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背水一戰”的傳奇,歷來被人們稱道。其實,真正讀過那段歷史的人知道,韓信“背水一戰”絕不是一個孤立的戰術安排,實際上他先分了一部精兵進行埋伏,用奇兵作後盾並在關鍵時刻殺出,前後夾擊才大獲全勝。今天,人們在談論或引用“背水一戰”戰例時,只把背水列陣的兵士作爲主角,把“置之死地而後生”作爲制勝的奇計,而對這支奇兵及其他兵馬的策應卻很少提及,這顯然有失客觀。由“奇兵”的遭遇,不禁引發筆者對聯合作戰的兩點思考。

主角與配角。不論何時何地,主角與配角都是一種客觀存在。就打仗而言,衝鋒在前的不一定都是主角,站在幕後的不一定都是配角;起決定作用的不一定都是主角,輔助進攻的不一定都是配角。從過去情況看,配角唱出“重頭戲”的不在少數,主角唱成“獨角戲”的也爲數不少。前者如我軍赫赫有名的塔山英雄團,雖不是遼瀋戰役的主角,但在擔負阻擊國民黨東進兵團任務時,卻打成了主戰的陣勢、打出了主角的威名;後者像國民黨軍整編第74師,在山東戰場可謂擔當打頭陣的角色,但誰都不圍着它轉,最後孤立無援,被我軍全殲。

未來信息化戰場,作戰空間多維、作戰節奏更快、聯合程度更高,主角瞬間轉換成配角,後方隨時切換成前方,甚至已沒有主攻與助攻之分、主角與配角之別。就好比一盤棋中的車、馬、炮,時而車、馬掩護炮,時而馬、炮支援車,時而車、炮策應馬,有時更是車、馬、炮一齊出擊,共同護送過河卒子“搗龍潭”。雖然崗位有分工,但角色無貴賤。無論主角還是配角,怕就怕該你上場時遲遲上不了場,該你出手時遲遲出不了手,那樣非貽誤戰機不可,非影響勝利的全局不可。

造勢與用勢。“勢者,因利而制權也。”戰場上,在廣闊的時空調度中形成強大的勢能,是一個醞釀和積累的過程,是諸軍兵種心有靈犀、同頻共振的結果。這和足球比賽的道理是一樣的,控球隊員之所以能“一腳定乾坤”,與無球隊員長時間、大範圍的穿插引誘、威逼突破息息相關。沒有全體參賽隊員的遙相呼應、彼此策應,勢就造不起來,球就進不到對方門裏。所以,無球跑動的隊員並非無爲,沒有進球的隊員並非無功。

從戰爭實踐看,有些行動看似南轅北轍,實則是爲了在更大範圍內調動對手;有些部署看似是“閒棋冷子”,實則是爲後面的決戰埋下伏筆。1944年6月諾曼底登陸戰役中,盟軍動用上萬人通過隱真示假等造勢手段,有效牽制德軍兩個集團軍羣於加萊方向。直至盟軍先頭梯隊在諾曼底登陸後,德軍統帥部仍認爲加萊方向是盟軍的主攻方向。假如沒有這1萬多人的背後助力,盟軍能否順利完成登陸行動,可能還得打個問號。所以,戰場上沒有多餘的存在,即便是不起眼的小兵種,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關鍵看我們是否會用,是否善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