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北京5月8日電(記者 任思雨)被年輕人追捧的音樂節,迎來大爆發了嗎?

5月6日,大麥發佈《2021五一檔演出觀察》,報告顯示,“五一”小長假期間,線下專業演出超3800場,其中Livehouse、脫口秀、音樂節票房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幅較均超250%。

而在社交網絡上,“秦昊看伊能靜演出”、“王菲在草莓音樂節又把帽子蹦丟了”、“山東一男子音樂節穿防護服蹦迪”等話題先後登上熱搜榜,原先被視爲小衆娛樂活動的音樂節,已開始成爲大家喜聞樂見的生活方式之一。

來源:微博截圖。

音樂節成假日“新標配”

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監測,今年“五一”假期期間,全國演出場次約1.4萬場,演出票房收入8.6億元,假期觀演人次超過600萬,其中旅遊演藝觀演人次佔總數的40%以上,音樂節、演唱會觀演人次佔總數的12%。

從去年“十一”假期到今年的“五一”假期,音樂節已經越來越多地成爲人們出行娛樂的熱門項目。

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小長假,超四成用戶選擇音樂節作爲度假休閒首選,購買音樂節的用戶裏有六成用戶選擇跨城觀演。草莓音樂節、迷笛音樂節、國潮音樂節、咪豆音樂節在多地開唱,崔健、朴樹、許巍、新褲子、痛仰、王嘉爾等知名音樂人和樂隊都在參演嘉賓之列。

2021北京草莓音樂節在北京世園公園舉行。來源:視頻截圖。

樂迷們忙着音樂節“趕場”的同時,音樂人們更是忙着“分身”,根據五條人樂隊的公開行程,四天內他們分別轉場常州、上海、南京、北京參加音樂節,“演出就是我們的勞動”,他們在微博上感慨道。

大麥數據顯示,五天小長假裏全國共有56場音樂節,比2019年同期提升了37%,票房和觀演人次同比2019年分別增加了252%、173%。

來源:大麥《2021五一檔演出觀察》。

總體來看,假期期間現場演出強勢復甦,音樂類、劇場類、曲苑雜談等各類演出供給豐富,票房增速明顯,頭部項目消費力強勁;以文帶旅漸成趨勢,地域消費偏好逐漸打破;市場消費結構趨於年輕化,尤其是00後的消費力明顯提升。

家門口也能看音樂節?

從今年“五一”假期可以發現的另一個新變化是,音樂節正在大規模開拓“新領地”。

與2019年、2020年相比,今年音樂節可謂遍地開花,各大品牌音樂節不僅在北京、上海等城市集中,更向山東濱州、江蘇常州、河南焦作、海南萬寧等二三線城市下沉。

來源:大麥網截圖。

從行業角度來看,垂直類的音樂節數量也在不斷增多,如湖南長沙YOLO音樂節和海南萬寧日月灣M_DSK音樂節主打說唱音樂,成都戰國迷笛音樂節主打重型音樂,海南小草莓親子音樂節則主打親子主題,爲不同音樂偏好的用戶提供了細分品類的音樂演出選擇。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音樂節正在成爲一些城市打造文旅品牌、爲假日引流的“硬招牌”。大麥數據顯示,“五一”長假期間,多場音樂節落地到旅遊城市,如常州太湖灣音樂節、常州新龍森林音樂節,萬寧日月灣M_DSK音樂節、焦作雲臺山音樂節等等。

例如,今年“五一”期間受到歡迎的山東濟南迷笛音樂節和濱州迷笛音樂節,背後就有當地政府在政策、配套服務等方面提供的大力支持。

據媒體報道,在濱州迷笛音樂節開始之前,當地僅用時20余天,就完成音樂節前期280餘畝場地平整,18000平米的草皮鋪設,7000餘個停車位的規劃,3000餘米的圍擋搭建、140餘間衛生間的建設及露營、飲水區等各功能區的籌備建設;而爲配合濟南迷笛音樂節,濟南地鐵還將1、2、3號線運營時間延長至24點,並且在22點-24點之間將行車間隔調整爲10分鐘。

2021濟南迷笛音樂節、濱州迷笛音樂節海報。

由音樂節帶來的消費引流也相當可觀。據主辦方統計,濟南迷笛音樂節來自省外的樂迷佔65%左右,粗略估計,當地假期期間的文旅相關消費帶動增長20%左右。另據大麥數據,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海南萬寧日月灣M_DSK音樂節也讓縣級市萬寧躋身全國前十。

觀衆需要什麼樣的音樂節?

但在音樂節遍地開花、門票水漲船高的情況下,觀衆的體驗得到充分滿足了嗎?

從去年國慶節到今年“五一”小長假,音樂節票價上漲的話題經常被人們提起。在一些觀衆的印象中,過去幾年音樂節的單日票價往往集中在80至200元,而今年小長假期間,個別音樂節單日門票已經達到500元甚至千元以上。

來源:大麥網截圖。

至於音樂節漲價的原因,業內人士分析稱,一方面是疫情防控政策下門票發售數量有限,另一方面是各個方面的製作成本越來越高,特別是部分藝人的出場費,近年來在樂隊、說唱綜藝的加持下,一些音樂人的身價大幅上漲,此外自帶人氣和粉絲的流行歌手加入,在提升音樂節知名度的同時也提升了票價。

儘管音樂節的消費熱情不減,但觀衆們對現場服務和觀演體驗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受全球疫情影響,音樂節演出陣容同質化現象愈發明顯。在海外藝人缺席的情況下,新褲子、痛仰、重塑雕像的權利、五條人等頭部音樂人輾轉各地演出,觀衆在音樂節上看到的也大多是老熟人而非新鮮面孔,如何在音樂節陣容和搭配上玩出新花樣,是主辦方需要考慮的問題之一。

音樂節通常在戶外舉辦,所以除了演出陣容,現場的音響效果、安保秩序、交通食宿、供水和廁所等問題也都是觀衆十分在意的問題,每年總有一些音樂節在結束之後遭遇網友們的大規模吐槽,而音樂節的體驗,更是強烈影響着大家對一座城市的印象。

樂迷們喜歡的音樂節是什麼樣的?今年4月在四川舉辦的春遊音樂節就獲得了不錯的口碑,儘管規模不算巨大,但氛圍足夠輕鬆,觀衆可以喫火鍋、打麻將、搭帳篷,現場保安並非與樂迷激烈對抗,而是隨着年輕人們一起舞蹈歌唱,共同感受音樂的快樂。

來源:微博評論截圖。

隨着線下演出市場的復甦,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音樂節的數量還會越來越多,在競爭愈發激烈化的同時,主辦方們應該更多從觀衆需求出發,用更加完備的配套服務,讓樂迷們充分感受到音樂節的精神滿足。(完)

【編輯:王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