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房企增長“悖論”:擴大的規模與消失的利潤

在外部環境的倒逼下,房地產企業的增長“悖論”愈加凸顯。

2020年,房地產市場從疫情中快速復甦,全國房地產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在這種大環境下,房企的銷售規模也普遍提升。綜合各房企發佈的年報,去年銷售規模達到千億的房企數量有43家,其中有5家房企的規模突破5000億元。

過去多年來,追求規模效應一直是房地產業的主旋律,並實現銷售、營收的快速增長。爲此,不少房企選擇以犧牲利潤的方式來獲取規模,這也造成了“增收不增利”的窘境。

去年,這種情況進一步加劇。除了降價銷售的主觀因素外,限價政策的實施,以及高地價項目和資本化利息步入結算期,也在蠶食企業的利潤。

根據上海易居研究院的統計,66家行業典型上市房企的平均毛利率和規模淨利率都在下降。其中,兩項指標雙降的房企達到47家,佔比逾7成。

誰“喫掉”了利潤?

上海易居研究院的統計顯示,2020年,66家典型上市房企實現營收4.5萬億元,毛利潤1.17萬億元,歸母淨利潤4297億元,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長。但毛利率、淨利率和歸母淨利率的中位數分別爲24.3%、10%和8.2%,同比分別下降4.8個百分點、2.6個百分點和1.9個百分點。

縱向來看,淨利率指標已降至2016年的水平,歸母淨利率則是201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利潤率的下降已成爲行業的普遍現象。在該機構的統計中,66家典型房企中去年毛利率、歸母淨利率下行的房企分別達到62家和51家,毛利率和歸母淨利率雙降的房企達到47家,佔比逾7成。

哪些因素影響了房企的利潤?

前述機構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短期影響不可忽視。“在疫情的影響下,房地產行業整體的開工復工、竣工及項目交付結算的進度普遍延緩,影響到多數企業全年營收及利潤規模的確認。如禹洲2020年在唐山、武漢等區域的部分項目受疫情影響延遲交付,影響收入貢獻約60億元。”

若拉長週期,土地、融資等成本在蠶食利潤。一方面,不少房企前期獲取的高地價項目進入結算,對企業利潤空間的影響較爲顯著。比如,金茂在銷售規模突破2000億大關的同時,利潤不增反降。由於前期土地成本較高,加之樓市調控對銷售端形成影響,去年金茂計提發展中物業、持有出售物業減值金額達30.59億。

另一方面,在近年融資監管加強的背景下,近年來很多房企調高利息資本化率,以優化當期利潤指標。但去年以來,隨着這部分項目進入竣工結算,融資利息計入營業成本後,導致項目的利潤率水平下行。

在銷售端,嚴厲的限價政策,以及“以價換量”行爲的普遍出現,也在“喫掉”房企的利潤。雖然營銷手段越來越多樣,但市場競爭的激烈和監管部門對價格的管控,導致很多項目的利潤無法達到預期,甚至“虧本出售”。

綜合房企的公告信息不難發現,相比成本的增加,去年很多房企的銷售均價並未有同步提升,甚至出現下降。在此情況下,利潤率的下滑就不可避免。

更有甚者,部分房企的“讓利”幅度之大,直接導致營收和利潤的走勢出現背離。根據前述機構的統計,去年有20家企業在營收增長的同時,毛利潤規模同比降低。另有10家企業的營收和毛利潤規模雙降。

規模和利潤將繼續背離

“對開發商來說,以前成本是固定的,通過價格的增值來獲取利潤;現在價格是被限定的,要通過對成本的壓縮獲取利潤。”北京某大型房企銷售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利潤獲取方式發生變化,決定了“摳利潤”的難度越來越大。

由於行業競爭白熱化和樓市調控常態化,2018年以來,房地產業的平均利潤率就逐年下降。一種觀點認爲,房地產業的利潤率將逐漸向製造業看齊。

近期,中南建設副總經理兼財務總監辛琦在業績會上表示,未來行業的毛利率很難逆勢上行。政策對房價的管控是非常嚴格的,但在相對熱點的城市,集中供地恐怕不會降低土地的熱度,因爲“很多中小開發商可能把所有子彈集中一地”。他表示,“在(房屋)價格封頂,地價可能還略有上漲的前提下,毛利空間是進一步被壓縮的。”

2020年9月,萬科集團董事長鬱亮表示,“三條紅線”的出臺,標誌着房企在先後度過土地紅利、金融紅利階段後,進入管理紅利時代。這一說法頗受行業認可,但一些房企人士認爲,向管理要紅利,意味着行業已經無法享受外部的市場紅利,轉而從內部挖潛,這對規模和利潤的增長都將帶來考驗。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智庫中心總監嚴躍進認爲,利潤率的迴歸的確是大趨勢。但從短期來看,追求規模增長仍將是行業的主旋律,且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大部分房企仍在抓住機會擴大規模。

據中房網的統計,2021年,44家房企銷售目標增長率均值爲11.85%。雖然增速比2020年的14.40%有所下滑,但超過10%的增長預期,仍然顯示出房企對市場抱有一定的信心。

前述北京房企人士表示,這種信心源自於兩個方面:其一、在不斷刷新歷史峯值後,全國商品房銷售規模有望在高位維持一段時間,意味着市場空間仍然較大;其二、房企的存貨規模普遍充裕,足以對銷售形成支撐。

但他同時指出,在這種情況下,銷售和利潤的背離也將繼續存在,甚至加劇。因爲銷售規模的增長較容易實現,而藉助精準投資和精細化管理來獲取利潤,不是短期內就能完成的任務。

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36007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額3.8萬億元,雙雙創下歷史同期新高。受此影響,一季度房企的銷售規模普遍提高,但很多企業的利潤率仍在下探。

以萬科爲例,今年第一季度,萬科房地產開發及相關資產經營業務收入的毛利率(已扣除稅金及附加)降至16.1%,較去年末的22.6%進一步下降,原因和近年來地價占房價比例提高有關。

(作者:張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