專利。它們是特斯拉的電池模組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常狀態下,它們應該整齊排列從而保證電池的溫度穩定。圖片來源:桑迪-門羅拆解特斯拉電池的視頻)

我們從一些獲得的信息中產生的疑問是,特斯拉上海工廠是否遇到液冷板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有多少原本應該有柔和曲線的平板在拆開當時就不是平的?在處理這類情況時,是否需要工人用手去掰來修復,是否在實在無法修好的情況下,會貼上黃色標籤退回上一道噴塗部門,由那裏的工人靠模具把它壓成對的形狀,再在噴塗的房間噴一層膠送回給動力車間?

如果存在上述流程的話,那經過這樣的流程後,那些依然沒有修復的液冷板會怎麼處理?多次掰扯後,這些液冷板是否有裂開導致泄露的可能?據美國媒體《Business Insider》2020年6月的一篇報道,他們檢閱了多份特斯拉內部郵件及文檔,顯示特斯拉在2012年就在生產Model S時出現了與冷卻板相關的問題,特斯拉內部當時對冷卻板末端無法正確接合感到擔憂,認爲這會導致冷卻劑泄露。特斯拉內部將此形容爲“致命的質量問題”,會讓他們“命懸一線”。報道稱,冷卻液泄露會導致無法降溫、電池過熱,電池短路起火或者腐蝕電芯等風險,但特斯拉依然在知悉這些的情況下繼續交付。Model 3使用了和Model S不同的電池設計,但冷卻劑泄露對電池安全帶來的隱患是一樣的,我們不知道特斯拉上海工廠是否對此進行了改進?據我們瞭解,上海工廠的機器只能從外形來判斷這些板是否合格,並沒有專業機器來檢測真實彎曲程度或者是否有裂痕,這是否屬實?那麼,這種液冷板到底還算是合格產品麼?如果屬實,爲什麼8年前已經在美國工廠發現的類似問題,在上海工廠依然可能發生?

如果十根液冷管中有多根出現此類問題,按業內標準來看是正常情況麼?如果一天下來,有的操作工累計需要返工的液冷板達到幾十塊甚至更多,按業內標準來看是正常情況麼?

而消費者最關心的可能還是,如果存在這種情況,那麼這些裝配了返工過的液冷板的model3,特斯拉是否有進行標記,從而可以準確追溯?

另外,我們也很關心在特斯拉國產化率提高的過程中,進口電池包的質量以及使用情況。2019年10月,第一批入華的電池包中,特斯拉是否曾要求把其中正在被送去杭州處理的報廢品運回,最終拆散後跟國產電池包一起混包使用?已經被認定要報廢的電池包,還能混用麼?

▌2)關於原材料物流的管理

有知情人士告知我們,特斯拉中國的物流體系無法追蹤每一臺車的軌跡,運輸要靠一個線下的excel 表格來追蹤,這是真的嗎?是否存在美國發來的料,倉庫管理員卻無法提前得知即將迎來的物料到底是什麼,數量有多少,甚至連是走的二三十天的海運,還是七八天的空運也都無從知曉,最後到了倉庫又找不全的情況?

這些沒有找到的料最後到底去了哪裏?

系統能力是否也影響了此前錯把HW2.5裝到原本應配置HW3.0的產品上去的“芯片門”事件?當時特斯拉官方給出了“受產能和供應鏈”影響的解釋,而知情人士告知我們的是,當時其實是由於無法追溯零部件,因此導致HW2.5的配件剩了大約4000個庫存,而特斯拉中國的負責人朱曉彤和馬斯克商量之後,“想把成本省下來”,便決定把2.5mm的用完,但同時特斯拉中國區負責報備的合規部門已經按HW3.0的配置做好了新車型備案,而且還打上了電動車環保信息隨車清單。真的有這個烏龍麼?

▌3)關於漆面問題

特斯拉物流、售後和交付線的員工是否在2020年第二季度收到過一張清單,上面包括VIN list(車輛識別代號)和location等工廠配置信息,涉及4000輛以國產model 3爲主的特斯拉汽車,並被告知這些車的漆面存在質量問題?他們是否被告知不允許告知等待交付的車主漆面存在問題,而是自己發揮給出其他理由來推遲交付?

爲什麼許多特斯拉的轎車在交付後出現漆面掛不住、然後一片一片往下掉的現象,有時是在高壓水槍洗車時,有時是在行駛過程中。爲什麼有車主反饋,存在上下兩塊漆的顏色明顯不同、車漆中有氣泡等情況?

是否存在漆面有問題但尚未交付的Model 3回爐維修的情況,並且回爐後是在原車基礎上再次噴漆,導致依然有掉漆的可能性?

▌4)關於零部件以及供應商的問題

是否現在的零部件供應商跟不上特斯拉如此高科技的產品理念,導致他們都無法得到特斯拉提供的產品標準,比如可靠性方面或是NBH(Noise噪聲、Vibration震動、Harshness粗糙度)標準?

有知情人士告知我們,非生產型(即服務)供應商需要給特斯拉採購員工提供10%左右的回扣,或是提供指定型號的迪奧香水、小黑管口紅等,這樣的情況是否存在?

▌5)關於進口原材料的問題

在2019年到2020年年中,特斯拉中國還在提高國產化率的過程中,是否有從美國、墨西哥、加拿大、韓國、日本等地進口來中國的電池、電機和大燈等各種核心部件,出現大範圍質量不良的現象?特斯拉副總裁陶琳形容特斯拉將中國視爲全球第二個中心,那麼進口這麼多不良原材料與“第二中心”的定位相符麼?

是否存在不良品處理技術員本已決定要進行回填的大燈,在疫情期間由於生產跟不上而被拿出來返修,重新上線使用、裝配的情況?

是否還存在從美國發貨前就被判爲MRB(不良品)的電機,進口到中國後,卻被要求“只要能動就給它發(出去)”的情況?

配件的品控是否有過調整,A柱的品控標準是否從最初有劃傷就會被判爲不合格,變成後來有一毫米也可以上線,最終逐漸變成兩毫米、三毫米也可以上線?

▌6)關於工廠的工人狀況問題

在向車主致歉中,特斯拉表示會“積極聽取各位客戶、網友和媒體朋友們的意見、建議和批評”,我們也很關心特斯拉是否積極聽取了自己上海工廠的工人們的反饋,畢竟他們纔是特斯拉中國成功的基石,那麼,工廠的工作環境和工人們的基本餐飲輪休等待遇是否有所改善?

去年年底,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不停出現特斯拉員工找醫生開病假條的情況是否屬實?

特斯拉副總裁陶琳多次表示上海工廠需要加班加點來滿足需求,那麼特斯拉工廠每天只設一頓正餐的設置在這樣的工作強度下是否合理?當有工廠獨生子女工人因爲要照顧患癌症的父親而申請“停薪”事假後,卻被特斯拉拒絕,並在工人照顧家人期間,以曠工爲由解除了勞務合同,這是否屬實?工人們對此是什麼態度?

2021年1月26日,特斯拉上海工廠二期工廠是否曾出現一整條負責生產Model Y的生產線,因員工不齊而被迫停工的情況?在那之後,特斯拉是否只是爲那些從早上七點工作到晚上六點半的工人們額外增加了20分鐘(上午和下午各休息10分鐘)的休息時間?

▌7)關於中國市場的問題

特斯拉中國市場頻繁降價,是否並非馬斯克的指令,而是中國區的決定?

如中央政法委長安劍的文章所說,“一輛車不明原因,隨時可能會在路上剎車失靈,多人多次維權卻得不到合理解釋,任誰都難免焦躁”,爲什麼特斯拉中國無法用數據來爲多次事故作出合理解釋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第三十七條,“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運營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運營中收集和產生的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應當在境內存儲。因業務需要,確需向境外提供的,應當按照國家網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的辦法進行安全評估”,  那麼特斯拉中國到今天爲止,在中國的數據存儲是怎樣的?

4月19日,特斯拉副總裁陶琳表示,位於上海的特斯拉中國數據中心將在二季度建成。那麼,特斯拉中國的工程師是否對中國市場銷售的特斯拉產品的核心軟件和數據後臺擁有足夠權限?特斯拉宣佈的數據存儲在中國國內要具體如何實現?

最後,我們再次強調,上述問題是我們在調查過程中,根據一些信息所產生的疑問,但由於客觀情況只掌握在特斯拉手中,我們只能通過公開發問的方式希望特斯拉爲我們答疑解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