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進入第二年之際,有關通脹、資本外流或公共債務的擔憂開始在發展中國家浮出水面。但有一個角落是例外。

在亞洲,政策制定者沒有被這些典型的新興市場煩惱佔據太多精力。他們的經濟看上去欣欣向榮。

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過去三十年的慘痛教訓--從1990年代末期亞洲金融危機到2008年全球危機,再到2013年“減碼恐慌”,導致亞洲國家採取了很多防禦措施。

“亞洲國家從過去的危機中吸取了教訓,建立了抵禦能力,”野村控股在新加坡的經濟學家Sonal Varma表示。

現在,亞洲擁有龐大外匯儲備,更強的金融體系和無可爭議的世界製造業引擎地位。與發達國家一樣,它們的股市也在新冠疫情期間上漲,其它新興市場股市則下跌。

在眼下全球新冠疫情最嚴重的印度,央行行長提到了外匯儲備緩衝力量,該國外匯儲備自2000年以來增長了九倍以上。印度央行行長Shaktikanta Das週三推出新支持措施時說道:“這給了我們應對全球溢出效應的信心”。

與之類似,印尼和泰國外匯儲備在此期間分別增長了四倍和六倍,並保持在紀錄高位附近。

得益於此,亞洲決策者們很大程度上不像其他新興市場同行那麼憂心通脹。

隨着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和食品、能源、原材料價格飛漲,巴西、俄羅斯和土耳其等新興市場國家今年被迫加息,儘管它們的經濟還在從新冠疫情衝擊中復甦。

相比之下,亞洲央行的口徑與美聯儲更像--稱任何價格上漲都將是適度和暫時的。2021年到目前爲止,亞洲新興經濟體無一加息,根據彭博數據,預計只有巴基斯坦年內可能加息。

TD Ameritrade分析師在4月19日報告中稱,預計亞洲地區今年通脹率仍會像2020年那樣低於央行目標水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