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電視臺電視劇管理中心今天(5月7日)中午發佈的訃告,5月3日9時52分,著名錶演藝術家、劇作家王景愚在京病逝,享年85歲。

南都記者瞭解到,王景愚被業內視爲“全才戲劇家”、“當代中國啞劇的開拓者”,也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83年中央電視臺首屆春節聯歡晚會上,他與馬季、姜昆、劉曉慶共同擔任主持人,並表演了當時稱作“喜劇小品”的《喫雞》,從而家喻戶曉,成爲一個時代的記憶。舞臺之下,他也曾多次幫助和提攜優秀喜劇演員。陳佩斯就曾公開致謝王景愚,稱其爲自身喜劇生涯的“引路人”之一。

王景愚。圖片來源:中國作家協會

王景愚1935年出生於天津,1958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其後進入中國青年藝術劇院(今中國國家話劇院)工作直至退休,生前爲國家一級演員、編劇。

1983年,擔任央視春晚總導演的黃一鶴爲了將時長4個小時的直播晚會串聯起來,首次設置了“主持人”這一角色,並選中了相聲演員馬季、姜昆和當紅電影明星劉曉慶。出於平衡、控場的考慮,黃一鶴決定再找一位“學院派”,於是想到了王景愚,“他當時演了很多特別有內涵的喜劇。”

1983年央視春晚4位主持人,左起分別爲王景愚、劉曉慶、姜昆、馬季。影像資料圖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正是王景愚戲劇創作的爆發期,他創作並演出的諷刺喜劇《楓葉紅了的時候》一度風靡全國,還因爲在莎士比亞喜劇《威尼斯商人》中成功飾演“夏洛克”一角榮獲文化部的嘉獎,這一時期創作的《撩開你的面紗》《可口可笑》等劇作也備受認可,在業內有很高的聲望。

除了擔任1983年春晚主持人,王景愚還應邀上臺表演了喜啞劇小品《喫雞》。這個作品創作於1962年,源於他當時受邀到廣東演出,喫到一隻沒有煮爛的雞的真實經歷。表演時,他用豐富、誇張的肢體語言,並且融入戲曲表演的一些技巧手段,生動再現了這樁趣事,還傳遞出“欲速則不達”的道理,一夜之間被全國的電視觀衆熟知,同時也讓啞劇這種藝術形式深入人心。

1987年,戲劇評論家趙緒昕曾以專文評介王景愚在發展具有我國獨特風格的啞劇藝術方面的探索,認爲他的作品“不僅寓深邃哲理於戲劇中,而且觸及現實生活,具有時代感,並且對於啞劇這種源自西洋舶來品的表現形式,也探求適合我國人民的欣賞習慣”,許多嘗試都具有開拓性,也取得了顯而易見的成功。

然而,大多數觀衆對王景愚的印象仍停留在《喫雞》,在街上遇到他時都會圍觀、高喊“喫雞的來了”,一些專家前輩也譏諷他“譁衆取寵”。王景愚並不諱言,這些遭遇令他憤憤不平,甚至感到屈辱,也因此拒絕再演《喫雞》。直至1997年,他受邀赴美演出時,爲大洋彼岸的同胞“破例”演出了一次,以慰藉他們的思鄉之情。王景愚曾回憶說:“這是我有生以來演出最紅火的一場。《喫雞》又把我和觀衆重新融合在一起,誤解、怨恨、痛苦、孤獨完全化爲烏有。”這也是他生平最後一次演《喫雞》。

南都記者獲悉,上世紀90年代,王景愚從國家話劇院正式退休,此後逐漸淡出戲劇界。身爲作家,他留下了多部經典話劇,也包括《菜田會診》《特別審訊》等獨幕喜劇,著有散文集《幕後》等。

來源:南方都市報

編輯:Mia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