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同學間互相約着,帶着家人逛了兩個城市。算算武漢長沙都呆了差不多兩天(高鐵萬歲),都是本地人全程陪遊,也算是深度體驗了,還是有許多有意思的現象,分享一下體驗,比較一下區別。

一、才飲長沙水

先說長沙,畢竟熟悉一些。現在外地人想來長沙,九成九是因爲美食。文和友、茶顏大家都能理解,還有個隱含寶藏其實是火宮殿。而且真正全國廣泛影響力的只怕還是火宮殿。臭乾子的營銷可是有主席加持的,考慮到年齡層覆蓋,火宮殿其實是個王炸。老一代有主席情感,小一輩有臭乾子的神祕主義拉動,所以火宮殿帶動了坡子街。至於網上吹噓坡子街派出所是熱點,哎,順路拍照而已。周邊解放西和文和友面前,派出所才真是蹭的熱點。

出寶是一種長沙式的幽默。

另外一套組合是橘子洲頭和嶽麓山,這兩個地方也是彌補了喫飽了沒事幹的空檔。得感謝長沙造物者,很少城市有自然景點在城市中心附近的,得天獨厚,反而沒什麼好說的

還有一套是省博和烈士公園,這個就屬於亟待提質的部分了。烈士公園其實有很大提升空間,和省博配合起來,遠一點的規劃,應該向西湖學習,全開放,改造周邊的舊城區,提高商業品質。這條線路目前虎頭蛇尾了,烈士公園可以從城市生活綠地,向着年嘉湖改造角度考慮下,不然兩個景點加起來,一上午就得走人,巨大客流浪費了。

其它的太平街和賈誼故居組合就不提了,沒弄起來。小喫其實也沒有特色,擠得不得了。頂多路過逛逛而已。長沙城區小,景區集中,客流一大,會影響旅遊體驗。現在的品牌知名度提高了,是機遇,但也有風險,來過的人體驗一差,容易引發口碑反轉。排隊是熱度,但全體排隊,東西再好喫不上,怎麼着也不是個好的旅遊體驗。

長沙得開發點周邊項目了。

二、又食武昌魚

武漢不熟一些。在長沙喫了一天半後,我們來到武漢,明顯感覺武漢飲食行業缺乏底蘊。和湘菜的特立獨行相比,湖北菜系明顯不南不北,沒有特色,幾條美食街都去了,武昌魚也喫了(這個非常意外的是,本地人也不怎麼推薦武昌魚,也嫌刺多),武漢喫的幾頓飯少有驚豔的感覺。武漢本地人認爲的美食是早餐,“過早”,武漢的早餐確實非常豐富且味道很好,但是不符合當代年輕人的生活節奏,所以用早餐來吸引旅遊非常尷尬,因爲-------起不來,謝謝。

個人再指出個武漢美食最大的問題,我們比較一下兩地美食:

武漢熱乾麪、豆皮、湯包、糊湯粉、燒麥、面窩...

長沙臭乾子、口味蝦、奶茶、糖油粑粑、米粉...

你各能喫下幾種?武漢的碳水化合物套餐問題就在這。

武漢有個類似嶽麓山的王牌景點:長江和黃鶴樓。你能想象要是洞庭湖+岳陽樓在長沙會有多不得了。武漢在地理上做到了,但是,他們可以說把黃鶴樓做成了中國最失敗的景點。去過的都明白,小區公園+仿古建築,擠上去兩分鐘擠下來,你再有滿腔文藝細胞,也只換了一身臭汗。不提了。武漢人自己也不去。強烈的不建議,武漢旅遊口碑一半毀在這。

東湖其實非常不錯。但因爲有個西湖,東湖就不怎麼行了。貨比貨得扔。西湖爲了你能不枯燥的走一圈,幾千年的人文打造了無數地理,東湖有幾塊非常漂亮,但是,沿途有無數個原因逼你離開。某些部位,連休息的地方都少。倘若能閒下來,選個人少的時候,騎個電動車在東湖轉一轉,應該是非常不錯的

冷靜分析下,短途旅遊,武漢和長沙差不多,但長沙勝在有美食和人文景點集中,差在交通和環境。人多太影響心情了,反正茶顏等動不動排長隊的場面看多了特別糟心。武漢商業佈局好,不擠,長假旅遊的舒適度高。城市有老派風格,缺點是缺乏特色,旅遊不能只是商超美食城。能吸引人的是城市人文和歷史景觀。

兩個城市都要向杭州和重慶這種旅遊城市學習,旅遊得謀篇佈局,像城市布展一樣,把遊客動線安排好。

網友熱議

愛在指尖:武漢市區都不好玩,看黃鶴樓下簡直就是棚戶區。

一臉倉白:五一都不敢去市中心,去朋友家坐了趟地鐵,人多得嚇人。

關於德國的念想:長沙要向杭州學習,湖南其它城市真的要向長沙學習。

愛喫奶油的YOYO:長沙人會搞事,我喫過最好的燒烤在長沙,岳陽燒烤,湘西烤串真的要去長沙學習下,環境衛生味道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lyblxz:市民城市,追求層次不高。學學北上廣吧,文化纔是頂流,喫喫喝喝的事情搞不長久,再是什麼美食生命週期都短

香樟林:親身體驗,不錯的感覺和評價,其實長沙已經向新區發展,可能大家都感覺有點遠。五一商圈當然會擠得很,無法拓寬的街道,除了人還是人。梅溪湖、洋湖應該都是不錯的人員相對少的地方,商業不太繁榮,可能也是人們不願意去的原因。

來源丨紅網論壇網友@臨兵鬥者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分享轉載請註明作者!

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