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晴妈 晴妈说

想了解更多亲子心理学和教育知识,欢迎关注“晴妈说”~

(连载还没结束,插播一篇有关最近热播电视剧的感触。明天开始恢复超级英雄系列的连载。)

最近好多人都在说《小舍得》里面的鸡娃、内卷、教育焦虑,不少育儿公众号也都给了解读。不止一个人希望我讲讲《小舍得》,讨论一下内卷的教育矛盾如何破解。

但我并没有看《小舍得》的兴趣,我反而觉得,对教育焦虑困顿的破解,从《山河令》里有最直接的答案。

教育内卷,不过也只是贪嗔痴的武林

在《山河令》中,有我们熟悉的传统武林江湖的“争夺”模式:各门各派争当武林至尊,因此门派之间少不了勾心斗角和势力纷争。江湖中人都在抢夺“琉璃甲”,因为“琉璃甲”号称能够打开装满天下绝学的武库,里面有《六合神功》,练成之后,可以成为绝世高手。

这个设定让我们想起金庸的很多书,尤其是《笑傲江湖》,所有门派无所不用其极地互撕,只想找到武林绝学《僻邪剑谱》。

找到武林秘籍,争夺武林至尊,在武侠世界里,这个模式几乎已经为人熟知了。

但《山河令》重点不在于争夺,而在于两个无心争夺之人,旁观他人的争夺。

一幕大戏,如果主角是局中人,喜怒爱恨难免陷入漩涡,但如果主角完全无心入局,那就会看到局中人种种看不到的虚妄。

因为抢夺琉璃甲,很多自诩名门正派的武林高手相互诛杀,江湖腥风血雨不停息,各门各派死伤惨重,伪善君子步步为营机关算尽,只想登上武林盟主之位,不惜牺牲。所有这一切,都让旁观者看起来可悲可笑。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被轻而易举的设局蒙蔽,为假的琉璃甲流血殒命。因为欲念蒙蔽了眼睛,识别不出明显的骗局。

这样的江湖,和教育的内卷江湖,何其相似。

在江湖——

为什么要求琉璃甲?因为可以得到武林绝学。

为什么要武林绝学?为了得到武林至尊的名头。

为什么要做武林至尊?没有理由,所有人都想做。

值得为此牺牲感情吗?当然,人人倾轧,哪有真感情。

在教育——

为什么要拼那么多辅导班?为了得到考试秘籍。

为什么要考试秘籍?为了得到学霸状元的名头。

为什么要做学霸状元?没有理由,所有人都想做。

值得为此牺牲感情吗?当然,人人内卷,哪有真感情。

如果问内卷中人,报这么多培训班,学这么多秘籍,值得吗?当事人肯定会答:当然值得,这是剧场效应,如果我家不学,其他人学,他们就会打败我,不得不学。

——类比于问江湖门派,冒这么大风险追逐琉璃甲,值得吗?当事人肯定会答:当然值得,如果我家不抢,其他人抢,他们就会打败我,不得不抢。

这就是局中人。

在剧里,我们看到为了争抢琉璃甲而兄弟反目、父子成仇、妻离子散、晚节不保,不知不觉叹一声“贪嗔痴,人心皆为鬼蜮”。

但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为了争抢学区房和辅导班名额,姐妹反目、母子成仇、家庭鸡飞狗跳,只觉得是一出《小舍得》,是人间真实,是世间公理。

修成高手的真正途径

《山河令》的好处,在于设置了两个完全的“局外人”,比杨过、令狐冲、张无忌、李寻欢的“局外人”程度更高。

这两个人,一个一心求死,一个只想搅局。前者曾经身居朝廷高位,因不得已而犯下罪责,受内心煎熬,自伤身体,只想求死以谢罪,对琉璃甲争夺毫无兴趣;另一个人,承受家庭的血海深仇,因此故意搅动琉璃甲之局,只想看江湖各门派内斗而自相残杀,他自己不想抢,却想看着天下人因争抢而同归于尽。

这两个人,由于采取了完全的旁观者视角,因此更凸显了局内人的执迷。他们自己不去争,却能看见其他人因为争夺而内卷、黑化、头破血流。

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才能看得出局中人为了争夺虚妄的琉璃甲,付出生命,有多么不值得。其中一集,主人公周子舒说:“说白了,这些争夺,不外乎想找到不劳而获大法。”

这句话说得再明白不过了。

其实追逐各种考题套路、秘籍,跟追逐“不劳而获大法”,又有什么区别呢?各种考题套路,不外乎是前人费力解题之后留的捷径,但这种“不劳而获大法”,根本无法获得真正思考问题的武功心法,只是自己给自己一场幻梦罢了。

倘若付出努力,就真能抢得秘籍称霸武林,那就也罢了;殊不知几乎所有人在这个过程中都只是炮灰,算计到尽头也是镜花水月。

那有什么真的能培养出高手/学霸的法子呢?

《山河令》,给我们两种方法的提示。

第一种方法:扎扎实实练基本功。

主人公周子舒和温客行,剧中的两大高手,都没求什么六合神功,而是跟着自己的师傅,用自己的刻苦和狠意,把基本功练到了上乘。能做到这一步,就已经可以独步天下了。周子舒对自己的徒弟说:能把本门功夫踏实学到十之二三,就已经是武林高手了。他训练徒弟,也是一样的踏踏实实,从拉沙袋开始,每一步琢磨透了,再慢慢精进。

实际上,真正的学霸,十有八九也是这样。

不疲于奔命寻找所谓的宝藏学习秘籍,不跟着其他人盲目奔跑,也不试图走捷径绕过最核心的问题,而是围绕基本功,踏踏实实思考。

这世上哪有什么一夜成名的武库秘籍呢?哪有什么非上不可的考试培训班呢?我跟人说过很多次,只要把学校课本真正学明白,就能考满分了。但是很少有人信我。

实际上,只要花时间踏踏实实琢磨明白教科书上的每一个概念、踏踏实实自己推导课本上的每一个公式,任何一个地方没明白,就踏踏实实自己琢磨,不走捷径,不随意找一本秘籍就练到走火入魔,不轻信江湖谣言,那么任何大考小考考到接近满分都是不成问题的。

学霸,就是能吃透基本概念的人。学霸不贪秘籍,但将一门功夫练透。

最好的方式,是于无声处成就你

《山河令》这部剧,告诉我们的第二种培养方式是什么呢?

第二种方法:于无声处成就你。

这种方式,来自于主人公周子舒和温客行的扮演者,张哲瀚和龚俊。在剧情中,两位主人公都是绝顶高手,武功不相上下,江湖地位势均力敌。然而在现实中,张哲瀚是上海戏剧学院音乐剧专业毕业、出道十余年的资深专业演员,演技扎实,唱歌水平是专业级别中的高手。但是龚俊除了面容出众、身材无可挑剔,其他才艺天赋能力均一般,无论是歌舞唱跳,还是演技或综艺感,在艺人群体里都不强,多年浮沉也没什么值得一提的作品。

当这两位演员碰到一起时,能力强弱之分是显著的,科班出身且经验丰富的张哲瀚,对比起模特出身而缺乏经验的龚俊,想要将势均力敌的对手戏演好,需要一番耐心的激发与培养。唱歌和综艺展示方面,龚俊需要补的功课更多,差距更大。

在这里,张哲瀚做到的是润物细无声。他做了几点,至关重要。

第一点:以展示而非说教,帮助龚俊找到感觉。

有一个细节很打动人,在片场的时候,张哲瀚和龚俊要演一场对手戏,导演和摄影都不知道演员是否已经调整好状态。张哲瀚示意摄影先不要开机,然后用自己的情绪和眼神带动龚俊,当感受到龚俊进入了同样的肃杀悲苦的情绪状态,张哲瀚轻微示意导演可以开机了。

在另外几个场合,张哲瀚用轻快调侃的方式,让龚俊放松下来,告诉龚俊可以根据情绪状态加戏,而不必一板一眼完全背诵剧本。到最后,不少经典台词都是二人即兴发挥的结果。

在这种亲身带动的影响下,龚俊的演技水平有了大幅度长进。

第二点:看见龚俊独特的优势,真诚地肯定他。

龚俊的天赋能力较弱,唱歌和协调性是目力可及的短板。但是,张哲瀚看见龚俊身上有一些通常比较少见的闪光的品质,例如真诚、认真刻苦、开心快乐、懂得关心他人,于是经常在一些公开场合赞扬他的这些品质。获得重要他人的认可,是一个人建立自信很重要的方式。张哲瀚发现的龚俊独特优势,常常是被世人所忽略的。于是龚俊在各个场合也越来越自信和专业。

第三点:退居次要位置,帮龚俊搭建脚手架。

张哲瀚并没有时时处处展现出自己的强,而是在很多时候,成为龚俊的陪衬,以舒服的方式让龚俊锻炼能力。例如在综艺中为龚俊伴唱,用插科打诨的调侃,让龚俊更能自然地表现,以及在最近的一次演唱会中,二人合唱,当张哲瀚得知龚俊对原调的把握较为困难,主动和调音师沟通,降了两个调演唱。虽然这样的方式在最后的演出中让张哲瀚自己有一定困难,险些找不到合适的曲调,但是龚俊发挥超常,把握住情势,当天演出大获成功。

事后张哲瀚表示,自己的失误并不重要,二人合唱中,通过调性调整能让龚俊发挥更出色、唱得开心、建立自信才是比较重要的。

这几点综合起来,就成为“成就一个人”完美指南,会带来温柔而强大的力量。

在公司团队中,我们想要培养一个下属,如果能身体力行让对方感知;如果能发现其优势,并真诚肯定;如果能帮对方搭建脚手架,让对方获得成就感,那么这位下属感受到的支持肯定是最强的,进步也一定是最大的。

在家庭养育中,我们想要培养一个孩子,如果能能够感同身受陪孩子解决问题;如果能发现其独特优势,并真诚肯定;如果能帮孩子搭建脚手架,让孩子获得成就感,那么孩子感受到的支持肯定是最强的,进步也一定是最大的。

《山河令》,真正打动我的是什么

上面所说的“于无声处成就一个人”,听起来很美好,也符合心理学原理,但在现实生活中,实行起来的困难在哪里呢?

困难在于,我们经常不确定,对方是否值得自己如此付出。

在公司里带团队,我们不确定一位下属是否值得自己这样用心力去成就。这位下属会不会走,会不会感念,会不会自私求利,我们都不确定,就很难这样倾心为下属铺就暖心成长之路。在生活里,我们不确定一位朋友是否对自己也如此赤诚,会不会理解自己,会不会辜负。

《山河令》最令人动容的点就在于:两个人都值得。故事讲述的这种“成就”,不是单方向的,而是双方向的相互成就。

从剧中角色看,两个主要角色相互改变,相互治愈。第一个人起初觉得生无可恋,但是因为遇到另一个人,觉得这世界还有活下去的动力。另一个人起初觉得这世界都可憎可杀,但是因为遇到这一个人,觉得也并不非要与世界为敌。

可以说,因为遇见对方,一个拿起,一个放下。这样的真诚关系,能让所有人动容。一个人,能让自己觉得这个世界可留恋。一个人,也能让自己执着的事情无可留恋。

这种相互的认可和改变,成就了两个人心底深处最深的理解。两个人因此成为知己,他们的付出都变得值得。

而在剧外,同样的相互理解和认可,也延伸到演剧和看剧的人。

很多人不知不觉被这种相互理解的亲密关系所打动,也唤起了内心深处对知己的需要。

在两个演员身上,就同样上演了令人动容的相互信任与相互成就。张哲瀚原本是敏感而较为疏离世界之人,于是被龚俊身上毫无保留的率真和简单快乐打动。龚俊原本是在无数工作中不加选择地疲于奔命,但因为感受到张哲瀚的帮助,让他也更加平静。出世者入世,入世者出世。

张哲瀚对龚俊的隐形帮助,是看中龚俊本人的真诚和纯净。在当前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能无条件信任,而对方也对自己无条件信任,殊为难得。

通通透透的理解和无条件的信任,可能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感觉。

在《冰雪奇缘2》创作手记中,主创团队说,爱莎是一个“成就者”,也是典型的神话英雄,是充满超级力量,将世界扛在自己肩膀上,要承受痛苦的磨难。安娜是一个“超越者”,也是典型的童话英雄,是一个普通人通过乐观在魔法世界获得成功。她们是相互的爱与成就。

在《山河令》剧里剧外,我们也看见这种神话英雄与童话英雄、“成就者”与“超越者”的关系,他们从对方身上看见对自我的认可,因此成为知己。

孩子,是我们和世界之间的桥

我之所以对《山河令》剧情感慨颇多,是因为我在之前的岁月里,有很长一段时间处于类似剧中周子舒的生无可恋的状态。

大学之后的十年,我都有一种“万事皆无味”的感受,不仅是觉得很多事情毫无意义,而且是连基本的喜怒哀乐情绪都很少,多数时候,我的灵魂感受都是处于人群之外的,即使是参加热闹的活动或聚会,也一样是元神出离。那段时间,最主要的困扰是,找不到什么让我觉得有意义的事物,总觉得红尘俗世来来往往都是看不开的烦恼,其他人忙忙碌碌求虚名可笑,而又没什么有价值的事值得留在这世上。

几次三番热闹的节庆里,我都有一种“不如离开这个世界”的冲动。

这种状态的来源有很多,在此就不深究,但要说一说后来的解脱过程。

实际上,“意义”这个词在世界上是经不起深究的。

如果深究细想,我们做的绝大多数事情都像是庸人自扰,没什么终极意义。

在路上低头爬坡的时候,只觉得我要进入更好的学校,进入更好的公司,获得更好的位置,把家庭经营得更好,获得更好的荣誉。

可是很多时候,当你真的有能力获得这些事物,会发现它们经不起追问。获得这些,然后呢?sowhat?这些事物就是让人忙忙碌碌终此一生的意义?尤其是当自己求不得,又不想求,夹在进退维谷的位置,这种追问更没有答案。

在我钻牛角尖到极点,觉得万事皆虚妄的阶段之后,我突然某一天,从孩子身上,看到了与存在合一的感觉的意义。

孩子的存在,是自身的感觉和自我外壳不分离的阶段,他们身上的快乐悲伤,都完全的投入和真实,那种快乐是发光的。这一点对我而言是最大的治愈。从此之后,我开始慢慢地发现了每一时刻的情绪感觉,一丝一毫地,把我早已淡弱的生命感受救了回来。我发觉对生活的情绪和感受,以及对此的觉察和意识,本身就是意义。

这是对生命和爱的觉察。

孩子对我的治愈,在于将我对生命本身的感受力唤醒。从此之后,我对自我人设的担心受怕放下了,对快乐的感受力也慢慢回到了身体里。

成年人终此一生,都未必能遇见如剧中一般相互看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知己,也未必能获得剧外张哲瀚对龚俊这样的默默成就,但我们作为父母,可以让孩子获得理想的关系。每一个孩子,都值得完完整整被看见、全然被信任。他们给我们全然的信任,让我们感觉到自我被爱。他们身上有光,给我们治愈自己的力量。我们可以给到孩子默默的托举与成就,不用担心孩子辜负我们或不值得。我们是“成就者”,让他们成为人生的“超越者”。

有“成就者”在背后,才是孩子在内卷的世界里活得出色的真正法宝。他们不需要追逐琉璃甲,我们就是他们的琉璃甲。

年轻的时候,写小说喜欢写“不被记录的真实”。我喜欢旁观并书写周围世界中不完满的现实,写那些隐藏在冠冕堂皇话语之下的破败与凄惶、孤独与脆弱。这种清冷旁观的现实感在去年出版的《长生塔》中达到极致(这本书记录了多年世间穿梭看到的人世种种),但最近两年突然不想再这样写了。

我开始发现从前不屑于去写的“浪漫文学”的意义。

如果说现实主义文学是写现实世界冰冷的真实,浪漫主义文学就是写那些不存在的光亮的梦。曾经以为写下世界的真相是更深刻的文学,但现在年纪大了,觉得这种刻意的深刻也不需要,谁不知道现实世界的倾轧冷漠凄惶呢,大家在文学中,想要的就是一点点做梦的亮啊。有时候那一点想象的光,才是对现实最好的超越。

于是我也开始写童话了,给孩子写童话,给成年人写童话(敬请期待我正在做的漫画和新的小说)。

我给孩子取名雨晴和书剑。我只希望我的孩子们,在这内卷的世界里能一生仗剑走马、快意人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走自己想走的路,遇见值得自己一生的知己,喝一杯酒,晒一晒太阳。

————————————————————————————

原标题:《说教育内卷,看《小舍得》不如看《山河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