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出門遊玩的旅客,

少不了喫海鮮。

但需要注意的是

最近有幾個地方發佈預警,

提醒大家,兩類水產品近期千萬不要食用,

否則會有食物中毒的危險。

多地發佈預警通告

海虹、織紋螺 近期需要謹慎食用

近日,秦皇島市海洋和漁業局發佈預警:海虹麻痹性貝類毒素含量已超安全限量標準2倍以上。近年來,北方沿海縣市發生了多起因食用海虹引起的麻痹性貝類毒素中毒事件。

青口貝,即翡翠貽貝,渤海部分地區又稱其爲“海虹”,乾製後即爲“淡菜”。分佈於東海南部和南海沿岸、渤海區域,是常見的一種食用性貝類,雙殼黑褐色。

預警通告顯示,根據近期檢測結果,海虹體內所含麻痹性貝類毒素已經超出安全限量標準兩倍以上,如果食用極易引起中毒。

當下還是織紋螺生產的旺季,福建省泉州市海洋與漁業局也於近日發佈提醒,每年4到9月是織紋螺毒性最強的時候,食用後可產生頭暈、嘔吐、口脣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狀,潛伏期最短5分鐘,最長可達4小時。提醒大家外出用餐切勿食用織紋螺,以免發生意外。

海虹含有哪種毒素,引發哪些中毒症狀?

海虹,是北方地區常見的一種食用性貝類,營養豐富、味道鮮美,並且有很強的繁殖能力,價格也不貴。那麼海虹所含的究竟是哪種毒素?如果誤食,會對人體造成哪些傷害?海虹什麼時間能放心喫呢?

專家表示,貝類毒素一般可分爲麻痹性貝類毒素、腹瀉性貝類毒素、神經性貝類毒素和健忘性貝類毒素等。目前這四類貝類毒素引發的中毒均無特效治療藥物。 這當中,麻痹性貝類毒素被認爲是事故發生頻率最高、分佈最廣、危害程度最大的一種。其中毒的主要症狀有頭暈、嘔吐、腹瀉,口脣、面部、脖子感覺刺痛和麻痹等,嚴重者甚至會窒息死亡。

難道說味美價廉的海虹以後都不能喫了嗎?當然不是。

秦皇島市發佈的預警通告上說得很明白,近幾年監測顯示,海虹所含麻痹性貝類毒素的發生發展是有一定規律的,每年3月下旬隨着氣溫升高,海水中的有毒藻類生長茂盛,以此爲食的海虹體內毒素含量自然跟着升高,“五一”期間正是毒素積累的高峯期,而一般到了6月份,海虹體內的毒素含量就會降到限量值以下。也就是說,一年當中,除了3到6月,其他時間是完全可以放心喫海虹的。

海鮮味美,人人都能享用嗎?

隨着天氣轉暖,又到了各種海鮮大量上市的時候。海鮮雖然美味,但是人人都能享用嗎?

以下六類人羣不適宜喫海鮮:

過敏體質的人。如果溼疹皮炎處於急性期或者曾經對魚蝦有過過敏的人,食用海鮮的話有可能加重過敏的症狀;

痛風患者;

血脂比較高的人。海鮮中的螺類、貝類、蟹類,尤其是蟹黃膽固醇的含量很高;

嚴重的肝腎功能損害者。海鮮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蛋白質過多攝入會增加肝腎的負擔;

凝血功能障礙者;

孕婦或者處於備孕、哺乳期的婦女。海魚體內汞的含量比淡水魚高一些,汞進入體內可以直接和血液中的紅細胞結合,會妨礙生殖細胞的功能。有研究發現,孕婦和哺乳期的婦女,每週食用海鮮四次,每次100克以上,就有可能會影響胎兒和新生兒的神經系統發育。

愛喫海鮮的“喫貨們”,

享受美味海鮮,

這些問題千萬注意!

● 食用海產品、水產品時,一定要充分煮熟、蒸透。若食用後出現腹瀉、嘔吐症狀,應及時去正規醫療機構診治。

● 其次,在處理生鮮時應戴手套,以防扎傷,一旦出現傷口要儘快處理,如果傷口又窄又深,建議到醫院諮詢是否需要打破傷風疫苗。

● 另外,假期旅遊到海邊戲水也要做好保護措施,特別是肝功能不良者或身體有傷口者,以免被創傷弧菌侵襲而導致感染。

喫海鮮的安全原則:

● 確保檢疫安全在購買進口水產時,要向經銷商索取該批貨物的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並與商品的中文標籤進行覈對。在購買肉類如豬肉、牛肉、羊肉等時,可查看商家是否有《動物檢疫合格證明》、《肉品品質檢驗證明》和《非洲豬瘟檢側報告》。

● 到正規營業場所購買正規營業場所,如大型商超等,一是貨源質量有保證,二是衛生條件達標。

● 購買時看質量食品檢疫合格,營業場所衛生條件達標是最基本的條件。在挑選要購買的貨品時,應選擇色澤鮮亮、貨品完整、肉質緊實、無刺激性氣味的。

● 食物存放生熟分開食物處理、存放應做到生熟分開,避免熟食受到污染。在處理生的肉類、魚類等食物時,應用專門的廚具(如菜刀、砧板、容器等),最好佩戴手套,避免手部與食物直接接觸。生的食物不要直接用水龍頭沖洗,避免病原微生物隨着水花四濺,污染料理臺、水槽、水龍頭等。可用專門的水盆清洗。要定期對廚具進行消毒,確保廚房衛生條件達標。

來源:健康成都、央視財經、光明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