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競爭隊列中,純粹的IDM模式已經不再適用。

曾經在移動處理器市場,三進三出的Intel成爲該市場的一位過客,最終還是錯過了這個風口。

內部完成大部分生產,搭配7nm等更先進製程技術,實現產品優化,提高經濟效益和供貨彈性;

擴大與第三方代工廠的合作,除通信、網絡、圖形相關芯片外,從2023年起將部分消費級CPU和數據中心CPU也交由三星、臺積電等第三方代工廠;

成立獨立“芯片代工”部門,計劃主要爲美國、歐洲客戶提供芯片代工及封裝服務,且覆蓋x86、Arm、RISC-V等多種IP。

不僅開放代工x86架構芯片,還不計前嫌的接納其他架構,更是宣佈出資200億美元建立兩座新的晶圓廠,看來Intel此次真的是“下定了決心”。

對於Intel的這一舉動,作爲當前代工領域兩大領軍者的臺積電和三星均表達了態度。其中,張忠謀對該行爲予以“諷刺”,畢竟曾經的Intel並不看得起代工,甚至拒絕了臺積電當初的融資需求。

但是嚴格意義說來,在開放代工能力這件事上,Intel這已經不是第一次“鬆口”了。

早在2010年,Intel就曾代工外部芯片,首個客戶是Achronix,甚至諾基亞N1也曾經採用過Intel代工的芯片,只不過效果不太理想。

這之後時間來到2012年,PC市場開始下滑,Intel產能逐漸過剩,代工業務也就逐步提上日程。最終在2013年,時任Intel CEO的科再奇正式宣佈面向所有芯片企業開放Intel的芯片代工廠。

然而,彼時的Intel又瞄上了移動市場,這也就意味着它與其他諸多移動芯片廠商成爲了競爭者,此時此刻,Intel又怎麼會用自己的先進製程技術爲對手代工芯片呢?也因此,代工計劃被延緩。

然而就在2年之後,在移動市場碰壁、最後只能逐步退出的Intel再次提出了代工計劃,更是宣佈與Arm、LG達成了合作。

只不過,正如外部所只曉得,Intel用於生產自家芯片的產能都已經非常緊缺,甚至嚴重到了影響PC廠商下半年的整體出貨問題。就在2018年,隨着Intel對外宣佈“將製造資源重新集中在自己的產品上”,雖然沒有明說,但這則消息也差不多代表着Intel關閉晶圓代工業務。

此後直至2021年1月,我們才聽到了有關Intel晶圓代工業務的新動態,只不過這次是關於“出售”——傳前CEO鮑勃·斯旺打算賣掉Intel晶圓製造業務,轉型爲注重設計的無晶圓企業,“接盤者”是臺積電。

戲劇性的是,在這一傳聞還沒有得到驗證的時候,鮑勃·斯旺就已經成爲前任CEO,而晶圓製造業務不僅留了下來,還將對外開放。

俗話說“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嚴格算下來,這已經是Intel第三次提出“開放對外代工”。

上一次,Intel在移動市場三戰三敗。這一次,不知道Intel“芯片業務拯救計劃”的結局又會是什麼?但可以確定的是,純粹的IDM模式不再適用於現在的芯片賽道,尤其是高手衆多的頭部隊列中。

衆所周知,Intel當初能夠成爲半導體領域的霸主,其中一部分原因也得歸功於自身的IDM模式,將芯片設計、製造、封裝和測試等多個產業鏈環節集於一身。

不可否認,從早期市場來看,採用IDM模式更便於打造企業的“護城河”。但是,成功也是有前提的,即自身產品技術夠硬、產能供給跟得上,且沒有太多競爭對手。

再來看現在的芯片市場,於Intel而言,可以說是羣雄環伺:

設計端,站在Intel對立面的有AMD、英偉達、高通等等;

製造端,臺積電與三星後來居上,Intel尚且自顧不暇。

此時,Intel正在幹什麼呢?技術端繼續努力攻破10nm、7nm等先進製程,產品端雖然不再以PC爲中心,但是核心依舊沒有逃出PC、服務器這兩大市場。

採用IDM模式,意味着Intel即便芯片設計上技術再創新,也只能依舊止步於10nm,反觀競爭對手,不管是AMD的最新款PC處理器,還是英偉達新近發佈的首款CPU,均採用了5nm製程。

同時,先進製程上的缺失,意味着Intel也不能很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這不,蘋果拋棄了Intel,轉爲自研芯片,並將代工訂單交給了臺積電,與之操作類似的還有微軟、Facebook等服務器客戶,均開始自研芯片。

另外,IDM模式的背後也代表着高成本、不夠靈活。

自建芯片生產線,本身就是一件需要高成本投入的事情。以臺積電爲例,依據之前的公開報道,針對月產能2萬片5nm產線的投資額高達120億美元,雖然Intel的製程還沒有這麼先進,但是多個製程產線累積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成本支出。

與此同時,Intel的IDM模式也是不靈活的,應對市場快速變化方面效率較低。一旦產能有剩,意味閒置成本的增加,若是訂單多到產能不足以支撐,則意味着客戶產品的延遲交付,做不到產能的靈活調配。

顯然,那個Intel一家獨大、近乎壟斷市場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適用於那時的純粹IDM模式也不再適用於當下,反而成爲了一道桎梏。

相對於晶圓代工,IDM經營的難度似乎在加大。

以臺灣DRAM工廠Powerchip爲例,它在營收上也曾大賺,但是隨着2012年DRAM價格下跌衝擊,曾經的大賺轉爲大虧。這之後,Powerchip開始徹底轉型晶圓代工,產品範圍覆蓋DRAM、LCD驅動IC、電源管理IC、CMOS影像傳感器等多種類別。

2013年,Powerchip轉虧爲盈,直到如今都處於盈利狀態。由此可見,晶圓代工業務的市場利好。

而眼下,於Intel而言正是一個絕佳的轉型機會。

外部大環境中,市場端,正值全球產能緊缺,包括汽車、消費電子、家電在內的多個產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芯”,且三星、臺積電等頭部代工廠也已經排滿產能,但還是存在大量需求訂單;技術端,汽車芯片不需要7nm、5nm這類先進製程,28nm、14nm製程足矣支撐;政策端,美國政府大力推進製造業回國,尤其是半導體制造,拜登政府更是承諾將給予370億美元的聯邦補貼政策。

無需先進製程工藝、芯片緊缺兩年內不會結束、政府大力主持。對於Intel而言,這些外部條件恰好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它轉型過程中的高成本、訂單隱憂。

這一次,Intel或許能夠打破“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結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