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啥要去做胃鏡?胃病又犯了唄。

胃痛是李二丫的老毛病了,可這次有點不一樣,從前是隱隱的、持續的痛,這次是活動時才痛,尤其扭轉身體時痛得更明顯,部位也不同,是在肋骨下方。

情況持續了好幾天,不想再扛了,二丫看了醫生,建議她去做胃鏡檢查一下。

朋友們紛紛驚呼:“天吶,你怎麼這麼勇敢!”

“聽說做胃鏡很痛苦的!”

做個胃鏡而已,爲什麼大家反應這麼大?

難道,你們不知道有無痛胃鏡?

無痛胃鏡就這麼回事~~~

胃鏡有三種:普通胃鏡,清醒鎮靜胃鏡,麻醉胃鏡,後兩者常被稱爲無痛胃鏡。

今天我們說的是清醒鎮靜胃鏡,和另外兩類胃鏡一樣,都需要空腹進行。

爲什麼選擇這個?

因爲咽喉反射特別敏感,而麻醉胃鏡太火爆,近期都被約滿,且麻醉前需要至少6個小時的麻醉準備——禁飲禁食且有一定風險。所以二丫就折中選了這一種。一般人如無麻醉等禁忌,可自由選擇做哪一種。

第一步:到消化內鏡科or日間手術中心報道

消化內鏡科在1號樓5樓,日間手術中心則在6樓~大家要看清楚手頭的申請單,上面會標註清楚檢查的地點,二丫同學就跑到6樓去了...

第二步:到注射室“打針”

等了一小會,護士姐姐過來喊:“李二丫,過來檢查治療區”。

這裏是家屬止步的地方。

現在準備打針,打的是留置針,此時注射液並未推進。

醫生解說:

注射液是鎮定劑咪唑安定

在檢查開始前再注射,可讓身體反應變遲鈍,以更加配合檢查,並緩解緊張情緒。

第三步:喝一瓶“口服液”

先含30秒,再緩緩嚥下,咽喉隨即感覺麻麻的。

醫生解說

“口服液”,是含有去泡劑的局麻藥。

作用是局部麻醉咽喉部,能大大減輕內鏡通過時的不適感,同時也能去除胃內氣泡,提升檢查視野的清晰度。

第四步:進入檢查室

面朝醫生側臥屈膝,含好口墊(下圖),這時候護士就會給你推進注射液。

醫生解說

側臥屈膝時,人體最舒適,側臥時注意頭部微微向下,便於口水流出避免嗆咳。

口墊是用來保持嘴巴張開的,可避免檢查者咬到胃鏡。

第五步:探入胃鏡

約小尾指粗的電子胃鏡,穿過口墊從口腔進入,經過咽喉時有作嘔反應。

醫生解說

不同的人反應差異較大,多數是輕微的噁心作嘔,部分人可無反應,但較敏感者可能出現較爲強烈的嘔吐。

第六步:檢查進行時

可看到醫生面前的屏幕中,畫面不斷變化,當然,這個場景二丫是看不到的。片刻後,醫生說,“好了”。

醫生解說

如果不需要治療,檢查過程大約10分鐘。

第七步:檢查結束

護士爲二丫取下口墊,擦乾淨嘴巴(檢查時吐出了少量液體),在護士陪護下到觀察區靜坐等候。

醫生解說

鎮定劑持續起效,體感如“醉酒”一般,意識、體力較弱。

護士陪護和觀察是爲了確保安全,觀察片刻確認意識恢復尚可,纔會把檢查者送出檢查室,由家人陪同離院。

二丫的檢查結果很快就出來了,提示爲“膽汁反流性慢性胃炎”。

還好,不是什麼大問題,二丫就放心了。

醫生建議二丫服用抗酸劑和促胃動力藥,飲食方面三餐要定時定量,並避免辛辣刺激飲食。

原來,還會“斷片”

原以爲,胃鏡檢查到這裏就圓滿結束了,沒想到還有後續——二丫拿了報告單去找醫師看診,當醫生提及做胃鏡要含口墊時,二丫才猛然想起有這個環節,發現自己曾經“斷片”了。

原來,這是因爲,鎮定劑咪唑安定的藥效還沒消退。

咪唑安定具有順行性遺忘的作用,即讓人忘記服藥後發生的事。有人甚至記不起做胃鏡的全過程,包括曾出現嘔吐都忘了。

其實,這也是我們內鏡醫生所希望的,讓受檢者忘掉不舒適的檢查過程。

回家後,二丫又沉沉地睡了兩個多小時,才徹底清醒過來。

專家支招,不僅讓你少遭罪,胃鏡的“性價比”太高了。

胃鏡不僅可以發現胃部的疾病,還是一項很好的治療手段——如過往一些要開腹開胸的外科手術,可藉由胃鏡這一根小小的“管子”,完成切除、縫合等手術。

許多人還不太瞭解現在的胃鏡技術,所以很抗拒。其實,無痛胃鏡已經很普及,若是做麻醉胃鏡,睡一覺檢查就結束了。整個過程也就十幾分鍾。

這麼做,減輕不適

1、喝“口服液”(麻醉劑)的時候,先含30秒,讓液體儘量與咽喉處充分接觸,不要只在口腔前半部分停留。

2、檢查前充分了解該檢查,消除恐懼心理。

3、檢查時,平靜、自然地呼吸,可以更好地放鬆,更能配合完成檢查過程。

麻藥“過氣”了,就可正常進食

局麻藥“過氣”,口腔恢復正常吞嚥功能,纔可以正常進食。

如何判斷麻藥是否“過氣”呢?

李初俊介紹,判斷標準是能正常喝水,不發生嗆咳。

檢查後,注意休息

做完檢查後,由於鎮定劑還可能持續起效,應由家人陪同離院,不宜單獨出行,更不宜開車、高空作業。

檢查後,如果覺得睏倦疲乏,不妨靜臥休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