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波瀾壯闊,征程風雲激盪。從1925年順義第一位共產黨員李昆掀起農民反蛋捐運動,到1948年底全境解放;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的今天,在不同歷史時期,順義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始終挺立潮頭,書寫了彪炳千秋的輝煌篇章。爲喜迎建黨一百週年,做好黨史學習教育,學習瞭解順義黨史,區委組織部、區黨史地方誌辦公室、區檔案館聯合策劃開設【建黨百年·順義黨史】專欄在“順義組工”專題推送,今天給大家介紹《建立西順義縣政權》。

建立西順義縣政權

爲保衛勝利果實,粉碎國民黨“假和談、真內戰”的陰謀,上級黨委根據鬥爭形勢發展需要,決定撤銷聯合縣制,建立單一的縣政權。在順義地區,由於平古鐵路和潮白河將順義一分爲二,加上順義縣城敵人力量較強,不能建立統一的縣政權,於是在順義形成了東西分治、各具特色的局面。

順義縣縣委書記姚秦城和縣長趙宗一

1945年9月,冀察區黨委12分區黨委、12專署決定撤銷順義西部的懷順聯合縣,原懷順聯合縣一至五區成立懷柔縣,建立懷柔縣革命政權。順義北石槽、寺上一帶共18個村莊屬懷柔縣四、五區領導。原懷順聯合縣六、七區成立順義縣,並從昌延、徐水、滿城及原懷昌順等縣抽調幹部,在沙峪口成立了順義縣委縣政府,稱西順義縣委縣政府,屬晉察冀邊區平北專署領導。10月,由密雲縣一個連、西順義縣各區隊組成西順義縣支隊,姚秦城(即秦城)仼縣委書記兼支隊政委,趙宗一任縣長,任民任公安局長,李誠忠任縣支隊長。縣委設組織部、宣傳部、敵工部等部門,縣政府設民政科、財糧科、教育科、公安局等部門,建立了武委會、農會、婦聯、青聯等羣衆組織,統一領導西順義縣的解放鬥爭。

西順義縣初建時,區域範圍東起平古鐵路以西,到平綏鐵路以東,北起懷柔山區根據地,南至北平近郊,轄5個區近2萬戶。一區張喜莊一帶37個村莊,區委書記王少奇,區長劉福元;二區楊二營一帶33個村莊,區委書記張建國,區長李林;三區後沙峪一帶24個村莊,區委書記史印棠,區長張桐;四區孫河一帶24個村莊,區委書記楊彬兼任區長;五區天竺一帶42個村莊,區委書記魏成錄,區長李建國。

1945年11月18日,爲了適應鬥爭需要,把昌平、懷柔部分山區共25個村劃歸西順義縣,加上板橋、趙全營及以南村莊成立第六區,區委書記陳斌,區長王建國。在縣委領導下,各區逐步建立武委會、區小隊、工會、農會、青聯、婦聯等組織,成爲當地羣衆對敵鬥爭的中堅力量。

西順義縣成立後,縣委、縣政府一方面揭露敵人“假和談”騙局,並針對黨員幹部出現的問題,開展了糾正黨內和平麻痹思想、發動羣衆開展和平民主宣教運動,以鬥爭爭取和平;一方面,開展增資減租減息和反霸鬥爭,開展“五四土改”運動,使廣大貧苦農民分得土地。同時,縣支隊、區小隊、各村民兵或配合主力部隊、或相互配合、或單獨作戰,狠狠打擊來犯之敵,使西部順義解放區不斷鞏固、壯大。據統計,(西)順義縣時期全縣共發展黨員550人,共有黨員近千人。

1946年5月1日,晉察冀邊區行政委員冀東區行署令:頃奉邊委會來電,決定懷柔、順義兩縣劃歸察哈爾省政府第十二專署領導,除令第14專屬將二縣之全體幹部及財物全部移交。希即知照。此令。主任張明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