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無市長:可市場化出資協助大型外企在華建設產業園

在外資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地方政府和外資如何進行新一輪的合作平衡?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亮出“打造外商投資最滿意城市”的無錫,在“五一”長假前的最後一個工作日,由市長杜小剛主持召集了一場圓桌對話。

有70多家世界500強、10多家國際商協會的150多位代表人士通過線下和線上發言或提交書面建議等方式參與了這次圓桌會議,並發表了對當前深化國際合作的觀點和建議。

近20年來,無錫利用外資規模水平與城市經濟總量在江蘇的排位相互匹配,是中國東部地區外商投資最活躍、企業佈局最密集、交流合作最頻繁的城市之一。截至2020年12月,無錫累計實際使用外資680億美元,擁有外商投資企業40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強跨國公司中有104家在錫投資設立了209家企業,合計總投資220.2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86.8億美元。

中國龐大的內需市場持續吸引着外資企業的關注。達索析統大中華區副總裁李宏在會議上透露,企業從事高端製造業的軟件研發,剛到中國時業務量低於日本5倍,但現在總量上已超過了日本,且一直處於高速成長中。株式會社LG化學常務樸洪奎表示,已在無錫佈置了鋰動力電池的全產業鏈生產。GE醫療板塊人士孟航告訴記者,通過定製採購,提升了產業鏈上本土企業的製造水平。

關鍵在於,在進入“十四五”後,外資在華企業負責人及其背後跨國企業的決策者們主要關心什麼呢?

從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現場的採訪看,在表達了“願意加大在本地的採購力度、深化區域產業鏈合作”這一觀點後,諸多外資在華企業負責人均提出,外資向研發和區域(功能)總部轉型,需要地方較高的政策契合度。比如,有外企在華外籍負責人認爲,建議地方政府對其在本土供應鏈上的企業的貸款與信用背書能夠全覆蓋。

對此,無錫市長杜小剛在發言中着重指出,市級層面會順應形勢變化和企業需求,加快探索研發更具針對性、更爲精準化、更有含金量的“乾貨”政策,更好引導、支持企業發展,“把政策感受度、使用率作爲評價政策好壞的重要標準,想方設法讓企業用足政策、用好政策。”

在最後階段的總結髮言時,無錫市長杜小剛指出,鼓勵大型外資跨國企業在華建立生態圈產業園,儘管產業園未必在無錫,但無錫可以按照市場化方式出資協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