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時間]一季度郵政快遞行業數據發佈 一季度全國郵政快遞量達219.3億件

記者/宋笛 

4月29日,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進行了一次調研並開了兩場會。

該日上午,馬軍勝在上海與7家品牌快遞企業主要負責人就快遞小哥權益保障問題進行了專題座談;當日晚,馬軍勝又召開了一次國家郵政局黨組會議。上述信息在國家郵政局官網和調研企業的社交媒體號中得到了披露。

政策潛在力度即將釋放的信號不得不察。

快遞員的合法權益難以憑藉孤立的措施保障,需要收益分配機制的調整以及快遞業經營模式的轉變。在上午的座談會中,馬軍勝表示“將保障快遞小哥權益問題作爲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問題推動解決,檢視短板弱項,落實主體責任,開展自查自糾,轉變經營模式,提升管理能力”;當晚的國家郵政局黨組會議中,馬軍勝強調要解決好行業當前面臨的困難、存在的問題,補短板強弱項,務求取得紮實成效。

行業的短板和麪臨的困境是什麼?

4月27日,國家郵政局發佈了2021年一季度郵政行業經濟運行情況的通報,其中兩項數據頗值得關注,一是異地快遞均價爲6.1元,同比下降22.9%,首次低於同城快遞;另一個數據是一季度,快遞與包裹服務品牌集中度指數CR8爲80.5,較上年同期下降5.4,較2019年同期下降1.2。

上述兩個數據顯示了目前快遞行業所處的狀態:快遞價格戰進一步深化,已經穩定已久的快遞頭部格局開始出現動搖。

在宏觀數據披露的同時,各家頭部快遞公司也披露了一季度數據或預報,多家快遞公司在利潤上大幅下降,其中順豐、申通在今年一季度出現了虧損的情況。對於持續保持擴張的快遞行業,頭部企業淨利潤的大幅度下降並非常見現象,以順豐爲例,在其上市後除2018年淨利潤出現小幅度下降,基本保持了增長的態勢。

淨利潤下降的原因中,共同被提及的兩點在於,一是爲提升產能加大了相關的投入;二是春節期間運營時包括運力、人力在內的臨時性支出增加,其中後者爲偶然因素,前者對於利潤的影響更爲長期。

而在這兩點原因後的,則是持續的價格戰和市場擴張對於快遞行業毛利潤的侵蝕,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頭部快遞公司的毛利率就呈現快速下降的態勢,這也使得其承擔新增成本開支的能力更加薄弱,以至於在今年的一季度迎來了利潤平衡的節點。

行業內結構性的變動作用於內,政策力度作用於外,快遞行業格局變動一觸即發。“疫情是一個分界點,這一輪疫情讓行業一些大的變化提前了”,快遞專家趙小敏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意外的年報

4月8日,順豐控股發佈了一季度業績預報,預計一季度淨虧損9億-11億元,而在2020年同期,順豐盈利9億元左右,

這份業績預報對市場帶來了極大的衝擊,也釋放了行業變化的信號。

此後發佈的一季度報中,順豐虧損的金額鎖定爲9.8億元,季報中,順豐分五個方面解釋了虧損出現的原因,歸納而言爲兩點:

一是投入的增加。這其中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一些長期性的投入,包括新業務的網絡建設、自動中轉場等固定資產投入增加帶來的攤銷/折舊成本增減;陸運網絡融合調整初期的重疊投放;另一個方面是爲應對春節高峯期和業務擴展的臨時性的投入增加。

今年一季度順豐營業成本增長40.44%,按照2019、2020年等多份年報,在營業成本一項中佔比最高的爲外包成本,其中包括人力外包和運力外包,按照此前順豐在投資者調研中披露的信息,人工成本,運力成本佔收入比重呈現上升的態勢,在2020年上升了3.53%。同時,一季度的資本開支達到了39.7億元。

二是經濟型快遞產品特惠專配的業務量增長迅猛,因該部分定價偏低產品的件量佔比上升較快,對整體毛利造成一定壓力。

在順豐披露年報後,申通也披露了一份虧損的季報預告,預計一季度淨利潤虧損7000萬至1億。其原因也包括春節期間的臨時開支、擴大產能的資本開支等等。

整體描述,一季度快遞業利潤受挫的爲應對業務的快速增長、網絡穩定以及攤平單件快遞成本,快遞公司投入了臨時性和長期性的成本,但因爲價格戰,快遞單票價格不斷下降,超過了其成本下降的速度,導致毛利率降低,一增一減間,利潤受到波及。

按照上述運行通報2020年一季度快遞平均單價爲10.2元,低於上年同期均價。從產品價格變化來看,同城和異地均價爲6.4元和6.1元,同比分別下降9.2%和22.9%,同城快遞均價首次超過異地。國際/港澳臺快遞價格繼續上漲,均價爲53.7元,同比增長2.4%。

上述行業經濟運行情況的通報中提及受市場競爭激烈因素影響,主要企業業績承壓,企業融資力度加大。重點企業加大基礎設施設備投資,主要集中在產業園區、運輸能力建設和處理中心自動化升級。

攻防戰

一季度發生的虧損是行業競爭和變化持續的結果,而綜合多位快遞業人士、分析人士的觀點,這場變動的起點可以追蹤至2018年底和2019年年初,一些頭部公司在這個時點察覺到了市場氛圍和趨向的變化,並決心做出改變。

2019年3月18日,在順豐控股的2018年業績說明會中,一位參會人員向順豐拋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三通一達的時效件產品已經做出來了,順豐短期如何應對?”“市場的速度不是我們決定的,資本進來了以後,可能更多的競爭對手,我們如果不去管這個節奏,完全自己走,也會有問題”,順豐控股回應。

兩個月後,順豐推出了面向電商經濟件的特惠件業務,最開始,這項業務具備臨時的風格,以填倉的方式推進,但在該年8月的業績說明會中,順豐在回應道特惠專配並非一個短期產品,中國快遞業的快速增長主要原因在電商件市場,所以特惠專配還是主要針對這塊需求。

在今年4月業績說明會中,順豐控股董事長王衛直言:“我們現在已經改變策略了,我們認爲這個世界沒有防守只有進攻,在這個進攻裏怎麼去管好成本模型和投入標準,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2019年起曾一度放緩的快遞業務量增速重回高位,在2020年疫情和2021年一季度依然維持了高位,2021年一季度,快遞業務淨增量94億件,快遞業務量增長超過7成,近兩年年均增速達到34.4%;與去年同期相比,異地快遞業務量佔比上升5個百分點,對全部快遞業務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九成。

所有競爭者看到了下沉市場的巨大潛力。一觸而動的競爭在2019年拉開,價格戰愈演愈烈,快遞均價不斷下滑,業務收入和業務量之間的“剪刀差”不斷拉大,整個產業的經營狀況在這場和穩定性在這場競爭中也被波及。

政策潛力度

政策在緊緊盯着行業的變化。

在多份快遞業運營情況通報中,均提及了快遞業營業收入和業務量之間“剪刀”差日益擴大的情況,在今年一季度,特別是近一月的時間中,監管密度陡增。

中國快遞協會原副祕書長、國郵智庫專家邵鍾林對經濟觀察報表示,快遞業持續的低價競爭實際上已經影響了快遞業的高質量發展,低價壓縮的成本對於快遞業服務質量、快遞員待遇等多方面都會帶來影響。

4月15日,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主持召開2021年第六次局長辦公會,在討論“第一季度郵政快遞業經濟運行”議題時提及“對於市場惡意攪局者,我們必須毫不留情,強化監管,規範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當前要靶向用力,重點糾治部分區域存在的不正當競爭”。

快遞業低價競爭由來以久,邵鍾林表示從2007、2008年計算起,單件快遞的價格已經下降了超過6成,而各項成本在不斷上漲,其中的壓力可想而知。在邵鍾林看來,2020年至今,國家層面針對大型互聯網平臺的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監管力度陡增,而與電商平臺的緊密聯繫以及其本身即具備網絡形態的快遞行業也應該在監管的範圍之中。

4月22日下午,浙江省政府第70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浙江省快遞業促進條例(草案)》(以下簡稱“草案”),草案特別規定,快遞經營者不得以低於成本的價格提供快遞服務

邵鍾林看來,上述浙江審議通過的草案可以視爲監管對快遞業不正當競爭打響的“第一炮”,“與之前的措施不同的是,此次浙江是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反對快遞業的不正當競爭,能夠調動更多的監管部門參與執法,而非以往以職能主管部門爲主的監管形式”,邵鍾林說。

在全國層面會否出現類似浙江這樣的措施或相關政策?“一定會,會形成一個多部門協作的針對全國快遞業的反不正當競爭措施,政策的力度這也會改變目前行業的競爭態勢”,邵鍾林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