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建環能以治水“黑科技”擦亮紅色城市綠色名片

嘉興,是一座有着1800年建城史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在這裏,既能領略到粉牆黛瓦、小橋流水的典型江南水鄉景緻,又能感受到衆多紅色遺蹟所賦予這座城市的獨特精神底蘊。1921年,正在是浙江嘉興南湖邊一條遊船上,中共一大勝利閉幕。從此,中國共產黨引領中華民族開啓了偉大復興之路,不僅改變了中國的歷史進程,也使小城嘉興於秀麗婉約之外,平添了幾許風骨、幾許氣概。

"九水歸心"點睛之作

如果一座城市有顏色,那麼嘉興就是紅色。100年前,一葉紅船從嘉興南湖駛出,越過急流險灘,穿過驚濤駭浪,書寫出民族救亡圖存的壯麗史詩。16年前,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光明日報》發表署名文章,首提"紅船精神",並將其闡釋爲開天闢地、敢爲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立黨爲公、忠誠爲民的奉獻精神……

近年來,嘉興市以"紅船精神"引領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取得亮眼成績,所屬五縣(市)兩區發展均衡,城鄉統籌發展水平處於浙江省領先水平。這是嘉興的優勢,但也造成了中心城區能級不足,活力不夠的劣勢。

爲全面增強中心城市綜合實力、人文魅力、宜居活力和國際影響力,2018年,嘉興市出臺《關於加快中心城市品質提升,打造國際化品質江南水鄉名城實施意見》,明確到建黨百年之際,通過"百年百項"重大項目計劃、嘉興市區十大標誌性工程和"十大專項"行動,全面提升城市能級。

"九水歸心"工程示意圖

2020年5月,嘉興市啓動"品質嘉興"大會戰,首次提出中心城市塑造新格局,即匠心打造"九水歸心"工程,統籌推進以南湖爲中心的"九水"區域綠化、亮化、文化、活化和淨化,實現一年成形、三年成景、五年成勢,形成國際標準、國內示範、嘉興特色的世界級人文景觀,提升人民幸福感、獲得感。

中建發展所屬中建環能承擔了其中的南湖生態環境修復工程-水質提升(生態補水)項目,以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治水"黑科技"擦亮紅色城市綠色名片,助力"品質嘉興"城市新規劃加速實現。

超級"淨水機"煥活清波

南湖位於嘉興城南,湖體南北長、東西狹,常年水面面積0.52平方公里,庫容量280萬立方米。

▲治理前的南湖,水質泛黃,透明度亟需提升

南湖不是天然的"湖",而是嘉興市各主要河流蓄泄的樞紐,四通八達的河流匯聚,爲地勢平坦的南湖帶來大量泥沙,導致水質渾濁。由於四周河道水面坡降小,部分河道還受潮汐頂託,排水不暢,污染物易累積。加之曾經農藥、化肥過度使用及畜禽水產大量養殖等因素,前些年,渾濁的湖水一度使南湖黯然失色。

2020年7月,嘉興市正式啓動南湖生態環境修復工程,中國環科院牽頭中交上航局、中建環能等單位,爲南湖量身定製了區別於常規治水項目的系統化治理方案,即通過水量調度、生態補水、環保疏浚和生態修復四招"組合拳",還南湖以碧水。

▲中建環能超磁分離淨化站及超磁生境改善設施

作爲該工程生態補水這一建設內容的實施者,中建環能擬新建一座超磁分離淨化站,採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超磁分離水體淨化技術,提升南湖補給河道——長水塘河水水質,從源頭上控制污染物,實現清水入湖。

"超磁分離水體淨化技術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我們基於該技術研製的超磁生境改善設施就好比是超級'淨水機',濁水經過它就像'透析'一樣,僅用5至7分鐘就可變成清水。"中建環能華東公司技術負責人張勤介紹道。

南湖項目水域面積大、治理要求高、民衆關注度高,不僅是一項民生工程,還是一項政治工程。爲確保萬無一失,治理前,中建環能首先選取南湖旁支流水系——成功堤作爲中試點,開展爲期180天的封閉水體透析治理。

▲南湖成功堤航拍(左側爲治理前水質,右側爲中試區水質)

項目中試親歷者、中建環能華東公司運營工程師王文博對此記憶猶新:"當時壓力比較大,大家都十分清楚這個項目的重大意義,都特別希望把它做成公司的品牌工程、嘉興的紅色城市新地標工程和建黨100週年獻禮工程。這種來自責任和使命的壓力,讓大家都豁出去了,日夜輪班蹲守在現場,隨時監測水質數據……"

最終,中試項目順利通過驗收,各項數據和水質肉眼可見的變化,驗證了中建環能技術的可行性、高效率和節能性。

▲清澈見底的七一廣場前塘湖區水體

▲項目治理前後水質對比

同年9月20日,總處理能力20萬立方米/天的8套超磁生境改善設施來到南湖湖畔,11月20日實現通水,淨化效果顯著:試運行3天,長水塘入南湖河道水體全段淨化;試運行20天,七一廣場前塘湖區水體透明度從0.3米提升至1.3米以上;試運行60天,南湖核心景區水體潔淨率達90%、水體透明度0.9米以上……

▲"水下森林"旺盛生長

除了在極短時間內高效去除水體懸浮物、總磷及化學需氧量,還原南湖碧波萬頃的秀美水景外,中建環能超磁生境改善設施與工程採用的成熟生態修復技術相結合,還爲湖底沉水植物種植與生長,培育形成四季常綠的"水下森林"創造了條件,助力南湖通過"以水養草"+"以草養水"的生態修復模式,逐步構建起水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進而實現湖體的自我淨化、自我修復。

助力打造城市綠洲

紅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在工程各方的協同配合下,南湖生態環境修復工程目前已近尾聲,實現了"水清、岸綠、景美、水質全面提升"的項目建設目標,水域整體透明度達到1.2米以上,水質主要指標達到Ⅲ類,沉水植物覆蓋率達25%。

▲治理後的南湖一角(壕股塔)

入夏以來,嘉興市民走在南湖岸邊,能夠明顯地感受到南湖正在悄悄發生着變化,不但岸邊綠樹成蔭、一步一景,而且湖水也日漸清澈,遠觀湖面碧波粼粼、白鷺低翔,近看水下"綠色森林"搖曳多姿、魚羣往來翕忽……"碧水映紅船"這一禾城勝景正吸引着越來越多的人來到南湖、瞻仰紅船、傳承精神、感受幸福。

"環保工作者的初心就是把每一個項目都做好,能夠參與南湖項目,對我來說更有一種使命在心中。現在看到項目出水達到預期,我很欣慰,可以說'碧水映紅船'就是我們中建環能人獻禮建黨百年的最好禮物。"張勤笑着說。

▲今日南湖爲"品質嘉興"增添生態亮色

踐行紅船精神,"建"證美好生活。今日之南湖不僅是市民每日健身休閒的首選打卡地、遊人接受初心使命教育的紅色聖地,更是中建集團用科技"拓展幸福空間",助力嘉興打造城市綠洲的典範之作。項目採用的治水"黑科技"和總結形成的可複製可推廣的河湖生態修復新經驗,也將持續爲"品質嘉興"增添生態亮色,提升城市品牌"含金量",增加百姓生活"幸福感"。(王雲輝 何蕾)

責編:李帥 曾信則

校對:張健

監審:王怡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