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聞

靳東喫糉子蘸墨水,林永健墳頭藏祕密20多年,這劇都是“冷知識”

這應該是《覺醒年代》之後又一部高水準“獻禮”大作,單從上百位明星的助陣就可以看出,《理想照耀中國》積蓄了多麼強大的力量。

而它首播的時間節點也非常之好,恰逢五一勞動節,這也暗示着無數勞動人民曾經爲中國付出的努力。

不同於《覺醒年代》闡述的各種革命偉人的歷史事蹟,這部稍顯“冷知識”的《理想照耀中國》則是把視角定位到了衆多曾經被忽視的羣體上。

從第一主題單元的故事來看,一集“共產黨宣言”就牽出了兩段不爲人知的感人事蹟,雖然都只是微不足道的小故事,卻深深地震撼到了觀衆的內心。

中國的成長既伴隨着偉大的貢獻,也伴隨着默默無聞的奉獻。

01真理的味道

《理想照耀中國》首播第一集的內容其實並沒有採用太通俗的手法來拍攝。

細心的觀衆會發現,靳東飾演的陳望道臺詞並不多,很多時候都是一臉沉默地站在屏幕前,讓人產生各種的聯想。

靳東出場的時候,恰好是一組長鏡頭下的爭辯,多個角色輪番上場,視角不停轉換,當固定到靳東的位置時,他是在場唯一一個保持沉默的人。

這一章節的主題是“真理的味道”,說白了導演要表達的是一種感知,不是演員用臺詞來表達,而是觀衆用心來體會角色的情感。

作爲《理想照耀中國》的開篇,這種稍帶詩意的劇情渲染,非常符合整體故事的節奏。

其中最經典的鏡頭,也是最能表達章節核心的劇情就是靳東翻譯《共產黨宣言》那一段。

陳望道廢寢忘食地專心翻譯,從天黑寫到天明。母親心疼兒子,親手剝糉子給他,還特意配上一大碗紅糖。

當母親囑咐他別忘了喫飯時,陳望道拿起糉子在墨汁中蘸了一下,就塞進嘴裏,最後還不忘說一聲“真甜”。

沒錯這就是真理的味道,當迷茫的人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真理的意義時,連墨水都是甜的。

這種感知真理的狀態其實一直充斥在鏡頭中,從擁擠的人羣中陳望道淡定的遠望、瀰漫的細雨中獨陳望道獨自打傘、還有哪一張伸向弱者的火車票。

不得不說,第一集的鏡頭感太強了,這樣的一種開局把《理想照耀中國》瞬間抬高了一個層次,這是一種至高無上的追求與信仰,也是對真理的一種自我感知。

當觀衆以爲真理的味道就是陳望道嘴裏的那一口墨水時,其實這種味道早已經在每個鏡頭中流露出來了。

02守護

《理想照耀中國》最絕的就是每一章節的銜接與搭配。

“真理的味道”把覺悟抬高到了一個層次,隨後的“守護”就把這個覺悟瞬間拉低到了生活中。

同樣是關於“共產黨宣言”的故事,正因爲有了靳東在前邊深情的鋪墊,才讓後續的故事有了更強的渲染力。

“守護”講述了一段真實發生的小故事,它小到絕大多數人根本不曾聽說過。但是當它重現在幾十年後的今天,相信看過的人都落淚了。

林永健無論是演技還是角色的匹配度上都給了我們莫大的驚喜。張爵謙這個中國最平凡樸實的老人,用自己的信念守護了兒子的承諾。

在那個革命者備受摧殘的年代裏,信仰是唯一支撐下去的希望。當兒子把“共產黨宣言”交託給張爵謙時,這個老人開啓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爲了保護好這個祕密,他爲兒子搭建“衣冠冢”,頂着閒言碎語爲兒子守靈20多年。

他送走了陪伴一生的牛,也沒能等回兒子的任何消息。

這是一種平凡的父愛,是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承諾,更是他對兒子活下去的一種期望。

李永健飾演的張爵謙是以第三視角來展現這段歷史的背景。他不是革命者,面對傳單老人一臉迷茫,看到革命者被打死,他又滿臉驚恐。

這場陌生人蔘與的革命故事,用人性最真實的一面照耀了觀衆。

03

《理想照耀中國》的核心就是“理想”二字,這其中不僅僅包含了那些革命的歷史,也有很多新中國成長後期的故事。

從內容上來看,有關注體育故事的《冰與火》、有關注鐵路建設的《173米》和《時光列車》、有關注軍事領域的《冰糖》、還有關注個體戶羣體的《紐扣》等等。

40集囊括了衆多領域,每一個都是我們不曾聽到和看到的故事。

這些來源於生活的故事,其實真的就是導演組在全中國範圍內徵集而來的。每一個故事的背後都承載着人民的理想。

而這些故事的主演不僅僅有老戲骨的傾力助陣,也有衆多頂級流量明星的加盟。

張藝興、王一博、趙麗穎、譚松韻等演員更是直接把這部劇的熱度拉到了頂點。

如此既有演技,又有熱度,故事內容又是如此冷門獨特,不火是真的難了。

唯一的缺點就是更新太少了,每集只有20多分鐘,實在不夠看啊!#電視劇理想照耀中國#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