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京滬高鐵結束“至暗時刻”:客流大幅回升,今年淨利潤或超90億

這個“五一”,在全國人民出行熱情高漲之際,高鐵大動脈京滬高鐵卻頻頻因緊急狀況“上熱搜”。

受大風天氣影響,4月28日,京滬高鐵在北京市大興區管內,廊坊至北京南間接觸網掛異物,導致上行部分列車晚點運行;4月29日,其在河北省滄州市青縣境內天津南至滄州西間接觸網掛異物,導致部分列車晚點運行;5月4日,京滬高鐵又在北京市管內北京南至廊坊間接觸網掛異物,導致京滬高鐵上下行部分列車晚點運行。

連續不斷的晚點,導致大量旅客因此滯留,甚至有部分乘客不得不在臨時停運的高鐵上焦急等待。

對此,一位鐵路內部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大風天氣造成的線路問題具有不可抗性,由於鐵路部門及時啓動應急預案,並未造成大面積影響,對於京滬高鐵的影響也有限。

5月7日,在京滬高鐵2020年度業績會上,總會計師溫偉明表示,隨着國內疫情形勢逐漸緩和,人們出行的需求猛然上升,4月以來,京滬高鐵客流恢復速度明顯加快。

中信證券交通運輸行業分析師扈世民看來,京滬高鐵至暗時刻已經過去,今年業績修復已經可以確定,預計2021年京滬高鐵淨利潤85億—95億元。

業績好於平均

在此之前的4月30日,京滬高鐵發佈的2021年一季報顯示,1-3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7.44億元,同比增長11.6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3.22億元,同比下降0.55%。

一個亮點是,這個成績好於公路鐵路運輸行業已披露一季報個股的平均營業收入增長率。

相交於去年,京滬高鐵的“成績單”也上升明顯。財報顯示,2020年,京滬高鐵實現營收252.38億元,同比下降27.59%;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2.29億元,同比下降70.8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扣非淨利33.29億元,同比下降72.05%。

“受疫情影響,遊客乘車出行意願降至冰點,給公司主營運輸業務帶來巨大沖擊。”京滬高鐵總經理邵長虹在業績會上表示。

數據顯示,2020年,京滬高鐵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126.02億元,同比下降30.19%;基本每股收益0.0665元/股,同比下降75.37%。毛利率較上年同期減少36.28個百分點至30.22%。

爲了實現客運提質和運輸增效,邵長虹介紹,公司在國鐵集團支持下,及時調整運能運力,優化提升旅客服務體驗,最大程度減少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12月23日,京滬高鐵實施市場化浮動票價機制,結束了京滬高鐵開通運營以來單一票價的歷史,客票市場化經營邁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

“公司票價優化調整機制時間較短,且由於疫情的因素對2020年經營業績整體影響較小。公司後續將根據實際情況繼續探索科學合理的浮動票價機制。”京滬高鐵董事會祕書趙非對此表示。

未來仍將持續好轉

對於京滬高鐵後續運能增長安排,趙非表示,京滬高鐵目前運能還有增長空間,公司會通過持續優化運行圖來提升運輸能力,同時進一步發揮好新收購的京福安徽公司的路網協同作用。

華泰證券研究員沈曉峯看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與出行限制拖累了高鐵客運量。但今年受益於疫苗推廣,居民出行需求有望釋放;浮動票價改革或逐步兌現爲業績利好。

“交通部的數據顯示,3月,全國鐵路客運量較19年同期僅下降13%,我們預計降幅將持續收窄。由於今年異地過年,旅遊和探親需求沒有得到釋放,‘五一’、國慶和暑假的補償式探親和旅遊觀光可能成爲客運量的重要驅動力,推動高鐵客運景氣度上行。而客運量高景氣度有望催化旺季票價提升。”沈曉峯表示。

據瞭解,京滬高鐵實行浮動票價機制,不同時段、不同等級速度、淡季/旺季設計票價差異。將北京南站-上海虹橋站全程列車二等座執行票價調整最高漲幅爲8.14%,最低執行票價調整最高降幅爲9.95%,商務座最高執行票價調整最高上漲14.3%。 隨着出行需求的復甦,浮動票價成效將逐步體現。

與此同時,爲了節約成本,京滬高鐵一方面優化列車運力結構,及時減停客座率低靡列車,降低運營成本;一方面認真落實國鐵集團客運提質計劃,建立車站商務座旅客專用通道及候車專區,設置進站引導標識及專用通道流線,滿足旅客個性化需求,同時實施全線電子客票系統,節省旅客售、取票時間。

同時,扈世民表示,隨着今年下半年運行圖有望迎來結構性優化,增開北京-上海本線高鐵列車,京福安徽協同效應逐漸顯現,預計2022年公司實現近130億左右淨利潤。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公培佳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