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1深度丨“新冠疫苗专利放开”难救急 中国扩大疫苗产能模式或更靠谱

一石激起千层浪。

近日,美国政府宣布支持放弃新冠肺炎疫苗知识产权专利的决定,引发全球广泛热议,各方态度也不一。世界卫生组织称其为“里程碑时刻”,表示热烈欢迎。然而德国、瑞士等欧盟国家以及众多跨国药企表示了强烈反对,他们表示,美国考虑的具体方案中还有许多重大的疑问没有得到解答。

当前,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背景下,推动新冠疫苗专利放开,提升疫苗产量对早日终结疫情危机具有重要意义,但这绝非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某一个国家能决定的事。正如美国贸易部长戴琪表示,美国将参加WTO相关提案的谈判,但这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才能解决。

对此,业内认为通过放开专利提升疫苗产能短期难实现。辉瑞mRNA新冠疫苗发明人之一、BioNTech首席医疗官图雷西认为,这样做没法在短期内提升疫苗产量,因为疫苗生产涉及超过5万个步骤,都必须精确执行才能保证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需要有经验的人员、设备、原材料,缺一不可。

不过,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在快速扩大疫苗产能,提升全球疫苗可及性上,中国的做法或更为靠谱。目前中国在扩大疫苗产能上走出了一条“内外兼修”之路,内部多管齐下扩大产能,外部“走出去”合作建厂,实现疫苗生产本土化。目前中国与阿联酋合作打造的疫苗生产线已启用,与埃及、马来西亚等国已签署本地化生产合作协议。

推动疫苗专利放开难一蹴而就 

当地时间5月5日,美国拜登政府发表一项决定,表示政府支持放弃对新冠肺炎疫苗的知识产权保护。

这一声明引爆全球舆论潮,而反对的声势看起来更强。

针对美国这一声明,德国和瑞士都鲜明地表示反对态度。当地时间5月6日,德国政府发言人表示,美国的计划将给疫苗生产带来“严重的麻烦”。她强调,限制新冠疫苗生产的因素是生产能力和高质量标准,而不是专利。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的源泉。

此外,瑞士联邦经济事务秘书处当地时间5月6日发表的一份声明指出,美国宣布放弃新冠疫苗相关知识产权专利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决定,但是美国考虑的具体方案中还有许多重大的疑问没有得到解答。瑞士将评估美国的这一决定。

这份声明还表示,瑞士仍然坚信,在目前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放弃知识产权专利,并不能确保公平、可负担、快速地获得新冠疫苗、药物和诊断试剂。 

此外,美国这一决定更是遭到了众多药企及行业组织的强烈反对。制药界批评美国政府决策错误、令人失望。

美国药品研究和制造商协会(PhRMA)对拜登政府支持放弃知识产权保护的做法表示了尖锐的反对。该协会的成员包括阿斯利康、辉瑞和强生等疫苗制造商。“在一场致命的大流行病中,拜登政府采取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步骤,这将破坏我们对大流行病的全球反应并损害安全。”

美国商业组织警告“放弃知识产权将减缓创新速度无益于疫苗的实际供应。”生物技术创新组织Michelle McMurry-Heath表示对政府“放弃对美国独创性的保护”感到非常失望。欧洲制药工业和协会联合会6日表示,美国支持放弃新冠疫苗知识产权的行动是短视的,放弃疫苗知识产权将使打败病毒更加困难。

据了解,专利权及其他知识产权属于私权,这些知识产权掌握在企业手中,美国政府声明只是“支持放弃新冠疫苗的知识产权专利”,实际上是指美国政府支持WTO讨论放弃实施Trips协定中的部分条款。

更严峻的问题是,放弃专利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很多棘手的问题等待解决。

一方面,在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下实现专利的豁免也并非易事。路透社的报道强调,美国政府豁免新冠疫苗知识产权仍需WTO敲定一项协议,这一过程可能需要数月时间,而且可能最终豁免范围远比最初提议的要窄,期限也短得多。 

另一方面,暂时豁免疫苗知识产权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生产力。辉瑞mRNA疫苗的发明人之一、BioNTech的首席医疗官图雷西认为,这样做没法在短期内提升疫苗产量,因为疫苗生产涉及超过5万个步骤,都必须精确执行才能保证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需要有经验的人员、设备、原材料,缺一不可。

在国际制药生产联盟(IFPMA)看来,放弃疫苗专利权并不会增加疫苗产量,政府真正要做的应该是消除贸易壁垒,解决供应链瓶颈和原材料短缺问题。美国药学研究与制造商协会则指,若豁免专利将进一步削弱本已紧张的供应链,助长假疫苗的扩散。 

此外,发展中国家能否参与疫苗生产仍取决于药厂态度。即使政府强制授权,由于疫苗生产方法并不属于“专利保护”范畴,而是以“商业机密”形式被保护起来,没有原厂主动传授技术,其他国家和药厂便不可能复制生产。

中国扩大疫苗产能模式或更靠谱

由此可见,“新冠疫苗专利放开”之路漫漫,要想短期内扩大疫苗产量也不现实。

然而,如不能快速扩大疫苗产能,就不能提升疫苗的全球可及性,更无法早日终结全球疫情大流行。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推动“新冠疫苗专利放开”实难救急,相比之下,中国目前扩大疫苗产能的方式似乎更加靠谱。中国已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了扩大疫苗供给,中国开启了“内外兼修”扩产之路,内部多管齐下扩大产能,外部“走出去”与第三世界国家合作建厂,推动疫苗生产本土化。

5月6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疫苗车间三期工程顺利封顶,作为全球最大疫苗生产车间,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后,中国生物的新冠疫苗年产能将达30亿剂。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扩充新冠疫苗原液的产能和制剂分包装的能力,以扩大新冠疫苗产能。

此外,4月29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副总裁张云涛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了进一步保障新冠疫苗的供应,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统筹布局了国内资源,扩充新冠疫苗原液的产能和制剂分包装的能力,目前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正利用所属的长春、兰州、成都、上海等生物制品研究所的分包装能力来扩大新冠疫苗产能。

“按照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的规定,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委托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等企业承担了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冠疫苗制剂分包装任务,这也是符合国际惯例的。”张云涛表示。

这标志着中国新冠疫苗生产开启了CDMO(全程合同定制开发与生产)模式,以扩大产能。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目前多款中国新冠疫苗已经在多个国家获得紧急使用授权或获批上市。如,截至2021年3月,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已在5个国家批准上市,在5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接种;截至目前,康希诺生物新冠疫苗已先后获得墨西哥、巴基斯坦、匈牙利、智利紧急使用授权。

在国外,中国企业则是通过CDMO模式或者合作建厂的方式来保障疫苗生产供应。

康希诺生物相关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康希诺生物新冠疫苗目前即是在当地找合作方进行CDMO模式生产。

此外,“走出去”合作建厂,实现疫苗生产本地化也是中国企业扩大疫苗产能、保障全球供给的重要途径。

据“中国生物”官方微信披露,3月28日,中阿两国外长共同启动并连线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与G42集团合作新冠疫苗原液灌装生产车间,共同见证阿联酋与阿拉伯地区首批新冠灭活疫苗正式分装下线。这是阿联酋本土第一款新冠疫苗,也是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与阿联酋G42集团共同组建的生命科学合资企业生产的新冠灭活疫苗,命名为Hayat-Vax,寓意生命之苗。合资公司于3月29日发表声明透露,疫苗工厂拥有3条灌装线和5条自动包装线,疫苗年生产量将达到2亿剂。

此外,国药集团也与阿根廷相关企业就在阿根廷国内合作生产国药集团新冠疫苗达成共识,并决定将立即就有关技术细节问题展开协商,争取尽快开工生产。

4月21日,国内另一家新冠疫苗生产企业科兴生物同埃及VACSERA公司代表分别在北京和开罗举行关于中国新冠疫苗在埃及本地化生产合作协议的签署仪式。

3月11日,当时还在阿联酋访问的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武契奇公开表示,塞尔维亚将与阿联酋和中国一起建立疫苗工厂,生产中国国药中生研发的新冠疫苗,计划在今年10月15日投入运营。

早在去年11月18日,中国还与马来西亚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马来西亚政府关于疫苗开发和可及性的合作协定》。该协定是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我国政府与外国政府签订的第一个政府间疫苗合作协定。今年4月23日,马来西亚卫生部宣布,马监管部门已同意批准在马来西亚本地完成灌装的中国科兴公司新冠疫苗有条件注册,以供紧急使用。

毫无疑问,中国不断扩大新冠疫苗产能,将会填补全球疫苗供应缺口。

(作者:朱萍,实习生,王帆,魏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