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车陂街巷志丨车陂北牧大街,穿过闸门深处的时光

走过车陂祠前大街,见一岔口,人往左边一拐,身影已悄然进入了车陂北牧大街。

街巷有些窄,不闹,也不静,偶尔有三几辆骑自行车穿过,铃声轻响,不急不缓;也偶尔有三几个行人,足音轻轻,休闲自在。光影透过两边高墙的缝隙,落入狭窄街巷,斑斑驳驳。踩着斑驳的光影而去,仿佛也踩响了一巷的诗情与古意。

沿着车陂北牧大街走上十来米,就到了车陂北牧大街11号,只见两栋水泥楼房之间夹着一个低矮的门闸。门楼窄小,两个成年人并排走过都会有些摩擦。

门闸四周镶嵌着小青砖,青砖上挂有一块牌子:“天河区文物保护单位 北牧里闸门”。牌子下方写有:“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政府公布,二0一二年十月公布,二0一四年四月立”。门闸横梁上方还盖着已经逐渐从城市消失的瓦片盖成的瓦顶,一份耐人寻味的古意悠然荡出。透过不宽的门楼,可以看到前方小巷子,那斑驳光影,牵扯着人的思绪,让小巷绵延得悠长再悠长。

再往前走,便到了车陂北牧大街28号“车陂街道西岸社区居委会”,红红的“幸福西岸”四个大字,彰显着车陂人的幸福气质。居委会一旁还有垃圾收集点,绿色、黄色、红色、蓝色、灰色五种垃圾桶整齐排列,一旁还设有洗手盆,倒垃圾方便又干净。垃圾分类,美化环境,街上空气清新,车陂人都是爱护城市的积极行动者。

很惊喜的是,靠着居委会右边的车陂南北大街巷口,竟然又看见了一个矮矮的门闸,青砖泛白,残旧斑驳,横梁上还依稀可辨“南北”二字,还出现有一排圆洞。

站在残旧斑驳的“南北大街闸门”前,想一想青砖镶嵌的“北牧里闸门”,让我觉得彷如在面对着一个安安静静的时光老人。我一直在猜想,这个时光老人,到底有着怎样的时光故事?那存留着的一排圆洞,又仿佛是另一种是一把深邃的钥匙,到底能打开车陂怎样的时光深处?

土生土长于车陂的苏窝棣、苏金炽告诉我说,车陂从前有好几十个门楼,每条街巷都有,这些门楼皆历史久远,都是建村之后逐步建立起来的,别看这些门楼低矮不起眼,它也有几百年的历史,这是村人安全的见证,亦可以作为车陂建村的一种历史旁证。

对于我好奇的那些大块木头上存留着的圆洞,苏窝棣解释说,那是用于防范贼人偷盗,保卫车陂村的安全。以前横梁上和地下都有相对应的圆洞(现在地上铺上水泥,圆洞看不见了),村人进入巷子后,把一个个柱子插到圆洞,横梁上面再塞进一块木板,柱子就动不了,如果不是自村人,就开不到这个门了。柱子间相隔很密,一个人脑袋是钻不进去的,所以也不用担心小偷生更半夜会来偷盗。每天晚上,街头巷尾都下了闸门,村人就可以高枕无忧,一觉睡到大天亮,惬意又舒畅!

车陂现存的这些闸门和门楼,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窄小,两个成年人并排走过都会有些摩擦。苏金炽说,因为从前的农人都是用肩膀担挑,最多也只是用小巧的独轮木车或大板车,所以门楼口都建造得相对窄小,而这些小巧门楼,其实也可作为一种农耕文明变迁的生动记录吧。

欣赏了一番门楼风景,感受了一轮车陂的历史时光,再从“车陂街道西岸社区居委会”的右边小巷往前走去,倒是一派的民生风情:有酒家,有小食店,有小吃店,有休闲零食店,有免费存放快递处……关乎生活的枝叶,细细密密,一一呈现。

曾经在这段小巷,我吃到了很正宗的客家小吃,非常难忘。那是一家“客家精点美食”小店,忆仔粄、苎叶粄、珍珠粄、笋粄、艾粄等一应俱全,让我尽情地把客家“粄”尝个遍。

老板娘云姐,来自大埔。她曾现场做艾粄给我吃,如时光倒流,满屋的怀旧和欢喜。云姐和面、捏面团、包馅,做成一个圆圆的艾粄,再把圆圆艾粄放到一块竹叶上,然后放到大蒸笼里。很快,整个蒸笼内放满了绿莹莹的艾粄。再把蒸笼拿到烧开水的大锅上蒸。20多分钟后,出锅,满屋艾香四溢,嘴巴早已抵挡不住,开吃开吃!

“我也常常抵挡不住云姐做的粄”,在车陂西岸社区工作的娇娇说,云姐做的艾粄香又爽,用竹笋、香菇、肉料等制成形似“饺子”的笋粄,样子小巧,皮特别薄,料特别多,一咬满口留香。娇娇还说,她常喜欢到云姐这间小店买些“粄”拿回办公室,与同事一起吃香香的“粄”,大家吃得满心儿都是香香的。

只是,这一次走车陂北牧大街,“客家精点美食店”却早已不见踪影,甚为遗憾。生活就是这个样子吧,来来去去,相聚告别,但我相信,那一道道关于“粄”的美食,会成为不少车陂人记忆里不可忘却的温暖。

车陂北牧大街不长,也就两百来米长,编号从1号至36号,“车陂街道西岸社区居委会”位居中间,一边连接接两个古旧门楼,一边连接小巷民生风情。门楼是历史,民生是现实,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让北牧大街更生发出了一种长久的动人魅力。

告别北牧大街时,很巧合的是,遇见了三个小女孩,她们正站在“南北大街闸门”下,灿灿烂烂地笑着。清脆脆的笑声回荡在整条北牧大街,时光悠悠,历史漫溯,现实灿然。

穿过闸门深处的时光,那么美好,让人陶醉。

栏目介绍

e家君推出一个新栏目:《车陂街巷志》。文化就像胶片中的光影,哪一小片光影都有存在之美,让我们一起来发现街巷里有可能被忽略的车陂之美。

作家简介

潘小娴,作家,已出版《魅,自山中》、《云山花事经眼录》春夏秋冬四部、《美人香里说宋词》、《最美的游戏》、《建筑家陈伯齐》、《会飞的蒲公英》等作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