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從樹上爬下來的那一刻起,就決定了社會的不同分工,該創造價值的創造,該管理秩序的管理,而後經歷無數次的變革確定了人們的職業立場。

我們適逢其會趕上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分工變革,互聯網現在已經深深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

如果大家都去種地,那就回到了農耕社會。

如果大家都去做管理,誰會去做被管理的那一個?

如果大家都去從事互聯網,那……

互聯網的本質是爲了方便信息交換,它本身並不會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如果有,那也是黨中央所期待的那樣,以快捷交換信息的優勢推動高、精、尖端科技的發展,爲整個人類做出相應的貢獻。

拋開這些,剩下也就只是致力於服務於各行各業的發展。

而實際情況卻是,這些服務佔用了更多的的人力、創造力,成爲了各個行業的引領先驅。

如今,無論從事哪個行業,有誰敢說完全脫離於網絡。

這本身就是一種病態,以前農民靠天時喫飯,手藝人靠技術喫飯,商人靠商業嗅覺喫飯,管理者靠統籌能力喫飯,現在幾乎都要靠互聯網喫飯。

但凡你不利用互聯網做事,一定會敗得體無完膚,衆人還會說你不順應時代。

而你當真順應了時代,便會發現進入了一個死循環,你再也做不了主,要想做得更好,只有對網絡理解的更深刻。

可這些深刻的理解對於你本身做的這件事有沒有幫助?

答案是:否。

它並不能讓你的事做的更好,有的只是你把服務發揚的更加徹底。

你的職業技能並沒有提高多少,大多數情況下反而呈倒退的趨勢,雖然不是絕對,但肯定會有影響。

互聯網的便利沒有錯,而是掌握互聯網技術的這些人把這技術用錯了方向。

如果網絡只是讓所有數據都透明化,這本身也是沒有錯的。

錯的是有些人利用這種透明化的機制來主導市場。

如果互聯網只是作爲一張公正、公平的展示牌,那它就會引領大衆呈現出一種良性發展。

而如果互聯網只是讓一些人謀取私利,就像打開了潘多了魔盒。

它就具有了左右所有行業的生殺大權,沒有人可以逃離。

網絡更應該承擔起社會的監督作用。

就像公檢法機構一樣公正嚴明。

而不應該成爲資本的聚集地。

試問如今國內的資本巨頭集中在哪一個區域?

毫無疑問,互聯網。

如同標題所說,如果所有人都去送外賣,最後由誰來買單?

這真的正常嗎?捫心自問中。

(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自己,如有冒犯請多見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