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水滴公司上市:IDG、高榕等長期陪跑,騰訊、博裕爲大股東

5月7日晚,保險和健康服務科技平臺水滴公司正式登陸美國紐交所,公司股票代碼爲“WDH”,首次公開招股發行3000萬股美國存托股,發行價爲每股12美元,發行市值達47.3億美元。

水滴公司創始人沈鵬曾是美團第10號員工、美團外賣聯合創始人,2016年創辦水滴之初,就有着超豪華的天使投資陣容的支持,當時的投資方包括IDG資本、高榕資本、騰訊投資、真格基金、美團等。後續,水滴又陸續獲得藍馳創投、博裕資本、中金資本、瑞士再保險集團等的投資。

招股書顯示,水滴公司此次上市過程中,參與認購的基石投資者包括王慧文、博裕資本、厚朴資本,合計認購2.1億美元。其中,王慧文通過家族信託基金Kevin Sunny認購3000萬美元,博裕資本認購1億美元,厚朴資本認購8000萬美元。

在公司股權結構方面,IPO之後,水滴公司創始人沈鵬、聯合創始人楊光、胡堯等核心管理層持股24.4%,有71.2%投票權。騰訊持股20.4%,有7.8%投票權;博裕資本持股11%,有4.2%投票權;高榕資本持股6%,有2.3%投票權。

IDG、高榕、藍馳回顧早期投資歷程

水滴的一路成長,離不開資本的長期支持。作爲水滴天使輪投資方之一的IDG資本合夥人王辛回憶稱,當年他第一次引薦沈鵬見IDG資本核心決策層時,所有人一致給出了高度評價,IDG資本並由此成爲了第一家給水滴TS的機構,並持續支持水滴的發展。

“從Day1開始,我們就深知沈鵬的初心,難得的是多年後的今天,他的初心依舊。水滴的成長雖經歷了一些波折和困難,但我們始終都堅定地支持,願意陪伴最優秀的創業者前行,爲創造巨大的社會價值而齊心努力。”王辛說。

“五年前,沈鵬剛剛創立水滴,我們十分欣賞這位年輕創始人的創業初心和巨大潛力,聯合領投了水滴的天使輪。”高榕資本創始合夥人張震說。此後,高榕也參與了水滴後續所有輪次的融資。

張震表示,伴隨着中國商業保險滲透率、保險行業數字化以及用戶保障意識的不斷提升,水滴在未來還擁有大的市場增量空間。隨着進一步整合健康保險、大病籌款和健康醫療,相信水滴將用互聯網科技將保險與健康保障帶給更多用戶。

作爲水滴的A輪投資人,藍馳創投董事總經理曹巍坦言,第一輪確實有很豪華的投資人進來,也同時給後續輪次的融資帶來了一定壓力。當時那個節點,水滴現在的核心業務還未上線,但是無論是在相關業務的合規方面,還是未來增長方面,水滴團隊都看得比較清晰,整個商業側的模型已經開始往保險銷售去思考。

“我們和他們達成了深度共識,水滴團隊也認可藍馳對行業的深度思考。”曹巍說,“結合我們之前對這個行業瞭解的積累,判斷出水滴未來在保險經紀方面,推動保險產品走向下沉市場的機會。我們進入的階段,公司的估值水平並不低,應該說那個時候我們看到了別人沒有在水滴身上看到的價值。”

但水滴團隊不是保險行業的從業者,保險行業又是一個相對複雜,學習曲線非常陡峭的行業。曹巍坦言,當時比較擔心水滴團隊的學習進度是否能夠快速跟上,當時也是把這個作爲重要的風險 管理關注點,定期地跟水滴團隊溝通。另外,從模式創新角度,之前美團這套運營打法拿到水滴,是不是完全能夠跑通。沈鵬當時給出的規劃是否能夠落地執行,也是一個風險關注點。

“但現在來看,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水滴也交了不錯的答卷,可以參考招股書的業務數據,增長非常迅速,市場佔有率也非常高。”他說。

水滴保業績快速增長,虧損率有所收窄

目前,水滴公司主要有兩塊業務,網絡大病求助平臺“水滴籌”和健康險科技平臺“水滴保”。其中,水滴籌不以盈利爲目的,屬於病後救助。水滴保作爲互聯網保險科技平臺,和62家保險公司合作,主要爲下沉市場用戶提供高性價比的保險產品和從承保到理賠等全流程的保險服務。

水滴保佣金收入是水滴公司的主要收入,2020年水滴公司淨收入30.28億元,其中佣金收入26.95億,收入佔比89.1%。在過去三年裏,水滴保的業績也呈現增長勢頭,截至2018年12月31日、2019年12月31日和2020年12月31日,累計購買保險用戶人數約爲170萬、880萬和1920萬,而通過水滴保產生的首年保費(FYP)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分別爲9.72億元、66.68億元和144.26億元。

從公司整體收入情況來看,水滴公司在收入增長的同時,虧損率有所收窄。2018年至2020年,水滴公司的收入分別爲2.38億元、15.11億元、30.28億元,淨虧損分別爲2.09億元、3.22億元和6.64億元。調整後稅息折舊及攤銷前(EBITDA)虧損分別爲1.4億元、1.59億元及2.47億元,三年虧損率分別爲58.93%、10.52%、8.17%。

水滴公司創始人兼CEO沈鵬認爲,水滴本質上還是一個健康保障平臺,健康險只是一個開始,也是水滴未來的入口,後續水滴會不斷的擴大保險產品和健康服務的供給。

據悉,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依託於在籌、保險等業務的用戶積累、數據洞察和支付能力,水滴開始向藥品和健康管理領域拓展,陸續試水“水滴健康”和“水滴好藥付”等業務。水滴健康爲健康體和帶病體提供互聯網醫療和健康管理服務,水滴好藥付則主要爲帶病體提供保險創新支付和健康管理等服務。

未來:保險科技?

在未來戰略上,水滴公司的目標是打造一個“保險+健康服務”的生態圈,進一步擴大用戶覆蓋面和參與度,投資於數據分析和技術基礎設施,深化與醫療機構的合作關係,打通各種醫療支付方式,爲消費者提供更廣泛的醫療健康服務選擇。

在泰合資本管理合夥人蔣科看來,“由於政策監管的不同,中國的保險科技公司未來還需要繼續探索自己的道路,我們以一橫一縱兩種模型發起展望。”

所謂橫,亦即拓展資產類別。從意外險到健康險,從短險到長險,這還只是產品的拓展,但保險作爲國民財富管理和配置的一個資產類型,未來還有更大的延展空間。面對愈發同質化的流量來源,除了用精益化運營繼續提升效率外,未來更多的效率提升可能會來自於給用戶更多資產類型的選擇,從而提升前效轉化和後效留存。再進一步從宏觀角度看,如果說現在保險科技處在紅利的中段,那麼資管新規推出以來,下一個十年的系統性結構性機會已經展開,而保險天然是其中的重要參與者。

所謂縱,亦即產業鏈的延展。向上遊,流量的來源拓展最終還是會迴歸到ABCG上(Agent、Business、Consumer、Government),在擴展2C流量和配合地方政府推出惠民保的同時,向代理人端、團險端的拓展一定會成爲題中之意;向下遊,藉助保險作爲醫療補充支付的重要手段,延展醫療和藥品的支付控費體系,並通過或輕或重的模式掌控醫療服務光譜體系的一部分供給,迎接更大挑戰的同時也一窺更大的產業鏈價值。

他說:“這些並不是癡人說夢,上一代保險科技的代表衆安在橫與縱上都已邁出了腳步;可以看到,水滴也已在這些方面展開了佈局。”

(作者:申俊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