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颜葵)小小山头上的一座观通站,竟有48名官兵加入了中华骨髓库。这么多人做出这般“热血”之举,令人意外、令人称赞、令人敬佩。近日,记者走近这个曾荣立集体二等功2次、集体三等功8次,1998年被海军授予“艰苦创业模范雷达站”荣誉称号的集体,感受他们的温度,探寻背后的故事。

偶然与必然

——是什么样的情感,驱使48名官兵毫不犹豫地在“捐献造血干细胞同意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2020年9月4日,温州某医院上演了一场生命接力。捐献室内,随着血细胞分离机开始运转,沈华林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缓缓流出。

我们把时钟拨回沈华林在捐献承诺书上签字的那天。

江浙以南,百岗尖。一辆搭载着红十字会标志的献血车,缓缓驶进了这座高山观通站。工作人员在采血的同时,顺带向官兵介绍了造血干细胞的重要作用、加入中华骨髓库的重大意义以及骨髓库亟待扩容的现状。

听完介绍后,四级军士长杨磊提出一个问题:“我想知道我们站很多官兵都患有较为严重的风湿关节炎,这个会对捐献有影响吗?”

工作人员有些惊讶,他本以为这名军人会询问“捐献造血干细胞会承担什么风险”这类的问题。没想到,他的问题无关自己,唯有他人。

这就是军人的问题。

经过严格筛选,最终共有48名官兵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合格,符合捐献条件。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为48名官兵建立健康电子档案,按照国家规定建立编号、纳入中华骨髓库,并为他们颁发了荣誉证书。

这就是军人的回答。

沈华林就是48名官兵中的一员,捐献期间全程陪伴的驻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献血车之所以会上山,是因为这座驻扎在“云深不知处”的观通站,在当地可是小有名气。

这座观通站可是当地政府的老朋友。“他们”自1970年相识,建站初期山顶杂草丛生、顽石裸露,上山无路可走,几乎全是悬崖绝壁,偶有羊肠小道崎岖难行。要完成建站任务,按时投入战备值勤,必须把上千吨的水库建在坑道外,把十几栋营房建在悬岩陡坡上,把上百吨重的各种机器设备肩抬背扛到山顶,还有一百多名官兵的生活物资补给……这个任务没有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是不可能完成的。

时至今日,到了冬季,若是许久没有降雨,站里水库便会告急,地方政府经常协调消防车辆,为山上的官兵拉水,可以说这是一份传承了50余年的鱼水深情。

这座观通站也是驻地红十字会的老朋友,2000年8月1日,第一辆献血车开上了山,该站官兵过了一个终生难忘的建军节,也正式拉开了该站“献血”这一光荣活动的序幕。

从那天起,每年都会有一辆献血车开到山巅,再载着一车希望下山。转眼20余载时光匆匆而过,该站官兵总献血量已达40万毫升,献血总人数超千人,从最开始的献血到如今的捐献造血干细胞,变的是科技的发展、医学的进步,不变的是官兵的无私奉献与血脉传承。

沈华林的父亲告诉记者,当儿子第一次告诉他打算捐献造血干细胞时,只有小学文化的他犹豫了很久。儿子却坚定地说:“当兵,就是为了保家卫国,若是打仗,我愿意为国家付出自己的生命,如今要是捐个骨髓都怕,算哪门子兵。”父亲抽了一晚上的烟,最终决定全力支持孩子。

经过4个小时的采集,200多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被顺利分离。按照规定,捐献者与受捐者现阶段无法见面,但可以带话给患者,沈华林说:“哥哥不求回报,只希望你能够健康成长,早日康复,将来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加油弟弟。”

随即,挺起身,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军礼背后,是48份同样炙热的情感。因为一份偶然,沈华林成了这座观通站的代表;因为一份必然,他做了一个48名官兵都会做的选择。

通讯员 王占明 徐帅 张容瑢

摄影:樊罡 周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