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生與衛星相伴,他是今年離開的第10位院士

澎湃新聞記者 蔣子文

“雙料”院士閔桂榮闔然辭世。

據@光明日報 4月28日消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工程熱物理學家與空間技術專家、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閔桂榮,因病醫治無效,於2021年4月28日在北京逝世。

公開資料顯示,閔桂榮1933年6月2日生於福建莆田,1952年考入廈門大學工學院就讀,因院系調整1956年畢業於南京工學院,1963年前蘇聯科學院研究生畢業,獲技術科學副博士學位。

他於1991年當選爲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3年後又當選爲中國工程院院士,因此也被稱爲“雙料”院士。

閔桂榮長期從事空間技術的研究和發展工作,歷任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院長、衛星總設計師、國家863計劃航天領域專家委員會首席科學家等職,生前擔任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技術顧問。

據中國工程院官網介紹,閔桂榮在航天器熱控制方面,負責完成了我國多種人造衛星的熱控制任務,並在航天器熱控制理論、方法和技術方面作出系統和創造性的成就;在衛星總體方面,作爲主要技術負責人之一,領導完成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和多顆返回式衛星的研製和飛行工作,爲國家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他曾兩次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領導863計劃航天領域工作成績優秀,獲突出貢獻獎;共發表論文70多篇,專著4冊。

澎湃新聞注意到,今年以來,共和國已痛別十位兩院院士:

1月28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王綬琯逝世,享年98歲。他是中國射電天文學領域的奠基人,帶動了中國天文學界跨越式發展。他也爲國家發現和培養了無數科學人才。他的學生中,就包括“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

2月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沈忠厚逝世,享年93歲。他是我國著名的油氣井工程技術專家、水射流專家、教育家,油氣井工程學科奠基人,開闢了我國石油鑽井技術的新領域。沈忠厚教導學生“要上山不要下海”:“上山”就是要迎難而上,勇攀科研高峯;“下海”就是利用科研成果謀取個人利益。他常說:“一個人一輩子能夠認真做好一件事就夠了。”

2月7日,中國科學院院士、高分子物理及物理化學家、南京大學教授程鎔時逝世,享年93歲。程鎔時做科研提倡大膽突破、勇於創新,他一直教導學生:“如果老是去研究人家已經研究過的東西,永遠都達不到學科前沿和科學頂峯。”

3月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數學家、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員周毓麟逝世,享年98歲。他是我國核武器設計中數學研究工作早期的主要組織者和開拓者之一,爲我國核武器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他熱愛科研,更熱愛祖國,曾幾次爲了國家需要轉換專業方向。有人覺得這是犧牲和奉獻,但他卻認爲是對自己的提升:“國家需要我,是我的榮幸。我也總是想從更廣闊的視野上,不斷提高自己對數學的認識。這一點是推動我勇於去改變、去做研究的動力。”

3月1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周又元逝世,享年82歲。周又元主要從事類星體和活動星系核的研究,是我國最早進行這類研究的學者之一。2018年9月25日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聯合會小天體命名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爲第120730的小行星命名爲“周又元星”。 

3月22日,核動力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彭士祿逝世,享年96歲。彭士祿長期從事核動力研究設計工作,是我國核動力領域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爲我國核動力領域作出重要貢獻。他常揣着“明白與糊塗”:“凡工程技術大事必須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心中有數,一點兒也不能馬虎;凡對私事,諸如名利、晉升、提級、漲工資、受獎等,越糊塗越好”。

3月26日,微生物生化學家、分子遺傳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沈善炯逝世,享年103歲。沈善炯對我國的抗生素生產作出重要貢獻,爲祖國的科技事業傾注大量的心血。

沈善炯在美國上學時的老師和同學都有獲得諾貝爾獎,而學業優秀的他卻選擇回國任教,曾有人問他是否遺憾,他卻毫不猶豫地回答:“論起對中國的貢獻,那跟回到自己的國土去建立實驗室、培養學生,使科學在自己的國土開花、結果,還是不能相比的。”

3月27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謝毓元逝世,享年97歲。謝毓元主要從事創新藥物研究。回顧半個多世紀的科研經歷,謝毓元曾總結幾點經驗勉勵後學,“對科研工作要有鍥而不捨的精神”“獨立思考,不迷信權威”“幹任何事情,缺少激情,缺少刻苦鑽研、拼搏向上的精神是難以取得成功的”。

3月3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經濟學家及管理學家李京文逝世,享年89歲。作爲我國技術經濟和工程管理理論的開拓者之一,李京文較早提出了符合我國實際的工程項目技術經濟論證理論與方法,主持了三峽工程、南水北調、京滬高速鐵路等超大型工程的技術經濟論證,爲科學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

(部分內容綜合光明日報)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

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後來之人,永懷感念

責任編輯:朱學森 SN24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