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重慶一男孩4歲時走失被帶至山東,34年後終於找到親生父母

盼了34年後,已63歲的楊琴(化名)終於在2021年“母親節”到來前夕,與失散的兒子陳波(化名)重逢。

1987年10月30日,時年4歲的陳波在回家途中與爺爺走失,後陳波被人帶至山東,跟隨養父母生活至今。

今年4月25日,在重慶渝中和山東菏澤兩地打拐民警的共同努力下,通過DNA比對,最終確認陳波與父親陳先生、母親楊琴的親緣關係。5月7日,一家人在重慶市公安局渝中區分局刑偵支隊迎來了期盼多年的團圓和擁抱。

5月7日,陳波與親生父母重逢。渝中警方 供圖

託兒所放學途中走失

“1987年10月30日,當時娃兒在渝中區滄白路上託兒所,那天下午3點放學是他爺爺去接的,回家路過書店給孫子買書,孩子拿着爺爺的柺棍在旁邊耍,就一轉身的功夫,再回頭時柺棍還在,人卻不見了。”陳波67歲父親陳先生回憶,陳波的爺爺獨自在外找了三四個小時,直到當晚7點才精疲力盡地回到家,哭着說孫子丟了。

當年,陳波家人到渝中區大陽溝、解放碑、朝天門、臨江門等各個派出所報警。刑偵支隊接案後繼續全力找尋,反覆多次現場走訪羣衆、追蹤行動軌跡、發佈案件協作、發動親友尋找;家人也在電視臺、電臺發佈尋人啓事,千方百計探訪孩子可能的去向,奈何均未發現有價值的線索,從此杳無音訊。

“孩子爺爺1993年過世了,去世前還一直牽掛着失散的孫兒,希望我們不管多久絕不要放棄,一定要想方設法把孩子找回來。”陳先生說,這也是老人的臨終遺願。

發現跟養父母血型不符,決心“尋根”

楊琴說,34年來,她一直保留着孩子的戶口和照片,她堅信有生之年一定會找到。

“我感覺他就在某個地方生活着,只是不知過得好還是壞,他有一天肯定會回家的,只是時間問題。”楊女士認爲,隨着時代進步,自己也將跟電視裏尋親的人們一樣與兒子團聚。

陳波說,他已記不起自己是怎麼從重慶去的山東,就連走失前在重慶的記憶也幾乎全是空白。不過養父母都對他很好,從小生活還算可以。小時候也有鄰居說陳波是撿的孩子,但他都以爲是開玩笑。直到2009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自己血型跟養父母完全不一樣,這纔對身世產生了懷疑,於是有了尋找親生父母的想法。

如今,陳波結了婚,有個11歲的兒子,現在也算事業有成,家庭幸福。“有了自己的家庭,特別是有了兒子之後,我尋找親生父母尋根溯源的想法愈發強烈。”陳波說,他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根在哪裏,是哪兒人,這既是對自己的承諾,今後也好給兒子有個交代。

近年來,隨着刑事科學技術不斷提升,渝中區公安分局刑偵支隊和朝天門、大陽溝派出所重新梳理補充了案件信息,提取了孩子父母生物檢材進行DNA檢驗併入庫比對。公安部2021團圓行動開展以來,重慶渝中警方成立了工作專班,由刑偵支隊牽頭按照“一信息一檔一工作組”的原則,對本地失蹤兒童信息逐條確定專人落實,開展調查覈查、採集錄入工作,又重新採集了陳先生和楊女士的血樣,複覈信息(增加DNA檢驗STR位點後)上傳全國打拐庫。

陳波家人給民警送去錦旗。

今年4月8日,全國打拐庫DNA比對結果通報,與山東省菏澤市公安局採集的陳波親緣關係成立。經過檢驗複覈,4月25日,DNA鑑定書確認了彼此的親緣關係。

陳波說:“沒想到真找到了我的親生父母!原來我是重慶人,開心,太開心了!自從我知道身世後,沒有任何責怪他們把我搞丟的想法,不過確實我的人生也隨之發生了改變。”

“我心跳得很快,既高興,又有些愧疚,不知道見面後該說些什麼,總覺得對不起兒子。”楊琴說,她今天認親帶來了兒子的戶口本,還有兒時的照片,希望能幫助兒子找回一些記憶,很想知道他過得好嗎,有不有喫苦頭、受委屈。

陳波兒時的照片

楊琴和陳先生說,他們會尊重兒子的選擇,但也希望他能經常回家看看、聊聊近況、拉拉家常。

陳波也表示,如果重慶有更好的發展機會,會考慮回渝工作,離親生父母更近一些,多見面,彌補多年的缺失和遺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