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4个多月的磨练,《创造营2021》终于迎来了收官之作,最终的成团人选也尘埃落定,在11人的成团名单中,前5名仅有刘宇一名中国选手,其它4位都是外国选手。虽然11人里有6名中国选手,但选手之间综合实力的差距还是非常明显。

此次成团11人的排名从第1名到第11名依次是:刘宇,赞多(日本),力丸(日本),米卡(夏威夷),高卿尘(泰国),林墨,伯远,张嘉元,尹浩宇(泰国),周柯宇,刘彰。从排名中可以看出,外国选手整体排名靠前,中国选手整体排名靠后。

前5名中,中外选手的比例是1比4,中国选手占百分之20,外国选手占到百分之80。在11人的成团队伍中,中国选手6人,占比百分之55,外国选手5人,占比百分之45。

参加节目的选手共有90人,中国选手68人,占比百分之76,外国选手22人,占比百分之24。在成团人选上,中国选手占中国选手总人数的百分之7,外国选手占外国选手总人数的百分之23。

通过数据对比分析,鸣哥看到了中外选手综合实力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数量上是占据优势,但是单体的综合实力仍有待提高。

现在回头看这些选手,从第一期到最后一期的表现,排名始终靠前的中国选手印象中只有刘宇一人,可谓一枝独秀。到底中国选手和外国选手的差距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鸣哥认为有3点。

第一点,唱歌实力的提升速度不同

本季中国选手中具有唱歌基础的人不是很多,只有井胧,俞更寅,伯远能够让人印象深刻。大部分选手唱歌实力一般,还有零基础的,如甘望星,胡烨韬等。在节目期间,每一位选手都很努力,但自身唱歌实力的提升速度跟天赋的高低有很大关联,并不能通过短时间的努力来实现质的飞跃。

第二点,舞蹈表现力的领悟程度

舞蹈是团体表演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和唱歌一样需要很强的天赋,但舞蹈跟唱歌不同的一点是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快速提升舞蹈表现力。谁练习次数更多,谁的领悟力就更明显。如胡烨韬和甘望星就是很好的例子。两人从素人零基础到最后总决赛舞台上不错的表现就证明了这一点。

第三点,努力程度的高低

从第一期到第十期,每次给大家的考核项目是差不多的,但选手们的舞台最终表现却各不相同,有好有坏。从节目中间放出的练习片段可以明显看出,有的人已经休息,有的人还在练习,甚至练到第二天早上5点,选手之间的努力程度是肉眼可见的不同。同样的基础,练习努力程度的高低会决定谁的表现力更好。

外国选手语言不通,这是一个致命伤,但同时也会激励外国选手付出更多的努力。高卿尘和尹浩宇就是很努力的典型。他们两个除了要练习歌舞,还抽空学习中文,短短4个多月的时间,就能够流利地说出一些中文,唱跳也没有落下,并最终进入到成团位,可见努力的程度很高。

综上所述,不论中国选手还是外国选手,综合实力强的就两三位,绝大多数选手基本上在同一个水平线,即使有差距,也不大。努力程度其实占据着最重要的因素。有些选手只是练习,有些在努力练习,还有一小部分在拼命练习,结果不如预期,只能说明自己努力的程度不够。

发起人团团长邓超说过,这一季选秀让他看到了世界的参差。有差距不可怕,怕的是不敢面对和奋力追赶。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持续地努力才能让自己更加优秀。选手们能够明白这一点,这一趟创造之旅就不算白来。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鸣哥娱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