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笑薇讀書”,每天帶你一起學習和成長。


今天,是笑薇陪你讀書的第4本書,共讀主題是關於“習慣養成”,這周我們共讀的書籍是簡·博克和萊諾拉·袁的作品——《拖延心理學》。
今天我們一起共讀本書的第三部分,也就是從第7章至第10章。昨天我們講述了拖延症的心理原因,今天我們來談談它的生理原因和外部原因。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爲拖延症是自身自制力太差,我們不斷學習自律,學習如何約束自己,然而拖延居然越來越嚴重了,爲什麼會產生這樣的反差呢?
01
首先是大腦對於拖延症的影響。
大腦可以說是我們整個生理機能裏最重要的一部分,如果連大腦都幫着拖延症作妖,那我們豈不是一點勝算都沒有了?
別急,俗話說得好,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接下來我們先來看看大腦是如何給拖延症助攻的。

我們的大腦具有的第一種能力,叫作神經可塑性。
通俗來說就是,大腦可以記憶我們的行爲和經驗,當我們不斷重複一件事情時,大腦會牢牢記住這件事直到變成習慣。
在《摩登時代》電影中有一個搞笑的片段,卓別林飾演的查理每次進門都會被門梁掉下來砸到腦袋,一連持續了好幾次,突然有一天,他進門時門梁沒掉下來,他覺得很不習慣,就用力敲門框,直到門梁掉下來再一次砸中他的腦袋,他才滿意地走了進去。
這個滑稽的片段正是說明了“重複”對於我們大腦的塑造性,無論一件事情是好是壞,它只要不斷重複,就能在我們的大腦裏形成固定的模式。
拖延正是如此,就比如賴牀,我們總喜歡給自己設上幾個鬧鐘,當第一個鬧鐘響起時,即使我們知道應該起牀了,但就是要再賴一賴,直到最後一個鬧鐘響起才戀戀不捨離開被窩,長此以往,賴牀便成了習慣,即使沒有鬧鐘,“拖一拖”也成了習以爲常。
雖然慣性看起來如此可怕,但當我們覺察到慣性的存在時,也就是我們邁向改變的開始。
大腦的第二個能力是對於無意識感受的留存能力。
你有沒有試過下意識地逃避一件事,比如多年未見的同學邀請你參加同學聚會,下意識地想要拒絕;或是面對別人的指責,下意識地想要反駁。
這種下意識的反應其實就是我們大腦留存的刺激與感受的聯繫,就是說我們曾經經歷過的事情埋藏在大腦的潛意識裏,即使這件事已經被遺忘了,但是它所留下的刺激還在。

這種刺激會促使我們逃避,有一句俗語,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就是如此。
對此,作者提出,要敬畏和接受你大腦產生的反應。
當過去的潛意識刺激被觸發時,只要我們能意識到這個刺激對我們產生了影響,我們就能掌控它,讓它爲我們所用,而不是任由它擺佈。
02
拖延症不單單是心理層面的原因,生理病症也會導致拖延,並且這種情況下的拖延會更加困難。
會導致拖延症的生理病症有:執行功能障礙、注意力缺失紊亂、抑鬱、焦慮、緊張和失眠等等。
那麼,這些病症如何導致拖延呢?
比如說,執行功能障礙,這一病症的表現是執行能力低下,患有這種症狀的人羣,雖然聰明、有好的想法,但永遠處於“無序”中,手頭上的事情永遠丟三落四,他們難以捋清一個清晰的流程。
因爲混亂,他們也失去了對時間的把握,拖延則成了常態。
我曾經公司的領導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的工作狀態永遠處於焦躁和緊急,他對事情沒有規劃,所以每次當他的上級催促他遞交什麼材料時,他才慌慌張張着手去做。
每次看到他都覺得好像有幹不完的事,其實是他執行出了問題,讓事情一拖再拖,全都堆在了最後。最明顯的一點是,他健忘,幾分鐘前跟他說的事情,他會因爲忙碌而忘得乾乾淨淨,以至於把不緊急的事拖到了緊急。

無序是這種症狀最明顯的表現,當他們沒有辦法爲自己定下明確的計劃時,他們就會不斷被其他事情所打斷,以至於工作效率極度低下。
作者提出,患有這種症狀的人也沒有必要羞愧,嚴重的患者可以通過藥物治療,或者是採用一些方法逐漸改善病症。
比如學習記錄時間,因執行功能障礙而拖延的人,往往對時間節點沒什麼概念,那麼記錄時間則可以幫助改善這一點,可以拿出一個本子記下來,幾點到幾點做了什麼事,當一天的狀況清晰地展現在自己面前時,患者才能清晰認識到自己因拖延而受的影響。
生理性的拖延其實就像是生病了,我們沒有必要因爲生病而責怪自己,向專業人士請教如何治病纔是當務之急。
03
說完了生理原因,我們再來看看導致拖延有哪些外部原因。
書中說到家庭是對我們一生影響最大的環境,如果要尋找拖延症的外部原因,那麼一定繞不開家庭因素。
那麼家庭又是如何影響我們的呢?
首先是家庭所帶來的觀念,我們的第一個學校就是家庭,可以說家庭是最開始塑造我們價值觀的地方。從小到大,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深深刻在我們的心裏。
我們從家庭裏學到如何與他人相處,如何與人協商,甚至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可以說家庭的觀念就是我們與這個世界相處的第一觀念。

公司有一個來自東北的同事,青春張揚,她有着北方女孩特有的直率,說話做事也比較直接,有一回她申請了一臺新電腦使用,可是當電腦到貨時,卻被她的上司換走了,她特別氣憤,越想越不甘心,於是就當着全公司的面和上司吵了起來。
這件事讓我特別驚訝,因爲從小我所學習到的一個觀念是隱忍,哪怕遇到不舒服的事我都儘量避免與他人爭執,我會覺得爭執是一件不理智的做法,尤其還是面對自己的上司。
如果說是性格導致行爲,那麼家庭觀念便是造就我們性格的一個主要因素,當我們放任這些觀念控制我們的思想、情感和行爲時,我們的生活也會產生麻煩。
書中提到導致拖延的五大家庭傾向,分別是:施壓、懷疑、控制、依附和疏遠。這五種傾向會影響我們養成健全的心智,造成我們的拖延。
比如施壓,當父母對我們有過高的期望時,我們就會感受到壓力。從小這類父母會對孩子說:“每科成績你一定要拿優,要不然你就是失敗的。”還有一種委婉施壓型父母會這麼說:“我相信你一定可以拿第一,你在我心裏是最棒的。”
前邊有說到,恐懼失敗是引起拖延的主要原因,那麼壓力便最容易導致恐懼失敗的情緒。越想要做好,就越怕自己做不好,最終遲遲不敢開始。

壓力導致拖延,而拖延又會繼續產生壓力,這便會讓我們陷入拖延怪圈的死循環裏。
家庭觀念之所以在我們內心有着根深蒂固的位置,因爲我們很難質疑它,所以這也解釋了爲什麼拖延這麼難以克服。
然而一旦我們能夠意識到家庭對我們的影響,我們也就可以嘗試着改變自身的觀念,這也許會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但只要開始了,我們就成功了一半。
04
今天講述了生理原因和外部原因對拖延症的影響,生理原因包括大腦的影響和生理病症產生的病理性影響,與心理原因不同,生理原因更需要外界的幫忙,而並非純靠自身意志力就能治癒。
外部原因中講述了家庭原因,這是對我們一生影響最爲長久的因素,只有找到了家庭對我們的影響根源,我們才能真正對症下藥。
今日提問思考:
試着覆盤一下自己與家庭的關係,施壓、懷疑、控制、依附和疏遠這五大家庭傾向是否影響過自己的生活,你是怎樣處理的?


歡迎在留言區留下你的答案。
今天的共讀到這裏就結束了,更多精彩都在書裏,讓我們一起期待明天的共讀,讓閱讀點亮人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