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脈侵犯隱私:以朋友名義向未註冊用戶發短信

馮慶豔

近期,關於App會員自動續費引發投訴的話題,在坊間升溫。作爲職場社交平臺,脈脈一度被相關話題提及,且成爲該公司投訴量最大的問題。

4月中旬一篇文章中的吐槽,幾乎是所有投訴的縮影:“這是一名自媒體從業者張先生在脈脈上被套路的真實經歷,下載軟件,瀏覽了一通,點擊一個會員試用,然後卸載軟件,過了一段時間後,發現自己被莫名其妙扣了月費。”

文章直指整個App行業的問題:“對平臺而言,利用自身經營者的優勢地位,藉助技術手段和隱蔽的方式,雖然可以在短期內讓自己獲益,但如果是建立在爲消費者挖坑,犧牲消費者權益基礎上的發展方式,平臺終究會被消費者拋棄。”

對於會員自動續費這一沉痾,經濟觀察報記者直接聯繫到脈脈創始人兼CEO林凡,對此,他並未迴避:“可以好好聊聊這件事,隨便問。”在記者面訪的當天,他在回答提問的同時,爲500多人的全體員工開放直播,“讓大家也知道我的思考過程。”

事實上,作爲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學霸、互聯網公司創始人,林凡很少面對媒體,但只要接受採訪,卻是有名的“坦誠得過分”。

對於會員自動續費問題引發的投訴,林凡開門見山,他直言壓在互聯網企業肩頭的“轉化率”之劍:會員自動續費,代表着公司直接收益的一個指標,“關於試用期到期後會自動續費講得越清楚,轉化率越低。我們要朝着更加明晰提醒的方向去改進,但顯然,公司面臨的損失也將會是非常直接的。”

在短期損失與長期損失之間,林凡不是沒有掙扎,但最終,他作出了選擇。“‘拼多多’事件,是我們職言社區改進的契機。而近期的會員自動續費話題,也是我們改進的一個節點。在有媒體及消費者指出我們的不足的時候,我認識到,我們應該去誠實的面對它。”林凡稱,“這是公司和產品發展到這個階段,應該去做的事情。

選題

“林凡是一個愛笑的人,”記者心裏暗想,在將近兩小時面訪之中,穿着藍色衛衣的林凡不笑不開口,絕大部分時間他的臉上一直掛着笑,談到興致之處,還會張嘴大笑,完全不顧及自己的形象在別人眼中是否完美。這是4月23日下午2點開始專訪時記者的切身感受。更早一點,記者也與林凡有過一次時間差不多的面訪,同樣是他的笑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然後這次記者回頭問脈脈的一位員工,這位員工也表示,“老闆是一個nice的人”。

愛笑、笑起來沒有一絲做作,這個特點似乎與清華理工男、計算機學霸、互聯網企業創始人這類的字眼不挨邊,不過卻同時體現在如今的林凡身上。

說起近期有一位自媒體從業者寫文diss脈脈會員自動續費的事兒,“這是一個事關公司短期和長期發展的選擇題,把會員自動續費這個給用戶展示清楚,雖然短期收入會下降,但這將倒逼我們的團隊在用戶價值的創造上,做更多的設計思考和推動,”林凡對記者稱。

4月30日,記者在投訴平臺黑貓投訴上,搜索“會員自動續費”顯示,共15336條投訴,而此前一週記者搜索時還是15089條結果,短短一週時間,結果已經漲了247條。這裏邊不少是用戶投訴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平臺進行了自動續費,也有是反映平臺沒有明確提示,進行默認勾選,在用戶點擊同意以爲開始試用時,實際上是同意了自動續費的合約。有的平臺將“到期後自動續費,可隨時取消”藏的很深,用戶不仔細看發現不了……顯然,整個App行業,都面臨着會員自動續費這一投訴高發困局。

林凡也看到了黑貓投訴平臺上的這種狀況,他也會關注Applestore(蘋果應用商店)底下的評論,同時脈脈內部自己的客服也反映,會員自動續費這塊是投訴率比較高的一個問題,而這一狀況已經持續了一年多了。

林凡說,這正是他糾結的地方。他認爲,會員自動續費模式不能直接取消了之,而如何改進纔是他應該去做的。“今年我們想把一直以來積累的問題解決掉,就像職言我們做了很多改進一樣,今年我覺得會員的問題,可能是要重點優化和改進的一個節點。”林凡說。

2017年,脈脈開通了會員自動續費,當時的價格爲58元/月,並沒有優惠福利活動。2019年,則啓動了1元試用的福利活動,直到目前的0.1元試用,會員自動續費的模式並沒有發生變化。

針對要改進這塊的問題,脈脈的員工向林凡反映,他們參考和調研國內各種實施會員制的平臺,註冊會員的流程大家都差不多,投訴的問題也都存在,且接到投訴後如沒有使用會員權益退費會更快,爲什麼脈脈要去改呢?

可能大家並不是在乎會員自動續費的問題,而是“不知情”的情況下,莫名其妙就扣費了,這個問題林凡也和他的團隊進行探討,他們發現,國外一些平臺在會員自動續費模式上的方法是,會員自動續費也是慣例,但會有比較好的提示,會清晰的告訴用戶本月試用價位是多少,後續續費的話要花多少錢,還有如何進行取消等等。

國內平臺們爲什麼不學習這個優點呢?

林凡披露,會員自動續費之所以有以上投訴的問題,因爲如果從轉化率的角度來講,講的越清楚,轉化率越低。

轉化率是代表着公司直接收益的一個指標,如果要邁出改進的那一步,脈脈面臨的損失也是非常直接的。對此林凡沒有迴避,他透露,他已經下定決心要進行集中改造,損失他也有預料,“雖然還沒有準確評估,最近也在做一些實驗,初步判斷,新用戶裏邊轉化爲會員的數量可能將減少比較明顯,這是一個長期的損失。”

據瞭解,去年脈脈的收入結構爲廣告、會員和招聘三大塊,比例爲1:1:1。2015年,脈脈的用戶數還是500萬,到去年年中,已經擁有1.1億用戶。“我們每年註冊用戶增長大概20%,會員可能會增長40%,甚至是50%,目前保持這樣一種增長速度。”林凡說。

脈脈這麼做直接的損失是,新會員可能降低,但隱形的損失會更嚴重,那就是這種做法可能失去更多的用戶拉新機會。在流量紅利見頂、各平臺激烈競爭的壓力面前,林凡說,他的做法恐怕不是行業主流的做法,但這是一個真正以創造用戶價值爲核心的公司應該考慮的問題。

淵源

會員模式最早起源目前沒有準確說法,算起來也是一個有了近50年曆史的模式。它是商業化大發展的產物,興盛於零售商超,被觸角伸向消費者生活方方面面的互聯網平臺發揚光大。

上世紀80年代,會員制在美國的普爾斯馬特、好事多、沃爾瑪等商超風靡。1996年開始,沃爾瑪、普爾斯馬特、麥德龍等相繼進入中國的同時,會員制也帶到了中國。如今像亞馬遜、奈飛這類企業都是會員制應用比較成功的企業,其中奈飛九成以上收入都來自於會員費收入,而國內不僅阿里、京東、拼多多這類電商平臺,美團、餓了麼這類本地生活平臺,尤其是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等這類流媒體平臺都成爲了會員制的簇擁者和使用者。

林凡說,會員制發展至今,已經從早期第一代演變到第二代再到如今的二代半這樣的過程。“第一代是一種簡單的綁定,”林凡認爲,早期的會員制是一個非常淺的服務提供方和消費者之間的綁定關係,是一種契約精神。消費者購買會員後,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折扣;商家則可以通過長期的契約進行更長期的規劃。

第二代則產生更多的增值,互聯網的會員模仿了傳統的體系,演化出在線的會員體系。它沒有傳統會員時空上的一些限制。“比如奈飛,會員數量達到上億的體量和規模,具備了規模化效應,服務價格會更便宜,往前延伸就變成很多增值的功能,在服務的提供和滿足用戶需求上,變得更加極致。”林凡說。

目前的移動互聯網,處於第二代與第三代之間的二代半階段。林凡認爲,移動時代更大的變化是,一方面是支付變得更成熟,用戶的體量和規模進一步提升,第二個是引入了一些交互的玩法,“比如B站會員,我也是它的會員,它的彈幕有一些權限和功能,會員才能使用,像喜馬拉雅或得到這類App,除了提供內容外,還有一些課程或社區的一些東西,需要用戶是會員纔會提供。”林凡說。

然而會員制雖然被國內互聯網平臺發揚光大,並沒有幾年的時間,比如淘寶的88超級會員是2018年開始實施的,自動續費模式更是近幾年興起的,但是這一模式實施至今,卻演變成了整個移動端App生態裏投訴率頗高的一個痛點。

“我既是一家實行會員自動續費的公司負責人,也是一個重度會員用戶,”林凡一一列舉到,“我在國外用過LinkedIn(領英)、Netflix(奈飛)、YouTube(油管)等等,國內的有QQ會員、迅雷會員、各種視頻網站、QQ音樂等等,可以說我是個人會員的典型用戶,所以我對兩邊的差異還是有體會的。”

“脈脈開始探索會員制是2015年左右的事情,”林凡回憶到,那時候就是想給用戶做一個增值服務,能更好地幫助用戶連接有價值的人,同時通過設定一定的價位,提升門檻免去用戶被保險推銷或微商等各種騷擾,屏蔽掉了質量不高的商務連接。

每月68元的會員費價格,是不是有點高了?面對記者的疑問,林凡則稱,我們覺得,聯繫一個陌生人可能需要花10元錢,如果太便宜可能會產生不必要的騷擾,給五個連接機會就是50元左右,加上其他的一些權益或權力,就定了這個價格。

林凡坦言,脈脈確實幫很多人甚至公司做出了有效的商務連接。他舉例說,一家快倒閉的公司在脈脈上找到了融資,一個銷售客戶在脈脈上拿到了最大8億元的訂單……

“有一回我出差,碰到一個阿里的朋友,他對我說他一個做技術的,在脈脈上花了一萬多元的會員費,”林凡說,“阿里從P8晉升到P9,有一個行業影響力的要求,他就花錢在脈脈上跟很多公司的技術總監、技術專家或者技術架構師去做這種連接,他發現收穫特別大,視角也不一樣了,後來他升職了,第一個月提升的薪水就超過了這一萬多的會員費。”

會員自動續費模式到底起源於何時、哪個企業,林凡無從考究,他了解到的是,這種模式是實行會員制的移動互聯網平臺的一個新特點,脈脈是在探索會員制兩年後,大概2017年開始實行會員自動續費的,那時候他看到各類會員制平臺都在實行這個模式,他的初衷是,爲用戶使用產品時有一個更好的體驗和賦能。

林凡註冊了很多的會員,他認爲自動續費會省去用戶很多選擇和續費的麻煩。他講了這樣一個場景:開車行駛在車水馬龍的路上,期間一個App推薦了一首好聽的歌,他特別想聽,但因不是該App的會員,導致他要手忙腳亂地註冊會員或續費,然而還是錯過了把那首歌下載下來的美好時刻,因爲他沒有記住那首歌的名字。“不光是我,可能不少人都有過這種經歷。”林凡說。

難點

如今林凡終於下定決心,要對自己辛苦創建的脈脈動刀了。

林凡稱,“我們還需要做一系列的實驗來看哪個方式是最有效的,並非一下子就貿然去做一個大的調整。”

不過,林凡也承認,有些投訴中提到的問題,是平臺方無法改變的。比如,有些用戶決定終止會員服務,但並不瞭解如何操作,只是卸載了App就認爲不會再續費,以致於被扣費後遷怒於平臺。對此林凡稱,單純的卸載並不意味着終止了雙方的會員合約,這對於任何一款App都一樣。“也好比我租一個房子,但這個月回老家沒住,但依然要給房東付錢。我辦了移動運營商的手機卡,簽了合約,即使有段時間沒用手機,也不能不向運營商交錢了。”

無論如何,在會員自動續費的問題上,脈脈已經按下了改進鍵。但圍繞着整個行業的問題,如何減少相關流程對消費者權益的損害,仍還有一段路要走。

對此,此前國家相關部門已經加強了監管。2019年1月1日,電子商務法正式實施,去年4月浙江消保委爲會員自動續費等諸多問題,約談了11家音視頻平臺。

雖然林凡感知到,在國家加強監管的基礎上,行業越來越規範。但是黑貓投訴上全行業的自動續費投訴量,一週漲200多條的現狀,也讓記者意識到,國內平臺利用用戶的不敏感或者不清晰去獲取利益的現象,仍然很普遍。

會員自動續費原本是一個提升用戶體驗和爲用戶賦能的模式,爲什麼後來就變形了呢?

林凡稱,他們之前做過一個實驗,這個實驗可能會很好的說明它爲什麼變形。所有做會員服務的人,都關注一個事情叫作續費率,續費率越高,滾雪球的能力就會越強,他們做了很多實驗,包括給用戶創造A價值、B價值、C價值、D價值等等,但是這些方法帶來的續費率轉化,都不如一個事情,那就是自動續費。努力讓大家開通自動續費,就省掉了100種努力去尋找權益。自動續費一下就能夠把平臺的續費率,提升10個百分點或者20個百分點。這是國內很多平臺走捷徑、不願意做改變的根本原因。

作爲一個短期和長期的選題,如何把會員自動續費信息透明化做好,同時又不至於嚇退用戶,兩者之間如何做好平衡,這是林凡和脈脈正在考慮的問題。“邁出這一步,脈脈花了很大的力氣和代價,”林凡坦言“這樣做,短期內收入會下降,這將倒逼我們的團隊在用戶價值的創造上,做更多的設計思考和推動”。

然而要想讓整個行業都做到自我動刀,林凡認爲那太難了。因爲平臺自身有流量和業績的壓力,要在短期和長期利益之間做出艱難的選擇,非常不易。靠政策和外部環境倒逼,纔能有整個行業的改進。“包括國家的監管,以及媒體的監督等等,一起來督促行業做出改變。”林凡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