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70年代,根據作家黎汝清的小說《海島女民兵》改編的電影《海霞》,在歷經種種波折之後終於在全國公映。影片女主人公海霞和海島女民兵們的故事一夜之間傳遍大江南北。影片《海霞》從主題到故事、從攝影到音樂等都創造了當時中國電影的藝術高峯。影片中所展現的“愛島尚武,勵志奉獻”的“海霞精神”也不斷地激勵着幾代人砥礪前行。

《中國文藝·向經典致敬》

——電影《海霞》

▲蔡明(小海霞)、李晨聲(攝影師)、王好爲(導演)、吳海燕(大海霞)

▲電影《海霞》主創人員接受《向經典致敬》節目組的致敬

▲電影《海霞》主創人員與洞頭先鋒女子民兵連三亞西島女子民兵連代表合影

電影《海霞》的故事

1975年,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了故事片《海霞》,該片由謝鐵驪編劇,錢江、陳懷皚、王好爲聯合執導,吳海燕、蔡明、張力維、洪學敏、陳強、於紹康、馮恩鶴、鮑剛、陳志堅等主演。影片以20世紀60年代初東南沿海的同心島上的漁民生活爲背景,展現了以主人公海霞爲代表的一羣海島女民兵的成長道路以及她們亦漁亦武、保家衛國的戰鬥生活。影片對主人公愛憎分明、意志堅強、頭腦清醒的特點做了突出的刻畫。該片融故事、人物與海島風情爲一體,風格清新質樸、細膩抒情,特別是片中的插曲《漁家姑娘在海邊》更是成爲了中國電影史上久唱不衰的經典。

▲ 電影《海霞》

▲ 軍旅作家黎汝清

電影《海霞》的聯合導演之一王好爲在節目中回憶道:“當時要拍攝這部影片時,我和謝鐵驪、錢江一起去南京軍區,找到小說《海島女民兵》的作者黎汝清進行劇本方面的探討,同時也去了東南沿海地區體驗生活,我們的足跡遍佈江蘇、浙江、福建。我們不僅瞭解了東南沿海漁民的生活,還見到了海霞的原型——汪月霞。”

▲海霞原型——汪月霞

就在萬事俱備、準備投拍時,謝鐵驪導演突然接到了其他電影的拍攝任務,無奈之下導演組只能另作調整。最終決定由錢江擔任影片的首席導演,陳懷皚、王好爲聯合執導。

▲導演王好爲做客《中國文藝·向經典致敬》

▲呂薇現場演唱《漁家姑娘在海邊》

《海霞》原型地:

“洞頭女子民兵連”

浙江溫州“洞頭先鋒女子民兵連”是一支有着60年輝煌歷史的女子民兵連。這個女子民兵連成立於六十年代。60多年來,一代代洞頭女民兵從拿起鋼槍保衛家鄉,到積極服務地方建設,用實際行動詮釋着“愛島尚武,勵志奉獻”的“海霞精神”,其事蹟被寫成小說《海島女民兵》。電影《海霞》中主人公海霞的原型人物就是這個女子民兵連的首任連長——汪月霞。

如今,隨着時代的發展,女民兵們的使命任務有了新的內涵:不僅要練兵備戰,還要服務地方建設,參與突發事件的救援。現在,洞頭隨處可見以“海霞”命名的城市建築、活動場館。以“海霞媽媽”命名的志願者組織也在用實際行動詮釋着“愛島尚武,勵志奉獻”。

▲六十年代洞頭女子民兵連訓練照

▲洞頭先鋒女子民兵連第六任連長王伽伽指導員楊燕輝“海霞媽媽”志願者王銀玉

節目現場,洞頭先鋒女子民兵連第六任連長王伽伽、指導員楊燕輝、“海霞媽媽”志願者代表王銀玉講述“海霞精神”在洞頭的傳承。

導演王好爲:

爲《海霞》選演員如履薄冰

談起當年爲《海霞》選演員,王好爲導演說:“選演員對影片的創作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當年一部劇本只有一次拍攝機會,開拍了之後覺得演員不理想,還沒法兒更換。如果更換演員的話,人力、物力、時間方面都會受到很大的損失。成年演員經過從北京電影製片廠、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中國青年藝術劇院、總政話劇團、海政文工團、河南省話劇團、北京電影學院等多所藝術院團挑選後,請到了這些扮演者。”

▲電影《海霞》

給影片選兒童演員就更加困難了。當時兒童演員斷檔,王好爲導演的心目中沒有現成的人選。於是導演組開始了“大海撈針”,到各個學校去像篦頭髮那樣篦一遍,蔡明就是這樣被“撈”到的。

▲蔡明在電影《海霞》中飾演“小海霞”

阿洪嫂小兒子阿沙的扮演者當時才上一年級,下課之後他歡快地在院子裏跑,做各種鬼臉,表情十分豐富,於是被導演們看中。導演們找到了很多適合參演《海霞》的孩子,用吉普車把他們都拉到攝影棚裏,請謝鐵驪導演過目。謝鐵驪導演拍板兒後,這些孩子就踏入了影壇。

“小海霞”蔡明:

攝影師叔叔的一個動作

影響了我的一生

當年,年僅11歲的蔡明被導演選中進入《海霞》劇組,作爲劇組裏的兒童演員,蔡明直言她非常聽話,劇組裏老師們的言行舉止和敬業精神都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她。

▲蔡明在電影《海霞》中飾演“小海霞”

談起劇組裏老師們的敬業精神,蔡明說:“有一天我們拍一個礁石上的戲,這時一片烏雲上來,就沒法兒拍了,大家都到遠處去休息,攝影機放在原地,攝影師李晨聲叔叔就坐在機器旁邊,我也坐到他旁邊。這時候突然一陣海風吹過來,攝影機倒了,大家趕緊跑過來,發現攝影機已經倒在了李晨聲叔叔的肩膀和礁石中間,我不知道他怎麼那麼快過去的。晨聲叔叔被扶起來的時候,他的後背血肉模糊。從那一刻起,我知道了一個人該怎麼對待工作,這件事激勵了我一輩子。”

▲攝影師李晨聲、小海霞的扮演者蔡明做客《中國文藝·向經典致敬》

三亞西島的“八姐妹炮班”

距離海南三亞市區8海里有一個小島,這裏是海南知名的旅遊區,更是重要的南海前哨。這裏曾湧現出八姐妹一腔熱血戍守天涯的美麗故事。

“西島女民兵炮班”創建於1959年,當時她們年齡最大的19歲,最小的17歲。當年,正是巾幗不讓鬚眉的“八姐妹”在比武場上“一炮成名”、勇奪第一的事蹟在全國成爲佳話。

▲第一代八姐妹炮班

20世紀70年代,由小說《海島女民兵》改編的電影《海霞》上映後風靡全國,“西島八姐妹炮班”也成爲“海霞”式守衛海島的英雄團隊。隨着時間的推移,已經走過六十多年的“西島八姐妹炮班”早已成爲建制的西島女子民兵連。人員在變換,但“海霞精神”和特有的優良傳統沒有變。如今,西島到處都能夠看到女子民兵連的身影,她們用青春與熱情傳承着“海霞精神”,書寫着新時代的天涯故事。

▲第一代“八姐妹炮班”成員陳粦梅、王福花現任西島女子民兵連連長莊瓊影副指導員謝澤詩

《中國文藝·向經典致敬》

▲中國電影集團藝委會主任、國家一級導演 江平

《中國文藝·向經典致敬》

說一段往事只爲前事不忘

講一個故事留給後人敬仰

唱一首好歌獻給漁家姑娘

懷一份信仰身披萬道霞光

時光數十載

那場戰鬥依然驚心動魄

潮起又潮落

那棵榕樹還在沙沙作響

紮根在海島

三代女民兵握緊手中搶

守望那片海

回家的人們依然在路上

相約漫天飛紅霞

攜手揚帆再遠航。

《中國文藝·向經典致敬》

——電影《海霞》

致敬詞撰文:楊啓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