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爱撸猫,看见猫就走不动道。但你可能不知道,古人对猫的喜爱也毫不逊色。宋人爱猫,亲切地称猫为“狸奴”。《东京梦华录·诸色杂卖》提及北宋开封和南宋杭州都有专卖猫食的市场,名贵猫的价格看涨,甚至催生“偷猫”的职业。

宋 苏汉臣《冬日婴戏图》局部 画中小男孩用细红绳牵引着一根孔雀羽毛,想逗弄猫儿。黑白花猫在一旁举爪欲扑,两人的眼神落在花猫的身上,将孩童与花猫间的互动关系描绘得趣致可爱。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了一件汝窑青瓷,200多年前被当作猫食盆,还和乾隆皇帝有着莫大的关系。故事是这样的:当时乾隆在御花园游玩,恰巧碰见几只小猫,心生怜悯的乾隆命令太监为它们搭个小屋,太监发现缺了喂猫的碗,就在库房拿了这件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作猫食盆。乾隆知道后哈哈大笑,还在猫食盆底提了一首打油诗。小编默默看了看手中的碗,饭都不香了......

宋 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喵星人的“人类驯化史”

宋代著名诗人陆游、黄庭坚、胡仲弓都是猫奴。尤其是陆游,晚年的他常常与猫为伴,被他写进诗里的爱猫就有“粉鼻”、“雪儿”、“小於菟”(小虎)。相信大家都读过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其一却是写给爱猫的诗:“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爱猫之情天地可鉴。

古画中的狸花猫形象,宋·佚名《狸奴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无论是从两国本土猫还是流传至今的艺术品中,都不难发现中埃两国对猫的审美存在巨大差异。有趣的是,中国猫似乎继承了唐朝以肥为美的传统审美,在长胖的路上一去不复返。而猫在古埃及拥有神的地位,因此形象更偏向于睿智,神秘。但不管如何,人的爱猫之心是相通的,无论胖猫瘦猫,能撸的就是好猫!

转自:收藏拍卖杂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