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學習黨史的重要論述講話精神,進一步營造良好的學習熱潮,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之際,中共北京市委組織部和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市地方誌辦聯合出品了《“北京黨史”慕課》系列專題片。該系列片以《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爲準繩,與《中國共產黨歷史》《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等黨史權威著作對標對錶,從一件文物、一個細節切入,進行懸念性設計,通過權威專家講述,還原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理想和情懷。

今日,爲大家推送第40課 紅樓裏走出的一大、二大代表

第40課 紅樓裏走出的一大、二大代表

北大紅樓是中國共產黨的搖籃,這話是有依據的。從這裏走出了不少中共一大、二大代表,就印證了這一點。

1921年7月23日晚,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也就是今天的興業路76號召開。上海的李達、李漢俊,北京的張國燾、劉仁靜,武漢的董必武、陳潭秋,長沙的毛澤東、何叔衡,濟南的王盡美、鄧恩銘,廣州的陳公博,旅日的周佛海這12位代表,還有陳獨秀指定的包惠僧,13人出席會議,代表當時全國的50多名黨員。

這13位中,張國燾、劉仁靜、毛澤東、王盡美、陳公博和包惠僧6人,都和北大紅樓有着密切的關係。張國燾、劉仁靜是北京的代表,也是北大學生;廣州的代表陳公博是北大哲學系學生;湖南代表毛澤東五四運動前後兩次前來北京,還在北大紅樓工作、學習過,他多次找李大釗、陳獨秀請教,還經常與北大學生羅章龍、鄧中夏等人交流思想,學習馬克思主義,在這兒確立了馬克思主義信仰;山東代表王盡美是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的通訊會員,幾次來到北大紅樓,向李大釗請教,與羅章龍等人交流;包惠僧五四前後是北京大學國文系的旁聽生。

我們再看二大代表,有上屆中央局委員陳獨秀、張國燾、李達,上海代表楊明齋,北京代表羅章龍,山東代表王盡美,湖北代表許白昊,湖南代表蔡和森,廣州代表譚平山,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代表李震瀛,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臨時中央局代表施存統,還有一人直到今天尚未確定。

已確定的這11人中,絕大多數和北京大學紅樓有關。11人中除了張國燾、李達、王盡美3人蔘加過一大外,其餘8人都是第一次出席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他們絕大多數都和北大紅樓有着這樣或那樣的關係。陳獨秀1917年到北京大學擔任文科學長,是新文化運動的發起者,五四運動的總司令,和紅樓關係非同一般。張國燾、王盡美上面已經介紹過了。北京代表羅章龍和廣州代表譚平山都是北大學生。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代表李震瀛、湖北代表許白昊都是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成員。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臨時中央代表施存統1919年到北京參加由北京大學發起的工讀互助團,經常到北大旁聽。湖南代表蔡和森五四之前多次到北大紅樓溝通協調赴法勤工儉學問題。

由此可見,一大代表近一半都是從北大紅樓走出來的,已知的11名二大代表幾乎都和北大紅樓相關。僅從這方面說,北大紅樓是中國共產黨的搖籃,當之無愧。 

來源:北京長城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