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責任編輯:從馬識途身上看見“精神燈塔”

四川人民出版社社長黃立新(左)與馬識途(右)討論書稿。(四川人民出版社 供圖)

中新網成都5月4日電(單鵬)“青年不是簡單的年齡界限,而是無比積極的生活態度、向上向強的精神狀態、不向命運低頭不服輸的人格魅力。”4日,四川人民出版社編輯、《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責任編輯蔡林君在成都表示,通過107歲的文學巨匠馬識途,她看到年輕一代的“精神燈塔”。

據瞭解,馬識途,原名馬千木,革命家、文學家、書法家,著有長篇小說《清江壯歌》《夜譚十記》《滄桑十年》,紀實文學《在地下》,短篇小說集《找紅軍》《馬識途諷刺小說集》等,其首部甲骨文專著《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正在緊張審讀、設計中。四川人民出版社社長黃立新要求,要高標準打造這部甲骨文著作,力爭做成圖書精品。

馬識途用放大鏡覈查書稿。(四川人民出版社 供圖)

據蔡林君回憶,責編馬識途最新著作《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緣於黃立新今年1月22日對馬識途的一次登門拜訪,“第一次見到馬老,他正坐在書桌前認真地看着書,談起70多年前在西南聯大的求學經歷以及唐蘭教授等開設的古文字學課程,馬老聲如洪鐘、中氣十足,不像107歲的老人,這個時候讓人有種回到當年西南聯大、聆聽唐蘭等大師們講古文字學的衝動。”

蔡林君表示,馬識途成就斐然,卻非常謙遜,沒有名人架子。在《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的自序中,馬識途寫道:“我只是爲革命吶喊寫過幾本書,只能說是一個業餘作家。”

對於書稿,馬識途嚴謹求實、精益求精。今年3月,在寫給出版社的一封信中,馬識途堅持要重新寫作序言,“在我看來,原序寫得已經相當精彩,但是馬老不滿意、堅決要重寫。我真切地感覺到,愈是厲害的人,愈是愛惜自己的羽毛,愈是眼裏容不得半點沙子。”

四川人民出版社編輯蔡林君(左)與馬識途(右)討論書稿。(四川人民出版社 供圖)

據馬識途的女兒馬萬梅介紹稱,爲了檢查書稿,馬識途除了喫飯、睡覺,總是拿着放大鏡坐在家裏,一頁一頁地核查,“一整天都坐在那裏看校樣,家裏人讓他休息,他都不願意。”

不到一週時間,馬識途完成校稿。當蔡林君抵達馬識途家時,馬識途馬上去拿放在桌子上的稿子,眼神裏充滿了自豪。“看到序的第一頁我驚呆了,密密麻麻地改了很多不當之處,而且每頁都有改動。馬老治學嚴謹的態度,深深地讓我折服。”蔡林君說。

“馬老還特別交代我:你們審完後要出版前我還要再看一遍,不能有差錯。我寫這本書的時候就儘量注意寫得活潑一些,不像真正的學術論文,帶點文藝性,讀者讀起來比較有興趣。”蔡林君說。

蔡林君表示,馬識途帶給年輕一代更重要的是精神財富:永葆黨員初心和使命的革命精神、不屈不撓的革命意志、追求極致的工作作風、豁達樂觀的生活態度,“馬老是後輩的‘精神燈塔’,他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傳承下去。”(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