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忙着成爲富一代的深圳媽媽們,也會焦慮“雞娃”嗎? 

原創 愛娃 爸爸真棒

提到深圳,你第一個想起的是什麼?

是全國最貴的房價?是文化沙漠?是有錢人很多?

深圳特區已經成立40週年整,這所中國最南端的城市因它城市的年輕化,天價樓盤,和“全民搞錢”的務實氣質,頻頻衝上熱搜。

但和深圳造富速度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深圳教育略顯尷尬的地位:學位緊張、學校稀缺、不到50%的中考升學率……深圳的家長,想必也不好當。

在全國範圍內,深圳的國際化學校發展也顯然排在北京和上海之後。直到這兩年纔開始發力,諸多海外名校如哈羅、愛文、薈同紛紛落地鵬城,截止到2020年,深圳的國際化學校總數已達到了近80所。

△數據來源:新學說

深圳速度,不容小覷。那麼,和帝都媽媽的揮斥江山,魔都媽媽的善於研究不同,深圳媽媽們又是怎樣一羣人?

我們有幸和三位(深藏不露的)深圳媽媽深入聊了聊她們的教育觀點。

*以下人物均爲化名。

陳菁,低調的雙學霸媽媽,兩個孩子都在高中階段選擇了國際學校,都是內驅力十足的娃。

Stephanie,職場精英媽媽,留美教育碩士,從事教育行業,孩子美國出生,回國後經歷了公立學校,後轉入國際學校。

Zoey,創業媽媽,深圳中學校友,英國留學。兩娃都在國際學校低齡階段。

我在美國碩士讀的就是教育,回國後又在做早期教育,從瑞吉歐、蒙特梭利到華德福都很熟悉,孩子又出生在美國,一開始我肯定是希望孩子走國際化道路的。

孩子爸爸是騰訊高管,他自己就是一路國內體系出來的。回國後,我們家庭的教育觀點就產生了分歧。我傾向於國際學校,但是我先生就覺得公立學校很好。

剛回深圳時我們去了公立學校,但最後還是離開了。並不是說公立學校不好,首先我覺得那時的家長羣體就挺好,是非常互助的一個高質量社羣。而且家庭的穩定度很高,46人班級的離婚家庭只有1個,相比之下國際學校的家庭離婚率在一些學校能達到30%以上。

我感覺公校的家長本身就是高考的受益者,所以對於傳統教育路線的認可度非常高。據我觀察,大部分國企、IT行業的人都傾向於走公立名校路線。這可能跟他們的成功路徑依賴有關係?

我們最終離開的原因其實還是因爲整個的評估體系,我覺得違背了教育的初衷,也不科學,太唯分數論了。

最近聽說朋友的孩子學校要考800米跑,考覈方法還是跟我們幾十年前一樣。他家小朋友跑完已經累得要被抬走了。大家都覺得這種考法不合理,但是沒法改變。

我們可能比較特殊,我更注重的是對孩子成長模式的培養。其實培養模式無非三種,就是國際學校、 “雙拼”(兩條路兼有)、或者公立學校,像我自己算是一個“小雙拼”了。

其實無論選那一條路,只要大方向定了,我就不會再去比較了,因爲我相信蘋果的種子可以培養出最好的蘋果,梨的種子可以培養出最好的梨。

兒子7歲的時候,我爲他選擇了SWIS(深外國際部),因爲我看到它的IB體系已經滿足了小朋友走國際化教育路線的需求。

但後來深圳出了一批新興的國際學校,遇到了一個朋友是愛文的股東,給我介紹了愛文的情況。後來就把女兒送去了愛文。

△愛文深圳校區周邊社區

之所以選擇愛文,還有一個原因是我覺得愛文的教育模式很緊湊,學校不會浪費太多時間在排隊、舉手等生活細節上,而更注重在學校裏把成長模式、學習能力的東西滿滿地交給孩子。

兒子和女兒的兩個學校,我覺得他們都能在各自的學校裏獲得很好的成長。

我的兩個孩子都大了,從結果來看可能算“過來人”。但是我真的不是很懂教育,特別是跟前兩位媽媽相比。我們家教育路線都是孩子自己選擇的。

女兒在公立學校讀完初中後,先去深中讀了兩年,然後又去深國交讀了兩年,她是體驗到了公立和國際學校的課程區別。兒子也是在公立學校讀完了初中後去的貝賽思。

給兩個孩子轉軌的原因主要是他們體育都不太好,特別是跑步,測驗都只能拿十幾分(滿分30),如果一直走公立,肯定要影響中考成績。

所以我們一開始就給他們走國際學校的備選方案,就是如果他們願意走公立,就要想辦法訓練體育成績,做個突破。如果願意轉國際,也可以轉。

關於學校,我沒有去做太多的對比和參考。像我女兒初中畢了業後都是自己做學校研究和比較的,考深中、深國交,都是她自己做的決定。兒子的話是初二就去了國際學校,因爲他覺得我可以天天去運動,但是你不要逼我一定要達到多少分,中考體育給他壓力太大了,正好他有同學去了貝賽思,所以初二他也決定轉去貝賽思。

我把選擇權交給了孩子,但是也做了“備份”,我能做的就是幫他們“託個底”。

△截圖自深圳貝賽斯官網

聽完陳菁的故事,所有人都不淡定了。這就是學霸的媽,天使的娃阿!

我們問她:深圳的媽媽都像你這樣不焦慮嗎?

第一我覺得可能跟年代也有關係,我是在座最年長的,我們那個時候真的不像現在競爭這麼激烈。我現在在閨蜜羣看到她們娃幼兒園就在開始上各種培訓班,我都不敢發話,因爲我家孩子從來沒有參加過。我真的是很同情現在的孩子,但可能也是環境造成的,家長們也沒辦法。

我女兒小時候學了1個月鋼琴,4年的小提琴,後來不想學了,我也沒有強迫她。但是我鼓勵她去探索自己的興趣愛好。每一樣都接觸一下,不是說每一樣都要考個級回來。

包括她的專業,學文科很多人都說沒出息,找工作很難,但是她喜歡,我們也沒有給她任何這方面的負面暗示。

如果是我參與太多,而我又不懂的話,她自己可能也會很焦慮,所以我一直比較放手。

第二,我覺得我們全家都喜歡讀書,這可能影響比較大。女兒從小喜歡各類小說,什麼馬小跳曹文軒小學她就全讀完了。兒子喜歡讀科學類的漫畫書,關於數理化的漫畫書他幾乎全買了。他們買書方面我從來不限制,要看啥就買啥。

我先生對孩子教育參與度就更不高了,家長會也沒怎麼參加過。但是他起到了一個榜樣作用,就是他喜歡閱讀,他從大學畢業後就每天保持在家裏有兩個小時的閱讀,孩子也跟着讀書,所以我們家花錢最多的地方也是買書。《世界通史》我們家有三套,一人一套。

現在兒子也馬上要申請大學了,他已經給我們約法三章:爸爸媽媽你們不用給意見,不用吭聲,到時候你們聽聽我的選擇就行了。

和陳菁的感覺不同,我感覺現在的教育內卷還是很明顯的,不單是公立,其實國際學校也卷,只是卷得不一樣而已。

就拿前幾天我參加的哥大新生媽媽的分享會來說,那次去了40個家長。一開始那位媽媽還分享了自己是如何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引導她的,結果最後變成了所有家長都急着問她到底用的哪家留學顧問,還要搶着進顧問羣。

其實那個孩子之所以被哥大錄取,很重要的原因是她文書裏一段公益活動的經歷,觸發了她內心的改變,是那段經歷讓她顯得很特別。但是媽媽們根本聽不進這些,只想追問孩子到底學了什麼的“祕籍”。

媽媽們的焦慮就來源於她們想照搬所有的成功經驗到她們自己孩子身上。

每家的孩子都不一樣,“抄作業”可能是家長覺得最省心的路徑,但是最短的路可能是最長的。

我身邊的媽媽們焦慮的大多是就這麼多教育機構,我到底選哪一家?我覺得跟整個大市場的風氣很有關係。我本身是從媒體行業轉教育的,我覺得媒體也營造出了大部分的焦慮。

不過,轉到國際學校以後我們反而有了一個新的焦慮——怕孩子在國際學校太寬鬆了,導致他不愛學習只愛玩,以後喫不了苦,承受不了壓力。特別是孩子爸爸對此很擔憂。

我在教育機構裏也遇到過類似場景,比如一個孩子剛來上課不適應,哭得厲害,中國的老師不會安撫他,而是讓他自己哭,在國外的話老師會介入,給孩子引導,平復孩子的情緒。

我跟一個家長說過這個例子,那位家長就說,我確實覺得那位老師做得不夠,但是有多少孩子畢業後工作了,會遇到像老師這樣去疏解他的領導?

我們並不希望孩子在這種高壓的環境長大,但假如環境就是如此,那我們就要讓他具備以後面對現實的技能,而不是長在一個肥皂泡裏面,那以後會很慘。

我一聽,非常有理,把我說服了。

確實是,以前有一段時間我們會覺得西方的理念特別好,尊重個體,但是現在看很多東西在中國不接地氣。而且現在年輕一代的民族自豪感也越來越強了。

我剛好前段時間跟一個耶魯大學的朋友交流,他從小在上海學音樂,後來考上了耶魯的研究生,回來後在上海做了一年多的偏公益類的金融,然後又來了深圳,他決定考博士,然後把西方的音樂和中國書畫結合起來。

說這個例子就是想說明,我覺得社會是多樣性的,永遠存在不同的羣體,公立學校出來的小朋友會融入公立學校的社區,私立或國際學校的小朋友,最終他融入的也只是一個更加國際化的社區,取決於你給他的培養方向。

確實你在國企裏工作,可能領導不會照顧你的情緒,引導你,但如果你選擇的是國際化的教育,你照樣可以找到國際化的企業,就是那種給與個體比較多關懷的環境其實社會就是多樣性的,家長幫孩子最終選擇的方向,導致的結果,就是在不同的社區裏生活。

一直都說深圳的教育資源特別稀缺,那麼深圳的教育生態怎麼樣?

我覺得最開始深圳的基礎教育還挺好的,2005-2010年的時候,很多深圳的學校還挺多元,學業壓力也不大。

你知道我們深中當時上什麼課?像金魚課、木工課、烹飪課、縫紉課、攝影課,啥課都學。

那陣兒深圳確實走在前沿,內地還在比較雞娃的時候,這邊就比較多元化。

我是18年回來的,我在國外待了4年,回來以後覺得深圳變化超大,一下子出現了很多美國硅谷纔有的潮流的體育俱樂部什麼的。商業發展的速度超乎我的想象。但是公立教育的整體質量可能還是比較滯後。

比如我看到有的公立學校,給學生上批判性思維課,居然還有標準答案。這就是形式主義呀。

就像深圳的家長,可能已經是放眼全世界去找最好的資源了,美高就讀率也是很高的。但是教育的發展速度有點兒沒跟上。

我覺得過往深圳的最好教育資源還是集中在公立這一塊,但是選擇隨着出國的家庭越來越多,這種國際與公立的分化也一定會顯現。國際學校會越來越熱門,你看深國交剛剛發佈的錄取率連10%都不到。現在因爲疫情,海外還有學生回來競爭名額。所以我估計國際學校的門檻會越來越高。

我覺得深圳國際學校很多媽媽的焦慮點倒是不在學業上,而是很注重學校的態度和服務,有點帶着消費者的心態。

比如前段時間我知道有一個幼兒園的孩子,在班級裏去討論人體的私密部分,其他媽媽非常不滿。但學校後來怎麼處理的?就是發了一個郵件說這種事情很正常,其實媽媽不需要過分焦慮這件事,也不需要放大。

我自己也覺得學校的處理方式沒有很好,但站在他們的角度,難道要開除這個學生嗎?還是說給這孩子一個機會?其實我也很矛盾。

公立學校就不會有這種消費者心態,公立學校的家委會是爲老師工作的,私立學校的家委會是爲學生們發言的,要資源的,這兩個一對比就能看出來。

但有一點,既然選擇好了大方向,我就不會搖擺。我就算選別的學校,也只會在國際學校裏去選,肯定不會再回公立。

我身邊搖擺的家長挺多的,通常我觀察這種家長有搖擺的,不在於孩子本身好不好,而是在於他把孩子跟別人家孩子比較後產生的“不夠好”的心態,於是他就開始搖擺了。

其實在一個方向上好好地培養,孩子一樣也會很優秀。

我是這麼想的,國際學校的整個體系是降低你焦慮的,沒有排名,有大大小小的鼓勵機制來保護孩子的自信;公立學校的體系就是製造焦慮,天天發排名,好學生有光環,成績不好的孩子不受待見。這一點公立與國際是很大的差別。

但是是不是走純國際路線就行呢?我們在國外的時候也發現了,包括亞洲男孩是處在生物鏈最底層的問題。

所以我判斷,我家孩子可能最後還是做國際型人才。中國文化是不能丟的,以後無論從事商業或自己創業,他要必須能接地氣。

所以最終還是給他走了雙語體系。能多少在認知層面都接觸一下,現在學校的課程體系文量比較多,一週9節課,至少保證一定量的中文基礎。

當時我兒子從深中轉到了貝賽思,因爲他說貝賽思有很多同學,我就讓他自己選擇了。到後面深國交可以考試了,我問他要不要去,他說還是要在貝賽思,因爲在那裏有朋友,各方面也有自豪感。他性格不是那種特別外向的,不想再適應新的同學和環境,我就尊重他的決定。

但在貝賽思如果GPA到了高年級跟不上的話,確實壓力會很大。

不過我兒子學業上沒有困難,他是理工科思維,喜歡說自己去搜資源,比如去研究上什麼夏校、競賽,都是他自己去找。

我覺得好像是慢慢有點變少了。反正我身邊堅定想去國際學校的,現在可能都不提了。但是已經在國際教育體系內的,也退不回來了。你退回去之後,想要在體制內升學有競爭力也很難。現在特別是疫情,對整個國際大環境的信心指數也還不夠。

還有的家長是因爲擔心在國際體系裏孩子中文學不好,或者文化理念上的認可不夠。

我認識一個家長娃在貝賽思幼兒園,孩子在裏面很開心,但是中文真的不行,後來又退回公立幼兒園去了。

我也會覺得數理化公立學校還是要紮實一些,我兒子也是讀完7年級才轉的,他跟一路國際學校上來的孩子相比在數理化上要強一點,但英語要弱一點,當然半年時間就趕上來了。但是過了兩年以後,他也明顯感到自己不太願意讀中文了,更願意讀英文小說。

很多家長都有類似的情況,這似乎也是一個必然。不過也有人說,雙語體系的孩子一定是英文比體制內的好,然後中文比純國際的要好,要看你怎麼比。

其實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孩子爸爸就一直擔心孩子走了國際路線後沒法高考。但是我覺得高考這件事其實就是一個刷題工程,它是一個有時間有方法就可以去攻破的東西,只要你保持一個愛學習的狀態,到時候我們就拿一年時間去攻克它好了。我覺得上一個一本是沒問題的。

但反過來,如果你一直在這個唯分數論的體制下,最後他考上了北清復交,但是他不愛學習,和你沒考上又有什麼區別呢?

你培養了他愛學習愛生活的能力以後,只不過就是再多付出一年半年,把高考變成一個任務就行了嘛。但是你看現在的孩子,恨不得從幼兒園就開始爲高考做準備,他沒有爲他的人生做準備,這肯定是不行的啊。

不過無論是公立還是國際體系,它確實就是兩個籃子,培養了兩套人。一道數學題,公立學校就是隻認一種解法,國際學校就是要考你解法是否足夠多。完全是兩套思維。這也是我們總詬病的,我們出不來創新人才。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像我們這些人也是公立出來的,我是宣揚國際教育,但是我也是公立出來的,我們也沒有說完全沒有創造性思維對不對?

所以也不是說就公立學校培養不出來有創造性人才。

就是中國的人口基數大,而且教育承載了太多的東西了,感覺家長把教育放到最優先的位置去了。

對。其實人才也是,肯定有做事的,有創造型的。其實現在的問題是創造型的人和做事的人不會合作,也就是梨和蘋果不會合作。假如說蘋果是公立(學校的產品),梨是私立(學校的產品),蘋果自己有合作,梨自己也有合作,但是梨和蘋果之間不會合作。如果說我培養的是中國未來的精英,但都不瞭解社會真實的需求是什麼樣的,也是空談。

在國際學校裏也是一樣的。比如中方和西方員工,西方員工多半是創造性思維的,中方員工就是那種傳統性思維的,就是兩派總是磨合不好,所以運營上每個學校我估計都是會存在很多問題的,但其實他們都各有各的道理,我們現在有很多海歸也是出現這種問題。

在美國也一樣,藤校裏讀美高的和美高的玩,大陸生和大陸生玩,ABC跟ABC玩。現在的孩子自我意識也特別強,不會特意地想去融合圈子。

不過我覺得這種現象在深圳應該可以先破冰。因爲我看到這裏的財富人羣來源特別多樣,有企業家,有高薪精英,也有拆遷戶。大家的心態也很平,城市也很年輕。所以也可以在一起玩。

雖然只是一個小範圍聊天,採訪的最後,我們編輯部還是對深圳媽媽們發出了由衷的感嘆:

首先,深圳人民起點真的是特別高,雖然國際教育這一塊步子可能慢,但是她們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視野非常廣闊。

其次,跟北上的媽媽們相比,她們確實是“理性大於焦慮”。不管身處哪個圈子,她們都非常知道自己要什麼。

可能其中一位媽媽的總結最能道破其中的天機:

深圳的父母其實大部分還是忙於“搞錢”,忙着成爲富一代。創業的、職場的,也不是一定非要多有錢,但是大家都希望通過錢來實現自己的價值,把創新的東西給實現。

社會最終能勝出的是創造價值的人,而不是消費價值的人。如果已經實現了溫飽,那麼還是應該往下一個方向努力一下,成爲一個創造型的人才。

這真是應了那句話:雞娃不如激自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