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紅色記憶】延安文藝座談會代表合影背後的故事

延安文藝座談會代表合影背後的故事

高慧琳

您現在看到的這張老照片,記錄了發生在延安的一件劃時代大事,同時也是整個中國文藝界20世紀的一件大事:延安文藝座談會。延安文藝座談會對於中國文藝的發展具有極爲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會議的精神一直引導着中國文藝前進,這些大家都知道。我今天要說的,是這張大合影背後的故事。

在這張照片上,大家看到,參加合影的人們分成好幾排,前排居中坐着的,大家都認識:就是這次座談會的召集人毛澤東。在他的兩側和後面,坐着、站着延安政治、文藝界的100多人。很多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名人。這張照片,可說是延安時期參加正式合影人數最多的一張照片了。但這張照片,儘管很多人都見過,可裏面蘊藏的很多背景,很多故事,很多密碼,大家卻未必都瞭解。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解開這張照片上的多個密碼。

首先來看:這張照片是什麼時候拍的呢?

延安文藝座談會從1942年5月2日開始,5月16日、23日總共開了3次會議。這張照片,就是5月23日第3次會議,也就是最後一次會議快結束時,傍晚的時候照的。這時,毛澤東還沒有做最後的大會結論。座談會講話的“結論”部分,是拍完這張照片,喫完晚飯後,在廣場上支起了一盞汽油燈,然後大家重新集中起來,毛澤東纔開講的。

第二個密碼:這張照片是誰拍攝的?又是怎麼會想到拍這張照片的呢?

這張照片的拍攝者,是著名攝影藝術家吳印鹹。他是江蘇沭陽人,生於1900年。他早年在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學習時,就開始攝影。他參加延安文藝座談會,是作爲延安電影團的代表出席的。拍照片時,已42歲了。在開會過程中,他就在琢磨,怎樣把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會議攝入鏡頭保存下來。但會議現場屋小人多、光線昏暗、煙霧瀰漫,很難拍出理想的照片。於是他抱着試試看的想法找了毛主席,提出了到室外拍張參會人員大合影的建議,毛主席聽後欣然同意,當即決定散會後到室外拍照。毛主席親自招呼大家到外面照相,他自己先坐了下來,大家很快圍了上來站好坐定。毛主席對此次會議如此重視,對在延安的文藝工作者如此的親切,使全體參會者激動不已。

第三個密碼,這張照片,爲什麼是中間大,兩邊小,爲什麼好像中間突出,坐成了兩條斜邊呢?

其實,當時大家坐的形狀,是平的一條線的。有人說,這是攝影師站在中間位置上不動,用一臺能轉動的攝影機,從一頭到另一頭拍下來,這樣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但根據當時拍這張照片的攝影師,就是著名攝影藝術家吳印鹹老前輩回憶,他拍攝這張照片,還沒有那麼先進的照相機,而且不帶廣角,距離遠了拍不清楚,近了沒法把所有人收入鏡頭,他是先從前側方向拍了一張,而後從正面分三段拍了三張,然後將三張底片拼接成一張底片,這才完整清晰地留下了毛澤東、朱總司令和延安文藝工作者歡聚一堂的珍貴照片。由於當時條件十分艱苦,用的都是過期膠片,洗印設備又極端簡陋,底片又是由3張合成,因此照片質量受到一定影響,但這張合影照片經放大後依然能分辨出100多人的相貌特徵,是很不容易的。

第四個密碼:當時一共拍了幾張照片呢?

有人說,好像有好幾張啊?當時確實拍了好幾張照片。就目前所知道的來說,至少有4張:一張是正面的,就是吳印鹹拍攝的這張。另外還有一張是從左側前方拍的,還有一張是從右側前方拍的,另外,還有一張是正面近景,裏面只看到毛澤東等十幾個人,初看好像是正面大合影的局部截圖,但是仔細看毛澤東右手的位置,就跟大合影的位置不同,田方背後的人,大合影裏是被田方遮擋了左半邊臉的,而在這張局部照片裏,卻是遮擋了下半張臉的,所以可以確定是另外一張。其實,當時在現場拍照片的人,並不是只有吳印鹹一個人,還有一個攝影師,名叫鄭景康,也是從上海來的,他是個專業的攝影師,1929年就上海從事專業攝影了。當時兩個攝影師拍攝了好幾張照片,但是並不會太多,因爲攝影膠捲很少,容不得半點浪費。

第五個密碼:當時合影的地方,沒有坡,也沒有臺階,更沒有現在的合影階梯,那麼多參加合影的人,是怎樣排出上下幾層的呢?

根據記載,對照現場照片可知道,第一排是坐的矮凳,或馬紮;第二排是高凳;第三排是站着;第四排是站在條凳上,所以明顯比第三排高出一截;第五第六排,是把條凳放在會場門口的臺階上,所以又高出了一截。這樣,整個合影就形成了現在的樣子。

第六個密碼:這張照片上人的排列,有什麼講究嗎?

答案是:很明顯沒有什麼講究,就是毛澤東招呼大家說,大家一起來合影吧。然後前後找丁玲,說丁玲在哪兒呢?隨即看到丁玲在他左邊隔開3個人,在朱德總司令的旁邊坐下了,於是善意調侃道:“照相靠近點嘛!不要明年再寫《三八節有感》!”大家都笑了。在這張照片照片上,有幾個人的表情裏,也隱藏了一些密碼。在另一張從左側面拍攝的照片上,可以看到,不少人的眼神盯着一個人看,連毛澤東隔了七八個人也轉過臉來看。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是坐在第一排的劉白羽因爲身材高大,一下把小馬紮給坐壞了,咔嚓一下折斷了,所有人都轉過頭去看怎麼回事。這是攝影中發生的一個有趣的小插曲。

第七個密碼:這張照片上的人,是不是參加會議的全部人員呢?

根據當時參加會議的蕭軍日記記載,前後三次會議,參加會議的人至少有150多人。但目前能找到確鑿證據參加了會議的人有136個人。其中文藝界人士有112人,各級領導和機關幹部有20人,還有4個工作人員。可是,在這張照片上,卻只有105個,或106個人。爲什麼有兩種說法呢?因爲其中有一個人的背後,似乎還有一個人的頭頂,但是看不清楚了,所以有人說105人,有人說106人。我覺得不排除106人的說法。那麼,還有30多人哪兒去了呢?根據各種資料分析,當時可能有的人覺得大會發言完了,以爲會議結束了,就走了。有的人可能臨時有事走開了,據說,還有極少數人不喜歡拍照片,所以沒參加。這樣,參加合影的人,肯定比實際參加會議的人少一些。

歷史已經遠去,而這張照片歷經70多年的歷史滄桑,今天來看,仍是這樣令人回味、感動和嚮往。每一個看到它的人,都會把眼光久久地停留在上面。他們的音容笑貌,他們的滿滿信心,他們的意氣風發,他們對未來的憧憬,都寫在他們的臉上,也在叩動着我們的心扉。讓我們沿着他們走過的足跡,去開創中國文藝新的未來!

來源:延安精神研究中心

作者:高慧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