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寶龍美術館4號展廳,觀衆會習慣性地去看作品的名稱,然而這個展廳的每一件作品旁都是空空如也——沒有標籤,沒有名稱。但這個展覽卻擁有一個長到幾乎記不住的標題:“遠方喚起的渴望並非是引向陌生之地,而是一種回家的召喚”。

這句話出自本雅明《駝背小人》一書,策展人魯明軍用在了藝術家周子曦的個展標題上。藝術家本人也曾熟讀這本書,覺得這句話用於這個展覽相當貼切。策展人魯明軍在前言中引用本雅明散文中的“哦,那烤得焦黃的勝利紀念碑,浸染着冬日童年裏的甜蜜!”可以說是高度概括了這個展覽。此次展覽從周子曦二十多年的800多件作品中,選取了70餘幅畫作,分爲“童年”、“風景”、“寓所”、“夢”、“傾斜的立柱”5個系列。是從他近二十年的繪畫中擷取的一些碎片或局部。

每一件作品都沒有標題,周子曦更願意將它們視作一件完整的作品:可能是“童年”“夢”“洪水”“泥石流”構成的“蒙太奇電影”,也可能是“紀念碑”“寓所”“風景”構成的“一棟建築”。

周子曦於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創作,創作生涯已超25年。他的作品在宏大敘事中充沛着豐富可感的情節,呈現一種深邃龐雜的面貌。他探討普通人在時代背景下人的心靈安放,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呈現當下思考的不同層面。他的風景繪畫常常帶着暗示和隱喻,來源於生活中常見的、極爲普通的景觀——樹林、山巒、水域、泥丘,它們最終都成爲具有開放式和多指向的意象。策展人魯明軍表示:“周子曦並未受過專業院校的系統教育和訓練,但他的繪畫語言反而帶着強烈的學院派色彩;當大多人將革命現實主義視爲當代的‘假想敵’的時候,他卻始終執迷於蘇派的造型語言和史詩般的宏大敘事;當熒光亮成爲新的當代審美趨向和消費時尚的時候,他卻始終孜孜於虛構一個個晦暗和失調的世界;當大多人通過反諷、調侃、遊戲等各種小伎倆賣弄聰明的時候,他卻始終守護着他笨拙的反抗和自我反抗……自不待言,這樣一種方式既不受主流話語待見,也一度被當代系統所冷落,所以,他總是在邊緣處,暗自打量。”

在周子曦的心中,走進展廳的觀衆羣應該是中國人,一羣和他年齡相仿的60後、70後,“我覺得他們更會有感受,更能理解中國這些年的變遷。”

(看看新聞Knews記者 王健慧 編輯 沈佩佩)

版權聲明:本文系看看新聞Knews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