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自:整点电影
闹剧总是反复上演。
96岁深夜摆摊奶奶成为新的网红卖点,无疑是又一件大无语事件。
被***偶然记录下的96岁深夜摆摊奶奶,因为金句频出走红。


奶奶对生活格外有态度,积极阳光向上。

走红就会有关注。
有人慕名而来想要吃一个菜煎饼。
有人想要见见这位奶奶,支持一下她的深夜生意。
尽管奶奶十分劳累,但此行为还属于好奇心促使下的凑热闹心态。

但,有些人却让事情变了味。
十几名主播围着摆摊奶奶蹭流量,干扰到了奶奶的正常工作,也对其他人造成了影响。
直到民警赶到将这群人劝离,这场闹剧才短暂结束。

为什么是短暂?
这群蹭流量的博主就如同苍蝇一样,赶走一波还有一波。
哄闹的场面刚发生,却异常熟悉。
2月份爆红的拉面哥刚刚经历了所有流程。

在新媒体时代,一个默认的规则:流量与数据为王。
同样在这些东西的驱使下,疯狂追逐的人也越来越扭曲与变形。
满屏之下趋之若鹜的消费与利用。
被热度绑架的娱乐年代,无人在乎站在灯光之下的人感受究竟如何——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

2020年的爆款电影,评分8.2。


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可在此刻看来格外讽刺。
01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一部人物传记片。
讲述了一直怀揣警察梦的理查德在某一天突然就成了英雄,而掌声和赞美还未退去,故事就被扭曲成了另一面。
从全民英雄到罪犯,不过三天时间,而这一结果背后又有多少人推波助澜?


理查德到底经历了什么?
在发出寻找答案前的疑惑,不如先了解一下理查德是谁?
默默无闻理查德,如所有底层人们一样。
有不顺的事业。
做过副警长,做过学校保安,却因为被学生举报过度执法而开除。


有封闭的社交圈。
人到中年,好朋友没有几个,唯一爱好是打猎。
所有不顺的理由,皆是建筑在它之上:失意的梦想。
理查德梦想成为警察,并一直固执的为此努力。

成为奥运会期间的安保人员后,他主动请求负责铁塔附近的安全问题。
当然,选这里除了圆梦,还有其他私心。

一个能看到喜爱的乐队演出,二是更直观的看到在场的美女。
也就是这私心,成为他最后被怀疑的理由之一。
而此刻的他还是一个兢兢业业的小保安,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
看到可疑背包就紧跟上去,结果发现虚惊一场。

乌龙并没有令他放松警惕,再次发现可疑背包,他怀疑是危险品。
在场警察觉得他小题大做,又拗不过他,救援人员来到现场发现真是一包炸弹。

事件升级。
警察赶紧疏离群众,理查德奔跑在劝走群众的第一线。
爆发发生,但因为反应及时,避免了一场更大范围人员死亡的恐怖案出现。
理查德就这样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

一瞬间的反转,足可以重新书写一个人的人生。
96岁的深夜摆摊奶奶与拉面哥都不是什么英雄,但命运同样在瞬间改变。
一碗拉面把39岁的淳朴男人拉面哥程运付,送上了流量巅峰。
在此之前,他只是一个努力为生活奋斗的普通人。
生活拮据。
之前家中可以用家徒四壁形容,欠了很多债。
住在破旧的房子里,碰上阴雨天气,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

辛苦操劳。
常年风吹日晒的白天,39岁的年纪看起来像50多岁的人。
脸上的皱褶和黝黑粗糙的双手,记录着生活的风雪。

困苦但有原则。
3元一碗的面,15年未涨价。质朴的坚守就一个理由:“来吃面的人都是出大力的,赚钱不容易。我也是从穷苦日子过来的,知道老百姓的难处,涨到五六块他们就吃不起,我把人情看的比较重,把钱看的比较淡。”

物质世界并不富裕,但精神世界却很满足。
每天乐呵呵的摆摊,也有着自己的小愿望。
想换房子,想攒钱出门看看世界……
直到二月份的短视频让他爆火,他成了新晋网红和流量中心。

96岁的深夜摆摊奶奶也是如此。
96岁本该安享晚年,含饴弄孙的年纪,她却放弃那些外出摆摊。
奶奶的心态和通透的价值观,成了新的流量风向标。

他们红了,因为他们的行为与简单的快乐。
只是,“红”能养人,也能害人。
02
为何会害人?
“红”对于娱乐圈中的人来说,是梦寐以求的事情。
可对普通人来说,或许是再也不得安生。
快节奏的社会,捧红与毁灭总是前后到来的。
且每一次从爆红到毁灭的过程都是出其的相似。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就把这一过程演绎的深刻。
第一步:成名。
理查德作为英雄能被家喻户晓,媒体的报道有很大的助力。
事件刚刚发生,媒体记者蜂拥而至。

甚至,还有人找他出书。

这么多采访讲什么?
就讲是怎么发现恐怖事件并阻止事态变严重。
已经被熟知的故事为什么还反复谈及?
理查德已经成了关注点本身。内容被反复描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分得关注度的一杯羹。
“你是发现背包的人,人们都想听你说些什么,知道吗?”

就像现实中爆红的网红们。
拉面哥因为淳朴的善良走红,后来的拍摄者又在不断的询问着他坚持的理由。
知道他的偶像是刘德华,又一遍遍反复提及让他唱歌。

深夜摆摊奶奶出名后,后来的都希望她能再爆金句,好获得另一波关注度。

蹭在他们身边只为了能利用他们的光环。
而此时的他们还单纯的相信着这个世界美好单纯。
理查德每次接受采访都很诚恳的表示,功劳最大的是警察和工作人员,自己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

拉面哥和摆摊奶奶对忽然冒出的人群,虽然困扰仍在热情招待。

然后迎来了第二个阶段:毁灭。
报道理查德英雄事迹,已经不再能制作出爆款了。
可理查德还是要继续被利用,怎么办?
什么比英雄而非英雄,更能博得眼球的呢?
曾经大学的教授爆料理查德并非表面这么善良,而是有很多劣迹行为。


反转从这里被撕开。
FBI调查不出真凶,想要快速锁定目标,也把目标锁在了第一个发现炸弹的人身上。
报社记者听到风声后,发表了一篇“如实”阐述的文章。
看似都是正义、正常的行为,都在把理查德推向绝境。

如果炸弹是理查德为了获得关注,故意放置,又假装发现呢?
这样的案例并非没有发生过。
而理查德又刚好不是完美英雄,在日常生活有很多小瑕疵。
他对公权力格外渴求,甚至过度执法。
他收藏了很多枪,也研究过土制炸弹。
这些过往,都成为了他此刻被指控的证据。
英雄形象轰然倒塌,恶人身份再获取一帮流量。


拉面哥和奶奶并没有这种反转,但仍旧能延伸出新的负面点。
为无数主播围堵,拉面哥开始是很欢迎的,有时候还会走出家门和大家打招呼。
但后来,正常生活被影响,拉面哥不愿在走进人群。
被他批红了就飘了。
拉面哥在不知道真实情况下签约了公司,事后自己感觉被骗委屈到痛哭。
新的标题又出现了:拉面哥的走红是不是炒作?

充满噱头的质疑,无疑又一轮激发了网友的好奇心。
用捕风捉影的信息,扭曲着事件的真实性。
红和黑都经历过,就只剩下:
第三步:消亡
纷纷扰扰的事件总有结束的一天。
理查德在记者的逼问和警察的压迫下,最终站起身反抗。
不再配合这场看似正常的审查。

他的嫌疑解脱了,围绕在他们身边的人消散了。
因为他再也没有利用价值。
这场关注也随着新事件的出现被淹没在时间的尘埃中。
真相再没人关心。
多年后,真正的凶手被抓,也未能引起一点水花。

也许,真相只是也曾出现在新闻或电视节目中,但绝不是以头版头条的放式出现。
讽刺么?
这行为在每一个突然爆红又突然消失的素人身上不断上演。
因为长相酷似马云,被疯狂消费的“小马云”,也被丢弃了。

拉面哥在红了一个月后,又被深夜摆摊奶奶取代。
在这场被流量绑架的困局中,最渴望流量消散的一定是他们本人。
拉面哥刚好就说这是大家的新鲜劲,过段时间就好了。
可等来的是被围的水泄不通的家门,以及家门前的各路牛鬼蛇神。
和因为这场“吸血”行为,再也吃不上便宜面的其他普通百姓。

深夜摆摊奶奶知道他们都不是为了吃煎饼,是为了看人,但还是要辛苦招待。
他们都在等风过去。
因为这群水蛭终将会被下一个有话题有流量的事件,带着往前跑。
03
当我们愤怒于他们的经历时,我们还能做什么?
反思。
当媒体人一心只关注流量时,世界还能变好么?
理查德新闻让一位女记者获得了成功。
恐怖案件发生时,女记者祈祷自己能抓住凶手。
不是为了能维护法制与正义,而在祈祷凶手有趣一点。
有趣,就意味着有更多可以挖掘的点。


当得知警察对理查德审讯与怀疑,她断章取义和多方联想猜测后,出了一篇10W+的爆文。
她说自己只是阐述事实,没有进行任何添加。
真实呢?
真实是根据理查德被调查的点,她联想到了之前恶意制作危险获取名利的案件。
甚至,进行了罪犯画像。
白人男子,大龄独居,生活不顺……
巧的是理查德都符合。
符合条件不代表就是真实,她只是在建立一种恶意引导。


文章爆了,她成了报社的红人。
领导称赞,同事鼓掌。
在之后理查德家被记者围得水泄不通时,可以想象这篇爆款的力量。


或许,“理查德是罪犯”最开始只是猜测,但经过几轮报道已经为他坐实。
三人成虎。
记者堵在理查德家门口时,问的不再是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而是问你在帮谁做事。


主观上已经把事情定性,且根本不在乎真相。
只想着他口中的回答,能不能再次制造一个10W+。
对媒体的人讽刺,让人脸庞火辣辣的疼。
上周,《人间世》中患癌也要坚持生下孩子的张丽君再次成为了焦点。

正确来说,是她的丈夫。
一个爆料称张丽君冒着生命危险生下孩子,结果,老公在她离世不到一年就另娶新妻,且把孩子过继了姐姐。
一时间,指责、谩骂和同情、惋惜一起上演。
指责与谩骂是给张丽君丈夫的。
同情和惋惜是对着张丽君说的。
“女孩子爱谁都不要超过爱自己”,成为了新一轮的爆款话题。
新闻利用了女权财富密码,获取了一波关注度。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丈夫确实又娶妻,但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快。孩子也未过继,甚至在澄清帖子中仍有表示,婚纱照是带着孩子一起拍摄的。

丑闻出现时所有趋之若鹜的围观,真相出现时,人们只会觉得没劲然后散去。
因为不重要。
电影的结局,理查德重归平静生活,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电影外,随着热度过去,他们也终将回归自己的正常生活。
只是,重回之后,一切就不存在了么?
一家美食档口,看到有博主来拍,第一反应是拒绝。
如果火了,给他们带来的是无穷尽的压力。


这是一种折射,就像再说看,就算风平了浪静了,可它造成的影响不会消散。
而这种发现淳朴、美好、温暖的事情,还会发生。
同样,吵闹,喧哗和吸血也会上演。
我们还会不断经历并见证着。
只是,把这些美好拽入一地鸡毛时,他们有没有想过,自己正在破坏美好。
当为了追逐利益,忽略了镜头那端是个独立且需要尊重的人时,
就真的是剩下疯狂在滋长,而良心在堕落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