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崖之上》:看起來很美,實際上很糙

  諜戰片的吸引力是“天生”的,就像《碟中諜》拍了那麼多部,但一有新片上映,人們依然趨之若鶩。這是類型片基於電影市場商業邏輯的“能力”,它們遵循固有的規則,即便成了套路,也有懸念和破解懸念的樂趣,就像是玩一個遊戲:規則非常明確,你也可以說那是套路,但是人們就是一遍又一遍,玩得不亦樂乎。

  諜戰片總有幾個百試不爽的慣用“招數”,以劇情而言自然是懸念和反轉,以人物而言自然是互相的“滲透”。在這兩大基礎性要素之上,各種層層反轉推波助瀾,加上精心動魄的“動作戲”,一部出色的諜戰片總能看得人燒腦又刺激,給人帶來腦力和感官的雙重娛樂。

  於張藝謀的諜戰片首秀《懸崖之上》而言,毫無疑問這是一部看起來令人頗感愉悅的“爽片”。影片開頭幾個“空降”冰天雪地森林的鏡頭乾脆利落,而且情節推進非常迅速,因此在極短的時間裏就能“抓住”觀衆。迅速出現的還有“反轉”,影片纔剛剛開始,原本來接應的人卻成了“特務”,“意外”來得快速而迅猛,正是《懸崖之上》能吸引人的關鍵所在。

  叛徒隨之出現,正反雙方於是開始鬥智鬥勇,反方中的某位重要人物,果然就是臥底。該臥底嫁禍他人的本事也確實令人驚歎,更不要說特務密佈之下緊張氣氛的營造,以及兩個小組、4位共產黨特工的步步爲營、“牢房”中慘絕人寰的酷刑。各個因素堆積,影片可謂從頭到尾都很吸引人。

  但看完之後,《懸崖之上》卻總讓人覺得少了點什麼。打個或許不太恰當的比方,就像我們拿到一個製作精美的工藝品,被上頭的花紋深深吸引,把玩半天,卻不知道這個東西到底是幹嗎用的。《懸崖之上》不缺乏細部的精雕細琢,缺的是大的邏輯動力。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影片交代此四人小組的任務是救出王子陽並將其送出境以揭露日本人的罪惡行徑。但看完整部影片,你會發現它和王子陽其實沒有一丁點兒關係,完全就是四人小組和特務之間的鬥智鬥勇。再一個,這王子陽到境外揭露日本人暴行,爲何如此重要,以及出去之後對整個戰局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等等,這些在片中全無交代。在我看來這是導演對大的邏輯結構的草率。以諜戰片的類型邏輯,你要解決的事情越“大”,你的行爲所產生的影響越強烈,你血雨腥風的付出才更值得。當然不用總是說你的行動拯救了地球,但你的行動總要有一個紮實的目的,在短短兩個小時的電影中,這樣的目的越具體、越紮實,其所激起的情感效果就會越好。

  進一步來說,《懸崖之上》的精彩,也只是看起來如此,很多地方明顯缺乏嚴密的邏輯力量。或許有人會說,我們沒有必要要求影片的每一個細節都絲絲入扣、在邏輯上無懈可擊,只要給人這樣的“感覺”和“效果”就行了。但我不這樣認爲,因爲諜戰片自有其邏輯要求,既然拍的是諜戰這一類型,對邏輯的要求當然要更高。以此觀之,《懸崖之上》的很多地方都讓人感覺在邏輯上太草率,以至讓人“很不舒服”。比如前一個鏡頭是張憲臣爲小蘭搞到了票,後一個鏡頭卻找不到小蘭了;比如一幫人在車站嚴密搜尋小蘭,小蘭危急中“梆梆”開了兩槍,卻沒有引起別人的注意;比如秦海璐飾演的王鬱費盡心機穿過了大使館,你卻不知道她最後幹嗎去了。而張譯飾演的最有經驗的張憲臣,之所以被捕,居然是因爲自己忍不住下車去查看那小叫花子是不是自己的兒子。不是不能去找兒子,而是基於特工的“職業要求”,不能在千鈞一髮之際去找兒子,要找兒子,可以在其他時間找啊。也就是說,張憲臣之所以被捕,是因爲自己的失誤。這樣的地方多出現幾個,毫無疑問會讓一部諜戰片的邏輯強度大幅下降。

  換句話說,《懸崖之上》看起來是一個精雕細刻的把玩件,仔細端詳才發現,它離工匠的精雕細琢還相差甚遠。於是只好用煽情,用酷刑,而酷刑的過度展現是另一種“煽情”,用過了就會導致笑場。《懸崖之上》的笑場出現在張憲臣第二次被注射迷幻劑時。至於煽情,則完全是贅疣,導演浪費了一條“找孩子”的好線索,草率地想要觀衆跟着片中人物流淚,其實是看輕了觀衆。

原標題:《懸崖之上》:看起來很美,實際上很糙

值班主任:高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