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年接待遊客1150萬人次 僅次於故宮 紅巖聯線憑什麼

2019年,紅巖聯線景區共接待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1150萬人次,接待遊客數量僅次於故宮。

究竟是什麼魅力,讓紅巖精神受到這麼多遊客的喜愛?

5月9日,“傳承紅色基因 凝聚時代偉力 新時代傳承弘揚紅巖精神”理論研討會9在重慶召開。百餘名全國各地專家、學者圍繞傳承紅色基因的時代價值和意義、紅巖精神在中國革命精神譜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紅巖精神與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研究等幾個方面開展研討。

紅巖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主任、重慶紅巖精神研究會會長馬奇柯表示,紅巖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統治地區革命實踐中形成的最具代表性的革命精神,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彰顯了共產黨人的崇高思想境界、堅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氣,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正是因爲紅巖精神所凝聚的這些寶貴精神財富,才讓它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擁有那麼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馬奇柯說。

堅定信念是紅巖精神的內核

“紅巖上紅梅開,千里冰霜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

一曲《紅梅贊》,是革命者矢志不渝、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頌歌。堅定理想信念是紅巖精神的精神內核。南方局共產黨人始終抱定“爲了新中國”“爲了實現共產主義”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堅如磐石。

馬奇柯說,抗日戰爭勝利後,毛澤東同志在這裏進行了決定中國前途命運的重慶談判,面對艱苦的鬥爭,毛澤東認爲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南方局書記周恩來是堅定理想信念的楷模,從西安事變到抗戰勝利,他一直奔走於重慶、延安之間,與國民黨進行有理有利有節的鬥爭,維護全民族抗戰的大局。南方局一大批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始終堅定理想信念,置個人安危於不顧,積極地開展各項工作。

只有具備了堅定的理想信念,纔會有自覺的、無畏的奉獻行爲,這是支撐共產黨人不懈奮鬥的力量源泉。正是出於對理想信念的堅定追求,南方局領導或影響下的一大批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把天下興亡的責任擔在肩上,爲革命奉獻自己的全部力量,甚至不惜犧牲生命。

始終堅持黨的羣衆路線

周恩來曾說,“整個紅巖嘴、曾家巖以及化龍橋……的同志都團結得像一個人一樣,手攜手地,肩並肩地,一道奮鬥、一道工作”,絲毫無鬆懈對國家民族的努力。南方局以民族大義爲重,以人民利益爲先,始終堅持黨的羣衆路線,廣泛團結國統區抗日民主力量,積極鞏固和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馬奇柯說,以周恩來爲代表的南方局共產黨人,以中共代表團或國民參政員的公開身份同國民黨當局打交道,推動國民黨堅持抗戰;加強對中間黨派、無黨派人士、地方實力派的團結工作,支持並推動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主建國會、九三學社等民主黨派或其前身的成立;同文化知識界、民族工商界、宗教界和海外華僑等各方面人士進行廣泛接觸,與他們風雨同舟,團結奮鬥。

中共中央南方局始終相信羣衆、依靠羣衆,贏得大後方人民羣衆的一致支持和擁護,爲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奠定了政治基礎和羣衆基礎。

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南方局直接領導《新華日報》和《羣衆》週刊的出版和發行工作,使之成爲中國共產黨在國統區公開宣傳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主要陣地。南方局又根據中共中央方針,發動和領導了國民黨統治區的和平民主運動,進一步發展了人民民主統一戰線。

艱苦卓絕的凜然鬥志是共產黨人鮮明的政治品格

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是共產黨人鮮明的政治品格。馬奇柯說,中國共產黨誕生於國家內憂外患、民族危難之時,一出生就銘刻着鬥爭的烙印,一路走來就是在鬥爭中求得生存、獲得發展、贏得勝利。

全民族抗戰時期和解放戰爭初期,南方局堅定地貫徹執行中共中央“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方針,與國民黨的妥協投降勢力作堅決鬥爭,體現了艱苦卓絕的凜然鬥志。

1941年1月,國民黨頑固派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將國共合作抗戰局面引向破裂的邊緣。周恩來處亂不驚,奮筆疾書“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使得國民黨統治區廣大民衆瞭解了國民黨頑固派製造皖南事變的真相。面對危局,周恩來、董必武等南方局領導人臨危不亂,堅守重慶陣地,對國民黨頑固派發動了猛烈的政治攻勢。

抗戰勝利後,被國民黨當局逮捕的數百名共產黨員和革命志士,先後被關押在軍統重慶集中營白公館、渣滓洞看守所。

在這個特殊的戰場上,英雄們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堅毅的革命意志,經受住酷刑的折磨和高官厚祿的誘惑,堅持鬥爭到底,在生命即將走向終點時用鮮血和生命總結出“獄中八條”,體現出對黨的忠誠和對革命事業的高度負責,展現了共產黨人堅韌的鬥爭意志和堅定的鬥爭信念。

百折不撓的浩然正氣凝聚了共產黨人的人格力量

永葆革命正氣是以周恩來爲代表的南方局共產黨人與國民黨當局進行鬥爭的重要經驗和顯著特點。這種百折不撓的浩然正氣集中表現爲胸懷大局,將個人的生命融入偉大的事業、匯入時代的潮流,爲解民族於危難、救人民於水火不惜犧牲一切。

馬奇柯說,皖南事變後,國共關係急劇惡化。周恩來告誡大家要做最壞的準備,要做好犧牲的準備。爲了表示堅守重慶的決心,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全體工作人員在給中共中央和毛澤東、朱德發出的電報中表示:“處在政治環境極端嚴重的重慶辦事處同志向你們保證:無論在任何惡劣的情況下,我們仍以不屈不撓的精神,堅守我們的崗位,爲黨的任務奮鬥到最後一口氣。”周恩來、董必武等南方局領導人面對危機,處變不驚,臨危不亂,充分展現了共產黨人大無畏的崇高品質。

一部紅巖歷史,就是一部千錘百煉的人格力量鍛造史。當年,重慶作爲國民政府的戰時陪都,紙醉金迷,物慾橫流,“前方喫緊,後方緊喫”。周恩來多次告誡南方局廣大黨員要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在國統區這個“染缸”中經受住燈紅酒綠的考驗,在特殊崗位上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情操。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以周恩來爲代表的南方局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革命先烈,之所以能在國統區惡劣艱險的政治環境下開展鬥爭,創造出輝煌業績,除了堅持中共中央正確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紅巖人”在革命鬥爭實踐中展現出的巨大的人格力量。正是因爲擁有這樣的浩然正氣和人格力量,共產黨人才贏得革命羣衆和愛國民主人士的真心擁護,才能無往而不勝。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李晟

【免責聲明】上游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游新聞-重慶晨報”或“上游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爲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游新聞聯繫。

舉報

相關文章