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歌的行板,我最珍愛的柴可夫斯基音樂作品,出自《D大調絃樂四重奏》,每每觸痛心靈,女詩人席慕蓉也用這句話作爲一首充滿感傷的詩作標題。我想,用它來概括央華戲劇製作出品的賴聲川戲劇代表作《如夢之夢》,也是恰當不過的。

《如夢之夢》時長近8小時,在當代中國劇場不多見。作品通過醫生自述、5號病人的敘述回溯以及敘述裏的再敘述,亦幻亦真的舞臺編織,情感、人生、命運、文化、社會迭撞激盪,飄灑淚雨濛濛。央華戲劇在完成連續9年的不同班底演出之後,於2021年再度推出以許晴、馮憲珍、葛鑫怡、肖戰、閆楠、張亮、黃璐、孔維等人主演的新版《如夢之夢》,毫不遜色地續接往昔品質,又賦予了新的呈現和內涵表達。

在經歷了2020不平凡的年度後,生命的話題格外沉重和敏感。在武漢這個特殊城市背景裏完成的首演,更讓我們在與劇中人的因緣際會中,頓悟無常。劇中,有個重要的詞彙叫“自他交換”,據說是古老的南亞修行之法,通過“呼吸”對方的方式,給予健康與快樂,帶走他的痛苦與不幸。《如夢之夢》這部找尋生命關懷的作品本身,是不是也意在完成一次與觀衆的自他交換呢?自他交換的概念道出,也是對當代人心靈難以溝通的求解。

顧香蘭和5號病人的命運,是《如夢之夢》兩條主要的穿梭線,其它線起着墊補或引信的作用。5號病人的發心或曰動念在於找尋,顧香蘭則爲追逐。“追逐”是對“找尋”的開釋點醒,“找尋”化作“追逐”的撫慰告解,不同的今生執着,最終殊途同歸。顧香蘭對5號病人的臨終傾訴,不是簡單地恍惚中錯認,是她對最美好、最浪漫時光刻骨銘心的永難忘卻;5號病人的關愛、體恤和探詢,像是上天派來的傾聽使者,給靈魂以釋懷和光的接引。

2021央華版保持了《如夢之夢》以往多人飾演一角和一人飾演多角的特點。許晴、馮憲珍、葛鑫怡分飾出國後、老年、出國前的顧香蘭。從上海灘“一顧可傾城”的青樓名媛,到貴爲法國外交家伯爵夫人、藝術家,再到女傭、掃街工和弄堂、醫院裏的寂寥終老者,遣不盡難料的浮華。

數年磨一劍,新版中,“元老演員”許晴的人物塑造已是精雕細琢,盛年顧香蘭清婉綽約之下的孤傲野性、敏慧多情,猶如靈魂附體。除了形神合一的風情萬種,她的表演格外注重於無聲處的細節刻化。在與肖戰飾演的5號病人初次凝眸,淚眼悽楚與清純相撞;遠遠看着將踏上不歸路的年輕自己,無力救贖的絕望與帶着不安的希冀遙對;知道伯爵消失又歸來時,震驚而投射憤懣的犀利目光;王德寶輾轉找到她棲居的小閣樓,意外悲喜與慌亂交加的閃倏眼神……盈滿極強的人物氣場和情感張力,俘獲撕痛着觀衆的心。

老戲骨馮憲珍飾演的本版老年顧香蘭,與前輩盧燕以往的演繹有着較大的反差,讓觀衆感受到劇場藝術的不同塑造之美妙。盧燕的版本,是歷經劫難後依然不變的優雅高貴,更多的恬寂淡然,觀衆會心生敬佩地感嘆這位傳奇女子的堅韌。馮憲珍的版本,則是從上海到法國,又從法國回上海,兩度飛起又都從天上狠狠摔下後的顧香蘭。歲月殘酷地撕去了所有的矯揉,往昔風韻蕩然無存,如同千千萬萬的普通人一樣。她倚老賣老地向陌生人要香菸,隨口就罵“小赤佬”“臺灣人沒一個好東西”,嘲諷後輩的照顧不過是惦記遺產,唯有陷入回憶時才重現幾分素心與端莊,鋪展出命運多舛,世事艱澀,令人唏噓傷懷。

面對兩位實力強大的同臺同一角色飾演者,葛鑫怡飾演青年顧香蘭,應該有不小的壓力。她表演上偏重於冷豔的孤芳,強調出污泥而不染的一面,爲贏得伯爵、王德寶傾盡所有去愛給出了堅實動機。作爲初登戲劇舞臺的新人來說,其沉穩地把控很是不易,值得讚許。如果再放開、層次再豐富些,人物會更加立體。畢竟顧香蘭高居花魁,身處風花雪月,與書香門第裏的歲月靜好有所不同。

5號病人是人生的行者。起初,他在孩子夭折、妻子消失的重擊下,開啓了自我放逐的流浪。他的婚姻陰差陽錯而來,近乎是對方失意中的替補。命運讓他失魂落魄,不甘的他必須找回,找回妻子莫如說是要找回自我。他與江紅的邂逅,是流浪者惺惺相惜的依偎取暖。唯有當他走進法國城堡,與畫中顧香蘭慼慼幽幽的目光相對的剎那,才頓時像看到了湖泊遠岸的自己,其內心與對方積鬱的哀怨、不甘就範的渴望瞬時觸電般共振燃爆,果斷地放下一切去找尋畫中人。他不知道要找什麼的困惑之燭被點亮,踏上生命之夢的探尋路。

對這個人物的把握,飾演者肖戰和閆楠無疑下了功夫,沉浸度很高。更難得的是,兩人的表演雖各有側重,但從氣質到形體、語言、節奏的韻味以及行爲慣性心意相通,同臺站立的兩個演員真就是一個人物。完成這樣的塑造,需要的不只是默契。

肖戰的表演超出了我的預期,不僅沒有初露舞臺鋒芒容易帶出的些許生澀,且能把人物與自己的個性特質相交融,行動節奏與情感情緒的舒張相交融。單純、懵懂、青春、善良、脆弱的5號病人形象塑造,情感上毫無設防,特別符合剛走上社會的年輕人設定,無厘頭的影院機緣竟是愛情前奏便可信了,也爲隨後的備受打擊、浪跡天涯、苦苦追尋墊足了內外驅動基礎。與妻子、江紅的不同愛情,前者偏於初情萌動,後者偏於心生憐惜,肖戰對心路歷程和不同時空的差異化表演,從簡單到迷茫、找尋再到困惑的輪迴,有着精心感受和細膩處理。發現顧香蘭後的尋蹤,肖戰釋放出的清澈的渴求與許晴釋放的層層劫難下的渴求交匯,好像平靜湖面下的暗流洶湧,掀起的情感向心力,成爲劇情發展的強勁推動。

肖戰有能力有理由在未來的戲劇舞臺上有更好成績。假以時日,他如果能在形體自由度上解放得更遊刃有餘,在人物個別狀態轉換時磨合的再精準些,相信還能進一步突破自我,創作出更富挑戰的角色。

數年後再度飾演5號病人的閆楠,對劇本和角色的理解顯然越發地深入,給予人物古典詩人般的憂鬱氣質,悠悠的語調和深沉的凝望爲主要表徵。歲月滄桑的沉積感與肖戰的詮釋相結合,實現了表演上的人物命運接續。他在病牀上的表現,與不同時空病牀上的顧香蘭既有差異又有映照,表現出5號病人千萬裏倦飛後的禪悟,牀上的人已經醒了,牀下的人們反而還在做着夢。他的沉穩,拉住了放射出去的每條線。

張亮飾演的伯爵,是本次觀演最意外的收穫。如果說老版的伯爵與顧香蘭宛如鷹隼和野鴿子間的較量,巨大的力量懸殊締造的悲劇令人憐憫哀傷。2021央華版中的伯爵與顧香蘭就像是一對兒翩躚仙鶴,卻在雙雙飛向彼岸的高歌中異變成悲愴殉愛的荊棘鳥。讓伯爵更加浪漫精緻,貼附更多柔腸纏綿,在親和的外表下,又有貴族血統(或文化)骨子裏的高高在上,這是張亮對人物的新表達,也提升了顧香蘭選擇上的兩難境界,甚至反襯出顧香蘭復仇中可悲可嘆的“惡”,爲最後留有的愛提供了支點。他對顧香蘭是真愛不是霸佔,但愛的是東方之美、鳥籠內的顧香蘭,而不是衝上自由天空、個性解放了的顧香蘭。他的放手與捨棄是對愛人的絕望,認爲顧香蘭的自我解放是對本性美的背叛和墮落,痛惜自己的努力付諸東流,不是對獵物逃脫後的追殺。這種詮釋,讓我們思考——愛,究竟是爲愛對方而愛,還是爲自己理想之愛而愛?愛是爲了得到還是給予?給予的目的終歸是爲了得到嗎?

伯爵與顧香蘭之間的個人悲劇,化爲文化、階層隔膜和理想衝突的社會大悲劇。伯爵與顧香蘭的差異,不僅是內置修養和藝術觀念上的,更是根深蒂固的不同文化薰染下的人生目標差異。伯爵很難懂得,他的愛只是把顧香蘭從一個小籠子換到了另一個大籠子裏,即便被寵溺;而扭曲中苦苦掙扎過來的顧香蘭,想要的是逃出籠子,哪怕將清貧。這種悲劇,難以人的品性爲轉移。二度、三度創作釋解的能量,由此可見一斑。

黃璐飾演的江紅,在《如夢之夢》衆多人物中較難拿捏。黃璐刻畫的江紅是一個普通女孩,歷經顛簸總是被選擇,除了強烈的自我生存保護,幾乎看不到更多個性。記憶裏某天早上煎雞蛋時在平行宇宙中的短暫往復,正是她找不到自我和人生方位的心境。她自認是“原來的江紅已經死了,來到巴黎的江紅從沒有存在過”的漂泊者,與5號病人的“關係”,也不過是又一個人生遇見,雙方都很怕或者質疑有沒有必要“掉進一個關係”。黃璐的表演收斂、節制,不讓自己太有光彩,能做到這種狀態挺難,而講偷渡逃生的故事這個唯一能情感爆發的點,還要在把握“劫後餘生”與“驚魂未定”的微妙差異中調控。對於這位多次入圍世界級影展、曾獲影后獎的演員來說,是一次難能的舞臺體驗。

剛卸下《雷雨》中蘩漪戲裝的孔維,在《如夢之夢》中飾演上海青樓“天仙閣”裏的媽媽十里紅。既精於算計和江湖周旋,又對顧香蘭和一衆姐妹肩負着她所認爲並堅持的道義,讓人物有了更多情感和血肉。特別是突遭教授醉酒求愛時,謔浪和強作鎮定中帶些張皇無措和羞澀,各種情緒一同襲來,處理得老道得體,不僅是場景裏的色彩調亮,也是人物性格和內心的瞬間曝露。飾演青年王德寶的演員王培宇,亦把人物拙訥與倔強、火樣的愛表現得到位,不輸風采。

《如夢之夢》人物衆多,集體力量的光彩不容忽視,不少演員在一人飾演多個配角中表現出超能量。這有賴於藝術總監王可然率領的央華創作製作團隊,慧眼識珠地選角,又在創制排演各個環節深耕細作。

曾在《猶太城》中因飾演木偶得到關注的羅永娟,在多部影視和舞臺劇中擔任重要角色的李宗雷,都在劇中飾演了多達十餘個角色,出色完成了不同角色的形象塑造。飾演堂弟的阮力兼任舞者、孩子等角色,貢獻了多樣才華。飾演金姨、旅客等角色的王維倩,飾演教授、老僕人等的孫中藝等等演員,也都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表現人物而不是表現自己,是戲劇表演必須的前提,許晴和肖戰、張亮等一衆明星做到了,這是對作品、舞臺、觀衆和自己的尊重。

在第一次出現肖戰吻戲時,部分觀衆有節制但稍有過度的“粉絲”反應,但並沒有驚擾到他的表演節奏,讓我想起多年前看許晴、胡歌那版演出時曾有的類似情景。看得出演員們入戲較深,在環節、細節上做了心理功課,這是製作方和演員雙方的努力和目標所在。下功夫做戲,和只一味追求明星效應,畢竟截然不同。

經典劇目的復排或版本更新,往往取顛覆、全新或者簡單復刻等方式。2021央華版《如夢之夢》以自己新的演員陣容爲依託,持續不斷對作品加深理解和挖掘、再造,給出了保持品質並又錦上添花的案例。

我在首演後接受採訪時曾說,這部戲應當是肖戰的起點而不是終點,也是企望更多有能力的演藝、影視明星能在戲劇舞臺上,潛心於藝術創造,從而淬鍊出屬於當代中國的金山、石揮、白楊、張瑞芳、舒繡文、勞倫斯•奧利弗、馬龍•白蘭度、費雯•麗那樣真正優質的“全明星”。在國際戲劇舞臺上,這本是平常事。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