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吧檯旁的標籤機突然開始滋滋吐單,喜茶店員們就知道十點到了,因爲這是微信小程序開始線上接單的時間。

所有人馬上忙碌起來。前臺調飲的器具響聲、進出後廚的推門聲、取號的播報聲都交雜在一起,開啓異常熱鬧的早晨。

黎嘉健嫺熟地拿起杯子,快速看了一眼標籤上的需求,舀了幾勺楊梅果肉進去,轉手交給身邊的同事繼續加料。輾轉數番,杯子再回到手上時已經變得很沉,他儀式感滿滿地鋪上一層芝士,蓋好蓋子,擦乾淨杯身,點擊叫號機上的“通知取茶”。下一秒,這杯“多肉楊梅”就變成了數字“8088”,出現在取號屏上。

他是喜茶位於廣州一家門店的調飲師。在人們眼裏,這個職業的形象很典型——統一的圍裙、工服、小帽子,忙前忙後,手速很快,很少交流。事實上,顧客的眼神很少落在調飲師身上,更多時候只盯着他們手中五顏六色的飲品。

這個情況即將得到轉變,黎嘉健和他的同事們存在感會越來越強。

今年3月,人社部新增了多個新職業認證,其中就包括調飲師,將其定義爲“對茶葉、水果、奶及其製品等原輔料通過色彩搭配、造型和營養成分配比等完成口味多元化調製飲品的人員”。

調飲師終於有了“身份證”,既是因爲新茶飲是基於傳統茶文化的創新業態,爲消費市場提供了有趣的選擇,還因爲這個市場在微信小程序、取茶櫃等數字化工具的幫助下保持着高速增長,目前已達數百億規模。以喜茶爲例,現在已有近800家門店,1萬多名調飲師。

成爲新工種,意味着調飲師們將有更專業的知識技能、更明晰的職業發展道路、更規範的從業標準,亦會成爲就業市場中的新潮力量。

95後扎堆,新潮職業大揭祕

黎嘉健今年23歲,活潑愛笑,喝喜茶愛加雙倍果肉。

去年他從烹飪專業畢業,順利地從喜茶廣州的兼職員工轉正爲一名管培生,本該成爲廚師的他選擇了另一條路。“很多事不趁着年輕做,以後就沒機會了。”

這個想法也同樣指引着阮泳儀。她24歲,負責黎嘉健所在店鋪的區域培訓事宜,曾經也是一名調飲師。本來學的是鐵路運輸管理,最終卻加入了喜茶,一做就是五年。她希望未來能重新回到一線調飲師的崗位上。

在喜茶的1萬多名調飲師中,大部分都是他們這樣的95後,正是對世界好奇、敢於嘗試的年紀。當這些年輕人扎堆成爲調飲師,證明了這個職業沒有看上去的那麼簡單。

人們常能看到的只是S線(服務線)和B線(吧檯線)的調飲師。實際上,加上K線(後區製備線),通常一個喜茶店內會有10-15人左右的調飲師隊伍。他們中的每個人對其他崗位的操作也十分熟悉,方便輪值。

調飲流程的每一個操作都會得到明確指引。例如在準備水果物料時,需要人工處理每一顆葡萄、龍眼,確保全部無核去皮;芝士需要被打發到呈流線型,可疊落3至5層後慢慢消失的狀態等等。

在吧檯線執行接單、貼杯加料、調杯、加冰加熱、加奶製品、出杯這六道工序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會檢查上一個人做的質量,並要持續保證飲品的顏值。連杯貼的位置、加料的線位,都有嚴格把控。

這並不代表調飲師是隻會執行的機器人。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亦會被鼓勵以改善每一個工作流程,繼續提高製作效率。

由於喜茶不斷在更新產品,調飲師會面對多樣的配方,需要熟悉不同物料,加深對茶文化的認知。隨着門店數字化程度越來越高,他們還需要應用各種各樣的數字化工具。這種不斷學習的過程,讓他們感到滿足。

明晰的職業晉升道路和完善的培訓體系,也會讓這個職業的發展更有保障。除了調飲本身,他們還需要學習食安、服務、門店、人員和利潤等管理知識,像一個真正的零售人才一樣得到全面培養。

“以前很多人認爲這個職業就是調茶的”阮泳儀說,“但現在,大家都會認爲我們在做一件很酷的事。”

生活節奏緩慢的廣州,總會給本地人裹上一層不急不躁、懂享受的氣質。而當這種氣質遇上這些年輕氣盛的調飲師們,瞬間得到一種有趣的中和——這個從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中派生出的新職業,召喚着有同樣需求和信仰的年輕人加入。

熱愛運動、烹飪的黎嘉健和喜歡說走就走的旅行、敢於嘗試極限運動的阮泳儀,是觀察新工種背後就業市場風向的一個窗口。在這羣95後、00後身上,不僅能看到新青年享受生活的積極態度,也能感受到對高質量職業發展的強烈追求。

數字化與新業態同行

調飲師被更加重視的背後,是新茶飲市場的快速崛起。

黎嘉健還記得,幾年前店裏的專業化設備還不夠齊全,操作的規章制度也不如現在細化。而且門店不多,顧客等待焦急的情況經常發生。調飲師們每天像打了雞血一樣不停製作,工作強度很大。“那段時間,看着外面等着的顧客,我們唯一的想法就是快一點,再快一點。”阮泳儀說。

這種情況在門店效率提升、數字化工具加入之後得到明顯改善。

喜茶在2018年藉助騰訊雲的能力,搭建了“喜茶GO”微信小程序,讓顧客在線上下單,可選擇自取或外賣。實現店內製作進度可視化,避免線下排隊,讓顧客合理安排時間。這在新茶飲行業是首創。喜茶還在一些熱門商圈或寫字樓周邊推出輕量級的“GO店”,用於分流。店門口、店裏的明顯位置會放着巨大的小程序二維碼,鼓勵人們掃碼下單。

“喜茶GO”微信小程序上線半年後,便得到不錯的反饋:累計超過500萬用戶,復購率拉昇300%,日活超過18.5萬,入選小程序流量前100,70%微信支付用戶都選擇小程序下單,而不是門店排隊。

兩年多過去,大部分人已經習慣於線上點茶,新茶飲消費行爲基本完成了線上化變革。2020年,已有81%的喜茶消費者選擇在小程序下單。目前“喜茶GO”微信小程序用戶也已接近4000萬。

而小程序也不止於點單,還有售賣周邊、衍生品的“喜茶百貨”品牌商城,更重要的是可以更便捷地進行會員體系管理。

這些會員成爲了喜茶的私域流量,與微信中的其他用戶觸點發生密切的互通,例如2020年,喜茶的公衆號單篇推文閱讀量最高突破百萬。會員們沉澱下來的數字化資產,也會幫助喜茶更瞭解自己顧客口味,輔助新品研發決策和市場營銷策略。

幾乎可以說,新茶飲如今是最廣泛運用數字化運營降本增效的行業之一。奈雪的茶、樂樂茶、滬上阿姨、茶顏悅色等市面上的熱門茶飲品牌都在踐行數字化策略。

事實上,除了調飲師,還有更多從新消費領域、微信生態中衍生出的新職業,它們都與社會的數字化進程息息相關。

據中國信通院權威發佈日前發佈的《數字化就業新職業新崗位研究報告》顯示,由公衆號、小程序、視頻號、微信支付、企業微信等共同構成的微信生態,2020年衍生就業機會3684萬個。

互聯網營銷師、數字導購、直播銷售員等等,都和調飲師一樣,因數字化的普惠和創新業態的幫持,而逐步成爲轉型高質量就業的代表。更多像黎嘉健和阮泳儀一樣的年輕人,在探索世界的過程中捲入數字化升級的潮流,爲就業和消費市場帶去一股新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