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報5月6日消息,飯前來一片熱控片,加班後來一顆護肝糖,睡前再來一瓶晚安水……在杭州工作了3年的90後姑娘小馬,前陣子迷上了一些功能性食品。根據宣傳,這些食品“身懷絕技”,像是熱控片,喫了之後攝入再多碳水和熱量都不會長胖。這讓和小馬一樣,既想控制體重,又不想忌口的年輕人十分追捧。

兩箱晚安水花了4000元

功能性食品瞄準的都是年輕人的痛點

上週四,正準備大掃除的小馬打開冰箱,發現一年多以前買的生酮植物飲料,還剩一瓶放在冰箱裏。“當時買了4瓶,每瓶差不多要60元吧。”小馬說,“因爲剛來杭州,生活工作各方面都不穩定,外賣喫得太多了,怕太油膩,想減減肥。”

小馬喫剩下的一些功能性食品 受訪者供圖與生酮植物飲料同期,小馬還花了大價錢買了兩箱晚安水,一箱有90瓶左右,每箱價格在2000元左右。據她回憶,這是當時比較火的一個微商品牌,除了助眠,還號稱有補充膠原蛋白的功能。

“當然沒用啦!”當問及購買的產品是否起效時,小馬冷笑了一聲,“要是有效,我到現在還能剩下嗎?”

沒用歸沒用,每當有新品推出,小馬還是管不住手,什麼消水丸、熱控片、護肝糖,等等。這些產品大多將自身定位爲功能性食品,針對年輕人喜歡熬夜又怕影響健康、喜歡胡喫海喝又怕長胖等痛點。

據《2020年國民健康洞察報告》顯示,年輕人成爲當下最焦慮自身健康狀況的羣體。90後消費羣體,是對健康期望值很高,但自身評分最低的一代。

在一款熱控片的網店宣傳中,商家在顯眼位置提道:“你放開喫,我幫你控!”並且表示喫了之後對“身體0負擔”“不乏力”“不腹瀉”“不厭食”。另一款消水丸主打熬夜後消除水腫,號稱“懶人食療大法”。

一些功能性食品的宣傳海報這樣的表述對年輕人極具誘惑力,而且這些產品採用類似零食的小包裝,便於攜帶,被小馬這樣的年輕人當成了餐前零食,甚至替代了常喫的保健品。

空腹喝消水丸住院

功能性食品並沒有國家標準

讓小馬徹底放棄這些功能性食品的,是一次意外住院的經歷。“有一次凌晨3點多,胃痛到滿地打滾,不得不半夜叫了救護車去看急診。醫生檢查了半天沒有發現什麼大問題,後來才發現很可能是睡前空腹喝了消水丸。”

根據天貓發佈的《2020功能零食創新趨勢》,目前功能食品正處在從“泛功能”向“減負擔”“強益處”進行轉型的階段。消費者需求不斷深入,“無負擔”“健身代餐”是目前主要需求賽道,睡眠助眠、增強免疫、美白護膚等需求的增速也居於前列。

然而,一夜之間被年輕人青睞的功能性食品,在國內沒有明確的標準。浙江市場監管部門相關人士向記者透露,在我國的法律法規中並沒有功能性食品的概念,只存在普通食品與保健食品的劃分。保健功能目錄由國務院市場監管、衛生行政和中醫藥管理部門制定發佈。

換句話說,這些琳琅滿目,打着各種健康養生旗號的功能性食品,在推廣的時候突出自身帶有保健功能,卻沒有取得保健食品的認證,更像是介於普通食品和保健食品之間的一種產品。不過,因爲它們更靠近保健食品,反倒容易取得市場認可,讓消費者掏錢。

宣傳有嚴重誇張成分

“膳食營養是健康的基礎”

浙大二院營養科主任張片紅表示,大部分功能性食品中的成分並不能達到其所宣傳的保健功能。“以熱控片爲例,並沒有發現可以控制熱量吸收的成分,裏面包含的黃酮、多酚等成分,基礎的實驗室研究證明,達到一定量後才能夠起到抗氧化等作用。所以,這些產品是否能達到起效的劑量,值得商榷。”

在熱控片的配方里,還有一個熟悉的身影:白芸豆。此前,它被廣泛用於酵素等產品裏,被商家描繪成“阻斷碳水”的神器。而實際上,科學實驗表明,白芸豆產生一些阻斷碳水效果的前提,是攝入量不能顯著超標。所以,類似“餐前來兩包,大喫不怕胖”之類的宣傳,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

有趣的是,和當年的酵素一樣,這些功能性食品大多也來自日本,被包裝成日本民衆廣泛食用的功能性健康食品。2015年,央視曝光了酵素騙局。沒想到時隔幾年,白芸豆又以另外的形式出現在了新產品中。

張片紅還提到我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第38條規定,對保健食品之外的其他食品,不得聲稱具有保健功能。“因此,基於功能性食品並不屬於保健食品,而屬於普通食品範疇的基礎上,其實不允許宣傳所謂的功效的。”

“膳食營養是健康的基礎,只有健康的飲食習慣可以帶來強健的體魄。”他提醒當下越來越重視養生的年輕人,“另外,保證睡眠以及大小便的通暢,纔是排毒最有效的方式。”

(原題爲《飯前一顆熱控片,加班一粒護肝糖,睡前一瓶晚安水……杭州90後姑娘迷上養生!靠譜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